月球与月相(同步练习)
总分
100
分,共
8
大题
30
题
例题精析(考点一
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总分
2
分,共
1
题)
1.
(2分)
月球一昼夜的时间比地球一昼夜的时间长得多,月球昼夜温差达270℃。同学们对造成此较大温差的原因提出了下列猜想,其中与事实不相关的是(
?
?)。
A.
月球上没有水的蒸发吸热现象
B.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能起到保温效果
C.
月球白天和晚上的时间都长,白天吸收太阳的光热多,晚上放出的光热也多
D.
月球表面不存在磁场
考点二
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间(总分
2
分,共
1
题)
2.
(2分)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处为满月,此时可能发生月食
B.
b处为下弦月,此时不可能发生日食
C.
c处为满月,此时不可能发生日食
D.
d处为下弦月,此时为农历初七、初八
考点三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分析,日、地、月的相对位置与月相的关系(总分
8
分,共
1
题)
3.
(8分)
如图所示为某一个月中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轨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____
。
(2)
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
共线,地球位于中间,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____
,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____
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____
月。
(4)
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____
的时间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考点四
月食的形成原因及月食的现象(总分
3
分,共
1
题)
4.
(3分)
据科学推测,2017年8月8日、2018年1月31日和7月28日、2019年1月21日和7月17都可能发生“红月亮”的美丽天文奇观(如图所示),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
(1)
出现上述现象时,其实是发生了____
的天文现象。
(2)
产生这种天文现象的原理: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运行到接近一条直线而且____
位居中间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中,从而发生了该天文现象。
(3)
从光学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用光的____
传播来解释。
探究提升(总分
12
分,共
1
题)
5.
(12分)
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M1至M2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1)
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13.2°。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
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________
°。
(2)
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
。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__
。
(4)
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____
,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____
月。
(5)
月球从M2位置运行到M3位置约需2天多,请据图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训练(拓展训练)(总分
32
分,共
10
题)
6.
(2分)
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
?④月球自转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
C.
②③
?
D.
③④
7.
(2分)
下列四种月相中,只在凌晨才能观察到的是(
?
)。
A.
B.
C.
D.
8.
(2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关于端午节月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上半夜西部天空,月面朝西的上弦月
B.
上半夜东部天空,月面朝东的下弦月
C.
上半夜西部天空,月面朝西的娥眉月
D.
上半夜东部天空,月面朝东的残月
9.
(2分)
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
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东
C.
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可见
D.
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10.
(2分)
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
?
)。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
(2分)
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
①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②时间的不同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
D.
②④
12.
(2分)
一次完整月相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
)。
A.
A→B→C→D→E→F→G→H→A
?
B.
E→A→G→B→F→C→H→D→E
C.
F→A→G→B→F→C→H→D→F
?
D.
E→D→H→C→F→B→G→A→E
13.
(4分)
某旅游团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了“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景(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1)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____(填字母,下同)。
A.
初二
B.
初五
?
C.
初八
D.
十一
(2)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____。
A.
初二
B.
初五
C.
初八
D.
十一
14.
(6分)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遍的天文现象。
(1)
这种天文现象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
日食现象
B.
月食现象
C.
流星现象
D.
极光现象
(2)
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农历的______。
A.
初一
?
B.
初七或初八
C.
十五或十六
D.
二十二或二十三
(3)
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A.
太阳—地球—月球
?
B.
地球—太阳—月球
C.
月球—太阳—地球
D.
地球—月球—太阳
15.
(8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_______,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______。
(2)
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为什么人们看不到月环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重高(总分
28
分,共
10
题)
16.
(2分)
某一天的月球是中午升起,傍晚时已高高悬挂在头顶,半夜时西落。下列四幅图中,符合这种情况的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
A.
B.
C.
D.
17.
(2分)
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
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到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
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18.
(2分)
2017年8月28日为传统的“七夕”佳节(农历七月初七)。关于该日的月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呈直线
B.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呈直角
C.
月相为满月
?
?
?
D.
月相为下弦月
19.
