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三)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建议用时:40分钟)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3.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1.B 2.D 3.C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只能是沙漠化问题;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只能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第2题,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酸性气体造成的,而建筑工地扬尘属于固体粉尘污染,不会形成酸雨。第3题,土地沙漠化是在沙漠周围气候干旱的情况下,在风力作用和沙丘运动下造成的。]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有(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碳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A 5.C [第4题,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秸秆和薪柴的比重过大,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影响农作物秸秆还田,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第5题,“低碳经济”倡导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提倡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碳的排放,以追求绿色GDP。]
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氧化亚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6~8题。
6.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7.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
①臭氧层的破坏 ②酸雨 ③城市热岛效应 ④湖水富营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6.C 7.A 8.B [第6题,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并把大部分的热量还给地面,使得地表温度不会下降很多,因此温室气体增多会导致全球变暖。第7题,温室气体还导致臭氧层破坏,形成酸雨。第8题,全球变暖会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一月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
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
10.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
C.农作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
9.C 10.B [第9题,材料中有“农作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等信息,说明当地以牧业为主,草地变旱地,牧场超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第10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区因人口激增、人口素质较低,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地区应为非洲的热带草原区,人类的过垦、过牧导致土地荒漠化。]
11.读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1)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A图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要认真观察图片,将题目要求和图片结合起来回答。
[答案] (1)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土地荒漠化 全球变暖
(2)火山爆发 海啸
(3)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水上涨,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吸收量减少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据此回答12~13题。
12.PM2.5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资源短缺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3.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就是空气中的浮尘,肉眼可见
B.PM2.5对呼吸道健康的人没有危害
C.PM2.5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D.PM2.5在海洋上含量高,因为海洋上空水汽充足
12.A 13.C [第12题,PM2.5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第13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肉眼是不可观测的;因为可入肺,故对呼吸道健康的人也有危害;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因此在人类活动密集区含量高。]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4~15题。
14.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大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15.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14.C 15.C [第14题,从定义中的“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大到最大限度”可知,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属性。第15题,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畴;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范畴;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范畴。]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只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人类使用的氟利昂是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增强,使全球变暖变得明显;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形成酸雨;人类滥伐、破坏森林导致森林锐减。第(2)题,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第(3)题,对症下药,针对第(2)题的成因分析进行回答。
[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是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的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4/6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
什么是生态足迹
问题1.说明生态足迹大小与资源消耗量的关系。
[思维线索]
→→
[答案] 生态足迹大小与资源消耗量成正比,生态足迹越大,说明资源消耗量越大。
问题2.生态足迹大小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思维线索]
→→
[答案] 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越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大,一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出现环境问题,就会使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全球生态足迹现状
问题1.描述全球生态足迹的变化特点,指出全球生态足迹超出地球的承载力的年代。
[思维线索]
分析图中信息即可。
[答案] 全球生态足迹逐渐增大,按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约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生态足迹超出地球的承载力。
问题2.生活方式选择对未来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影响?
