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生活中的透镜
高频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
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3.如图所示,人眼看到平面镜里S的像S′,进入人眼睛的光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
B.平面镜反射的
C.像S′发出的
D.人眼睛发出的
4.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
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
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
5.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欣赏鱼缸中的金鱼
B.用放大镜观看植物的胚芽
C.看电影
D.湖边亭子在水中的倒影
6.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7.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从适当的角度仔细观察镜面,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自己的眼睛、睫毛和汗毛孔等,这是( )
A.凹透镜成的像
B.凸透镜成的像
C.凹面镜成的像
D.凸面镜成的像
8.我校教师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0.5m~1.2m处时,安装在墙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4
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
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4
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
m
9.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滴相当于凸透镜
B.水滴相当于凹透镜
C.当水滴滴到图中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D.通过水滴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小格子
10.平行光线在水中射过其中的气泡,折射光线将( )
A.平行
B.会聚
C.发散
D.不确定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
属于实像的是
; 属于虚像的是
;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
。
12.能被眼睛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后反射光线的
相交而成,因此平面镜成的是
。
13.物体射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都可以成像,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
,
。
14.清晨室外花叶上有许多露珠,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粗大,这是露珠产生
镜的功能,形成叶脉的
(填“实”或“虚”)像。
15.亚运会游泳比赛的泳池中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摄像机,它的镜头相等于一个
镜,它拍摄的游泳馆的顶棚比实际位置要
一些(选填“高”或“低”)。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6.(1)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2)观察拍摄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由于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
解:用光屏承接的像,是实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交汇而成的,撤去光屏,则交汇的光线会继续传播,眼睛只要在光的传播方向上,就能看到。
故选:C。
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解: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凸透镜有三种情况,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B。
3.如图所示,人眼看到平面镜里S的像S′,进入人眼睛的光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
B.平面镜反射的
C.像S′发出的
D.人眼睛发出的
解:人看到物体是因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的缘故。本题中,从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中,但人是根据光的直进经验判断物体的,所以感觉从镜后的S′位置发出的(即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图中表示的是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原因,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平面镜反射而来的。
故选:B。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我们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很容易认为光是从像点发出的,其实看到的是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为易错题。
4.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
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
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
解: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即是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虚像,故A错误;
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潜望镜中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虚像,故B错误;
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C符合题意;
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是利用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如:平面镜成虚像、放大镜成虚像、照相机投影仪成实像、看水中的物体成虚像等。
5.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欣赏鱼缸中的金鱼
B.用放大镜观看植物的胚芽
C.看电影
D.湖边亭子在水中的倒影
解:A、鱼缸侧面是圆形的与里面的水构成了放大镜,人们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电影的成像原理和投影仪一样,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亭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一样,成的是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解:A、玻璃杯下半部分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据图能看出,此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据B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乙图上方的箭头是通过玻璃杯看到的,所以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知道当物距大于2f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并根据其制成了照相机。
7.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从适当的角度仔细观察镜面,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自己的眼睛、睫毛和汗毛孔等,这是( )
A.凹透镜成的像
B.凸透镜成的像
C.凹面镜成的像
D.凸面镜成的像
解:A、B、眼睛和睫毛都在镜子的同侧,所以看到的像应该是面镜形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符合题意。
C、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符合题意。
D、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我校教师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0.5m~1.2m处时,安装在墙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4
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
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4
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
m
解:
镜头应该是凸透镜,而且所成的像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即0.5
m>2f,解得f<0.25m,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
9.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滴相当于凸透镜
B.水滴相当于凹透镜
C.当水滴滴到图中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D.通过水滴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小格子
解:A、水滴中间厚边缘薄是水凸透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滴中间厚边缘薄是水凸透镜,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经凸透镜折射,发生光的色散现象,所以水滴滴在白色区域能同时看到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屏幕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通过水滴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小格子,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平行光线在水中射过其中的气泡,折射光线将( )
A.平行
B.会聚
C.发散
D.不确定
解:光线先由水斜射入气体,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继续从气体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认为“气泡”类似于“凹透镜”,对光线应是起发散作用。如图: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
属于实像的是 ①④ ; 属于虚像的是 ②③⑤ ;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 ③④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 ②⑤ 。
解:
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⑤汽车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从观后镜中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⑤。
故答案为:①④;②③⑤;
③④;②⑤。
12.能被眼睛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 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反射 后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相交而成,因此平面镜成的是 虚像 。
解: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到一点形成的,所形成的像称为虚像;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只能用眼睛观察。
故答案为:虚像;反射;反向延长线;
虚像。
13.物体射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都可以成像,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 , 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显示 。
解: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物体射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都可以成像,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显示。
故答案为: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显示;
14.清晨室外花叶上有许多露珠,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粗大,这是露珠产生 放大 镜的功能,形成叶脉的 虚 (填“实”或“虚”)像。
解:
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叶脉看起来比较大。
故答案为:放大;虚。
15.亚运会游泳比赛的泳池中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摄像机,它的镜头相等于一个 凸透 镜,它拍摄的游泳馆的顶棚比实际位置要 高 一些(选填“高”或“低”)。
解:
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游泳馆的顶棚的光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进入摄像机,而摄像机拍摄的图片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摄像机拍摄的游泳馆的顶棚比实际位置要高。
故答案为:凸透;高。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6.(1)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2)观察拍摄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由于光的 折射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解:(1)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造成火灾。
(2)观察拍摄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由于光的折射,即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另一部分反射回来的缘故。
故答案为:(1)凸透;会聚;(2)折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