(2分)
如图所示为一张日历,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
?
)。
A.
B.
C.
D.
20.
(2分)
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B.
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是因为月球只是围绕地球公转,没有自转运动
C.
月球上温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大气和水的调节与缓冲作用
D.
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既有高山也有平原
21.
(2分)
下列关于月球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在一个朔望月内,月球公转了360°
B.
月球始终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
C.
当月地连线和日地连线垂直时,海水出现大潮
D.
发生月食时,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中间
22.
(2分)
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
?
)。
?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⑤
23.
(2分)
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时出现的月相示意图。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
?)。
A.
满月
B.
弦月
C.
新月
?
D.
下弦月
24.
(4分)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的转速太快,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
有科学家用如图所示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______
。
(2)
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______
。
25.
(8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图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___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3)
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______。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高分夺冠(总分
13
分,共
5
题)
26.
(2分)
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
)。
A.
上弦月
B.
下弦月
C.
满月
D.
以上都有可能
27.
(2分)农历五月十七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
A.
1~2之间
B.
3~4之间
C.
5~6之间
D.
7~8之间
28.
(2分)
如图甲所示为地球与太阳光相对关系示意图,地球旁的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黑点为北极,圆形虚线表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A、B分别代表两个不同时间月球的位置。图乙是四种月相的示意图。若在台湾的小发某天下午6时左右于西方地平面附近看到了月亮,则下列较能说明当时月球的位置与他所看到的月相的是(
?
?)。
A.
位置较接近A,月相类似②
?
B.
位置较接近B,月相类似②
C.
位置较接近A,月相类似④
D.
位置较接近B,月相类似④
29.
(2分)
如图所示的日食现象,又称为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若在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同一天时间里观察日食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日全食和日环食都能观测到
B.
日偏食和日环食都能观测到
C.
日偏食和日全食都能观测到
D.
只观测到了日偏食
30.
(5分)
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这是一种____(填“月食”或“日食”)现象,你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球与月相(答案)
总分
100
分,共
8
大题
30
题
例题精析(考点一
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总分
2
分,共
1
题)
1.
(2分)
月球一昼夜的时间比地球一昼夜的时间长得多,月球昼夜温差达270℃。同学们对造成此较大温差的原因提出了下列猜想,其中与事实不相关的是(
?
?)。
A.
月球上没有水的蒸发吸热现象
B.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能起到保温效果
C.
月球白天和晚上的时间都长,白天吸收太阳的光热多,晚上放出的光热也多
D.
月球表面不存在磁场
【答案】D
【解析】
思路点拨?
?月球上没有水分,就不会出现蒸发吸热现象,白天温度就比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大。月球上没有空气保温,温度变化较大,所以昼夜温差大。月球白天时间长,可以从太阳光中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白天温度比较高;月球晚上时间也长,放出的热量比较多,所以晚上温度比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不存在磁场,这与昼夜温差大没有必然的联系。
方法归纳?
?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大,可从月球的光照时间、大气对天体的保温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易错误区?
?月球昼夜温差大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昼夜时间长、没有液态水和空气的保温作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考点二
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间(总分
2
分,共
1
题)
2.
(2分)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处为满月,此时可能发生月食
B.
b处为下弦月,此时不可能发生日食
C.
c处为满月,此时不可能发生日食
D.
d处为下弦月,此时为农历初七、初八
【答案】C
【解析】
思路点拨?
?a处为新月,不会发生月食,可能发生日食,故A错误;b处为上弦月,故B错误;c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月食,不会发生日食,故C正确;d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二十二或二十三,故D错误。
?
方法归纳?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凹的一面朝东),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朔月时可能发生日食,满月时可能发生月食。
?
易错误区?
?满月时可能会发生月食,新月时可能会发生日食,切勿混淆。
考点三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分析,日、地、月的相对位置与月相的关系(总分
8
分,共
1
题)
3.