[思维线索]
主要考虑不同的生活方式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即可。
[答案] 选择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则所消耗的资源数量多,未来的生态足迹就会进一步迅速增大;而选择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则会使未来生态足迹增长趋缓。
执行任务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供给服务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社会属性
④有限性
⑤人口数量
⑥危害人体健康
[学思心得]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自然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
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2.应对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1)“开源”的具体举措:
①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③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2)“节流”的具体举措:
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1.下图为某年全国部分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A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指出该地应采取的措施。
(2)对比分析B、C两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的成因。
[解析] 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可得出A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情况,水资源人口极严重超载说明人口多、水资源少,依此分析采取的措施。第(2)题,从降水和经济两方面回答。
[答案] (1)A地区属于水资源人口极严重超载区。提高技术,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控制人口增长。(答出两点即可)
(2)B地区降水多,水资源较充足,人口稠密,但经济相对“长三角”等地欠发达;C地区降水少,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
环境污染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1.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思路
(1)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2)同一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下面以我国南北地区的酸雨危害为例进行比较:
地区
危害
形成原因
长江以南
大
①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多丘陵、盆地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酸性,因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
长江以北
小
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地形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部分酸性气体
2.环境污染整治的分析思路
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其本质原因是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如下图所示: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细菌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细菌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细菌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
(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注意问题有“夏秋季”且“西部多”的成因,夏秋季可从气温角度分析,西部多可从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风向影响角度分析。第(2)题,“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说明主要是这些出露的磷等养分被带入湖泊,导致水华现象。第(3)题,材料中提及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湖口水闸建成后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据此分析即可;由“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分析不利影响。第(4)题,原因可从“统一规划综合整治”角度分析。
[答案] (1)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细菌生长繁殖;湖西部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当地夏秋季盛行偏南(东)风,蓝细菌容易在湖西部堆积。
(2)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后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
(3)原因:修建湖闸后,甲湖在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不利影响:可能影响部分食藻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进而对蓝细菌的直接摄食减少,增加蓝细菌水华暴发的可能性。
(4)甲湖流域涉及多个(级)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个(级)行政区、各部门利益;从流域整体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效益最大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证水安全)。
7/7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观察并举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地理实践力)2.结合资料分析不同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体现与关系。(综合思维)3.通过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的途径。(人地协调观)
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1.含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
(1)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3)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4)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支撑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平时所说的保护生态环境,实质上是维护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1.自然环境就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 )
2.抽取地下水是利用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的表现。
( )
3.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就是维护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 )
4.人类排放的废弃物都会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及时净化。
( )
5.发展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是(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提示: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抽取地下水是获取水资源,属于供给服务。
3.√ 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4.×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在不超过自然环境承受力时才会得到及时净化。
5.C [旅游是人类精神追求的表现。]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202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做到“开门”修法,编规划,面向全社会征集关于编制《“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意见建议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条例的意见建议,呼吁全体公民积极建言献策。
问题1 (区域认知)我国有辽阔的海洋国土,它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海洋资源,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何种服务功能?
提示:供给服务。
问题2 (综合思维)海洋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全球的水热平衡,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何种服务功能?
提示:调节服务。
问题3 (人地协调观)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质上是维护自然环境的何种服务功能?
提示:支撑服务。
[归纳提升]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主要类型
内容
实例
供给服务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开采煤炭、油气资源,修建港口
调节服务
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植被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作用
文化服务
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桂林山水甲天下、大漠风光
支撑服务
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肥沃的土壤环境
结合下列景观图,回答1~3题。
甲 乙
丙 丁
1.图中为天然环境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2.四地景观中,目前主要体现文化服务功能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3.四地景观中,因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破坏比较显著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A 2.A 3.C [第1题,甲图为瀑布景观,乙图为农业生产景观,丙图为人类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而形成的黄土沟壑景观,丁图为城市景观。第2题,甲图中的瀑布景观目前主要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因此主要体现文化服务功能。第3题,丙图中的地貌景观为沟壑纵横,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较差,其形成主要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有关。]
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既是一个绿水青山的生态屏障,更是一个金山银山的财富宝库;内蒙古森工集团既是绿水青山的忠诚守护者,又是金山银山的高效创造者。2020年8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首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成果发布。该评估以2018年为核算基准年,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每年6
160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为5
298.82亿元,湿地生态系统为860.92亿元……翔实的数据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问题1 (综合思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上看,这句话反映了何种服务功能?
提示:供给服务。
问题2 (综合思维)你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它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怎样的辩证关系?
