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文言文阅读(四)
(一)
《记承天寺夜游》和《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比较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④田,始极其浓媚⑤。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⑥,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改)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夕舂:夕阳。⑤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⑥受用:享受。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4分)(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就)
盖竹柏影也(盖:原来)
B.怀民亦未寝(寝:睡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
C.梅花为寒所勒(勒:逼迫)
止午、未、申三时(止:仅仅,只是)
D.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美妙)
安可为俗士道哉(安:怎么)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春,始极其浓媚。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甲】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法上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B.【乙】文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写法上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C.【甲】文篇末的议论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D.【乙】文篇末的议论表现出作者孤芳自赏、超凡脱俗、倚世独立和不与世俗往来的情怀。
4.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6分)
(二)
迂公修屋
有迁氏者,世称迁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且号且诟①,妻诘曰:“吾适②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过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③。迁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选自《迂仙别记》)
【注释】①:责骂。②适:指女子出嫁。③雨兆:下雨的征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项是(2分)(
)
A.妻/且号且诟
B.不意/乃受此累
C.延/人治屋
D.岂不/徒耗资财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6分)
(1)葺:
(2)延:
(3)适: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6分)
(1)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
(2)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
4.(1)迁公性吝啬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引用文中语句说明。(2分)
(2)这篇文章讽刺了什么人?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5.这则短文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与修缮房屋有关的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2分)
(三)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芥②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卷七)]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芥(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通“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大雪深三尺许
许:
(2)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薄:
(3)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4)余挐一小舟
挐:
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从百步街旋滚而下
C.虽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舌一吐而虫尽为所吞
3.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大雪深三尺许。
B.明月薄之,月不能光。
C.旋滚而下直至山趾。
D.积雪之,竟不得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本文与《湖心亭看雪》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一)
1.C(勒:抑制)
2.(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2)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
3.D(篇末的议论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4.示例:苏轼借月书写了自己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派遣的豁达(或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袁宏道借月表达了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而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示例:生活中遇到困难、失意时要做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意对即可)
(二)
1.C(应为:延人/治屋。这句的意思是:请来工匠将屋子修好。)
2.(1)修理,治(2)请(3)才,刚
3.(1)(他的)妻子和儿女们东躲西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2)你凭什么当(我的)丈夫?凭什么当(孩子的)父亲?
4.(1)篱败不修,瓦裂不葺;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2)讽刺那些为人吝啬,缺乏远见的人或批评那些目光短浅,看不见长远利益的人。
5.成语:未雨绸缪。意思:趁着天没有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三)
1.(1)上下,左右(2)迫近,逼近(3)消失(4)牵引划船
2.D(例句和D项中的“而”都表示承接关系)
3.D(“欱”通“喝”)
4.(1)箫声被寒气所慑,艰涩得出不来。(2)西湖中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
5.阔大、纯净的雪景映照出张岱孤高自赏、高雅脱俗的情怀,在冰天雪地中,心灵脱去俗累,自由脱。雪景的苍凉也折,射出作者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答出其中一方面,意近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