(8分)
如图所示为某一个月中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轨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____
。
【答案】三者共线,月球位于中间;
日食
(2)
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
共线,地球位于中间,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____
,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三者;
月食;
地球位于中间,挡住了太阳光
(3)
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____
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____
月。
【答案】上弦;
下弦
(4)
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____
的时间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答案】农历
【解析】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1)月球处于轨道的A点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相为新月,月球的影子可能掠过地球的向日半球而产生日食现象。(2)月球处于轨道的C点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共线,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相为满月;月球可能在地球的背日方向上通过地球的阴影区而产生月食。(3)月球处于轨道的B点和D点的位置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为垂直关系,在B点,太阳在月球的右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在D点,太阳在月球的左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左应为下弦月。(4)历法中的农历就是根据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
方法归纳?
?本题考查学生对月球的运动情况及月相形成过程的理解,要求提高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
易错误区?
?看懂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轨迹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图中虚线所示的月球运动轨迹是相对太阳来说的。
考点四
月食的形成原因及月食的现象(总分
3
分,共
1
题)
4.
(3分)
据科学推测,2017年8月8日、2018年1月31日和7月28日、2019年1月21日和7月17都可能发生“红月亮”的美丽天文奇观(如图所示),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
(1)
出现上述现象时,其实是发生了____
的天文现象。
【答案】月食
(2)
产生这种天文现象的原理: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运行到接近一条直线而且____
位居中间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中,从而发生了该天文现象。
【答案】地球
(3)
从光学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用光的____
传播来解释。
【答案】直线
【解析】
思路点拨?
?月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运行到接近一条直线且地球居中时,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全部被地球挡住,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看到的是月食。
?
方法归纳?
?理解月食的形成原理: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光线,月球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就形成了月食。
?
易错误区?
?月食与日食的现象有一点明显不同:日食发生时,太阳被月球挡住的部分是黑的;而月食发生时,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作用,月球表面还是有少量光照的。
探究提升(总分
12
分,共
1
题)
5.
(12分)
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M1至M2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1)
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13.2°。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
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________
°。
【答案】27.3;
27.3
(2)
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月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一致
(3)
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
。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__
。
【答案】娥眉月;
早
(4)
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____
,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____
月。
【答案】新月;
朔望
(5)
月球从M2位置运行到M3位置约需2天多,请据图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月球公转一周处在M2位置时,地球也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27°多。月球在公转轨道上需再转动27°多才能到达M3位置,重现在M1处人们看到的月相。
【解析】
思路点拨?
?(1)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360÷13.2=27.3(天)。由于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所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27.3°。(2)由月球运动规律可知,月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一致,所以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3)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地球位于月球与太阳之间偏一侧的位置,所以看到的是娥眉月;该月相在太阳升起之前就能看到。(4)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地球在月球的日影区,月相是新月(朔);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朔望月。(5)月球公转一周处在M2位置时,地球也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27°多。月球在公转轨道上需再转动27°多才能到达M3位置,重现在M1处人们所看到的月相。
方法归纳?
?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小型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地月系的绕转可视为月球绕地球的单纯公转。由于月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公转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在地球上看起来,夜空中的月亮形状有明显的变化,月相是在日月会合运动中产生的。对于地球来说,太阳的周年运动速度为59′/日,月球的公转速度为13°10′/日,因此,两者的相对速度为12°11′/日,即月球以12°11′/日的速度不断赶超太阳,两者存在相对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日月会合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看起来表现为日月角距离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即看月球与看太阳的方向之间的变化。
易错误区?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专项训练(拓展训练)(总分
32
分,共
10
题)
6.
(2分)
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
?④月球自转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
C.
②③
?
D.
③④
【答案】C
7.
(2分)
下列四种月相中,只在凌晨才能观察到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8.
(2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关于端午节月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上半夜西部天空,月面朝西的上弦月
B.
上半夜东部天空,月面朝东的下弦月
C.
上半夜西部天空,月面朝西的娥眉月
D.
上半夜东部天空,月面朝东的残月
【答案】A
9.
(2分)
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
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东
C.
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可见
D.
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答案】C
10.
(2分)
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
?
)。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B
11.
(2分)
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
①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②时间的不同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
D.
②④
【答案】A
12.
(2分)
一次完整月相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
)。
A.
A→B→C→D→E→F→G→H→A
?
B.
E→A→G→B→F→C→H→D→E
C.
F→A→G→B→F→C→H→D→F
?
D.
E→D→H→C→F→B→G→A→E
【答案】B
13.
(4分)
某旅游团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了“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景(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1)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____(填字母,下同)。
A.
初二
B.
初五
?
C.
初八
D.
十一
【答案】B
(2)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____。
A.
初二
B.
初五
C.
初八
D.
十一
【答案】C
14.
(6分)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遍的天文现象。
(1)
这种天文现象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
日食现象
B.
月食现象
C.
流星现象
D.
极光现象
【答案】A
(2)
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农历的______。
A.
初一
?
B.
初七或初八
C.
十五或十六
D.
二十二或二十三
【答案】A
(3)
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A.
太阳—地球—月球
?
B.
地球—太阳—月球
C.
月球—太阳—地球
D.
地球—月球—太阳
【答案】D
15.
(8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_______,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______。
【答案】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
日环食
(2)
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为什么人们看不到月环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地球比月球大得多,所产生的阴影能把月球全部遮住
走进重高(总分
28
分,共
10
题)
16.
(2分)
某一天的月球是中午升起,傍晚时已高高悬挂在头顶,半夜时西落。下列四幅图中,符合这种情况的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17.
(2分)
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
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到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
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答案】C
18.
(2分)
2017年8月28日为传统的“七夕”佳节(农历七月初七)。关于该日的月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呈直线
B.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呈直角
C.
月相为满月
?
?
?
D.
月相为下弦月
【答案】B
19.
(2分)
如图所示为一张日历,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
?
)。
A.
B.
C.
D.
【答案】C
20.
(2分)
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B.
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是因为月球只是围绕地球公转,没有自转运动
C.
月球上温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大气和水的调节与缓冲作用
D.
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既有高山也有平原
【答案】A
21.
(2分)
下列关于月球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在一个朔望月内,月球公转了360°
B.
月球始终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
C.
当月地连线和日地连线垂直时,海水出现大潮
D.
发生月食时,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中间
【答案】B
22.
(2分)
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
?
)。
?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⑤
【答案】D
23.
(2分)
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时出现的月相示意图。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
?)。
A.
满月
B.
弦月
C.
新月
?
D.
下弦月
【答案】D
24.
(4分)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的转速太快,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
有科学家用如图所示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______
。
【答案】碰撞说
(2)
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______
。
【答案】环形山(月坑)
25.
(8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图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___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图甲;
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
(2)
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答案】A
(3)
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______。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答案】C
高分夺冠(总分
13
分,共
5
题)
26.
(2分)
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
)。
A.
上弦月
B.
下弦月
C.
满月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D
27.
(2分)农历五月十七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
A.
1~2之间
B.
3~4之间
C.
5~6之间
D.
7~8之间
【答案】C
28.
(2分)
如图甲所示为地球与太阳光相对关系示意图,地球旁的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黑点为北极,圆形虚线表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A、B分别代表两个不同时间月球的位置。图乙是四种月相的示意图。若在台湾的小发某天下午6时左右于西方地平面附近看到了月亮,则下列较能说明当时月球的位置与他所看到的月相的是(
?
?)。
A.
位置较接近A,月相类似②
?
B.
位置较接近B,月相类似②
C.
位置较接近A,月相类似④
D.
位置较接近B,月相类似④
【答案】D
29.
(2分)
如图所示的日食现象,又称为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若在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同一天时间里观察日食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日全食和日环食都能观测到
B.
日偏食和日环食都能观测到
C.
日偏食和日全食都能观测到
D.
只观测到了日偏食
【答案】A
30.
(5分)
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这是一种____(填“月食”或“日食”)现象,你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日食;
阴影部分的圆弧的弯曲程度大,说明作为遮挡物的天体一定是较小的月球,而由于月球遮挡引起的是日食(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