提示: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现了二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归纳提升]
1.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辩证关系
表现
内容
实质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
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
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
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对立
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
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转化
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
(1)箭头①②表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获取供给服务,不能超出其供给能力。
(2)箭头③④表示人类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不能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
(3)箭头⑤⑥表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各种服务。
(4)箭头⑦⑧表示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支撑服务。
读下面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5.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两者无法协调
B.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C.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人类
D.若箭头a、b力度过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4.D 5.D [第4题,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而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台风、寒潮都是自然现象。第5题,当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或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人地协调观——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
窑洞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千米,当地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洞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2.右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的主要作用是(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
3.该地可能位于( )
A.河南
B.黑龙江
C.新疆
D.福建
1.A 2.B 3.A [第1题,“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这不是“地下四合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建筑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第2题,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第3题,结合前面的特征分析,可以推知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区。]
[素养立意] 本题组借助黄土高原的窑洞景观的形成系统考查了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等知识内容,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要求,黄土直立深厚等特有的性质为人类开挖窑洞提供了基础,是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典范。
题组1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及可持续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人类活动,体现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的是( )
A.开垦荒地
B.游山玩水
C.建设湿地公园
D.建立自然保护区
2.建设长江上游的防护林是为了维护自然环境的( )功能
A.供给功能
B.调节功能
C.文化功能
D.支撑功能
3.下列能降低环境质量的自然原因是( )
A.地震、火山爆发
B.煤炭资源的滥采乱挖
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围湖造田
1.A 2.B 3.A [本题组考查环境的概念、分类以及影响因素。第1题,开垦荒地是为了利用土地资源,属于供给服务。第2题,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体现的是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第3题,地震、火山爆发影响环境质量,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自然原因。其他三项都是人为原因。]
题组2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读以下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5.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天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4.A 5.D [第4题,从图中信息可知,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有效缓解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第5题,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只有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
教材P3思考
提示:(1)采用间伐的方式,砍伐森林、获取木材是利用森林的供给服务。
(2)城市中建设森林公园是利用森林的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3)保护热带雨林是利用森林的支撑服务。
教材P4~5活动
提示:1.水坝建设可以强化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同时又会对调节服务、支撑服务,造成不利影响。
2.为了保障河流的运输功能,修建水坝时应同时修建船闸;为保证河流中鱼类的洄游,修建水坝时应专门预留洄游鱼类通道。
9/9课时分层作业(一)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建议用时:40分钟)
2018年2月2日~3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据此回答第1题。
1.材料中的环境的主体(中心事物)是( )
A.人类
B.生物
C.地球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A [由题目可知本题所指的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能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生产活动是( )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C [A、B、D选项表述的生产活动都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使得周围环境与人类对立起来;C选项表达的人类活动目的是防止风沙影响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使得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协调。]
3.渔民出海捕捞是利用自然环境的(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A [海洋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4~6题。
4.图中表示人类社会的是( )
A.内圆
B.外圆
C.箭头①
D.箭头②
5.下列人类活动能用图中箭头②表示的是( )
A.废弃物
B.生存空间
C.物质和能量
D.消费活动
6.若箭头④表示沿海低地淹没,则箭头③表示( )
A.全球气候变暖
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C.极冰融化
D.海水膨胀
4.A 5.A 6.B [第4题,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中,一般用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输方向、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用圆表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表示人类社会的应是内圆。第5题,消费活动是在人类社会中完成的,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用箭头②表示;自然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用箭头①表示。第6题,沿海低地淹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的结果,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则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人类活动。]
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8.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7.C 8.B [第7题,从图①中可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环境应对应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8题,图②主要突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应为采猎文明时期;图③既表现出人对环境的影响,又表现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应为后工业文明时期,即谋求人地和谐,故选B。]
2020年7月2日,由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共同承办的2020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于多家线上平台播出。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展,也首次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和屏幕前观众见面。今年把展搬到线上,既是应对突发疫情的需要,也希望通过新的探索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号召人们从这场线上公益展开始,迈出改变的步伐,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件低碳小事做起。据此回答9~10题。
9.“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主旨重在强调(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扩大绿地面积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10.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最有利于改善北京的( )
A.大气质量
B.交通
C.水质
D.水土流失
9.B 10.A [第9题,“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是善待自然的做法,能够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统一。第10题,首钢对所在地区大气、水源会造成污染,此外还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但最严重的还是大气污染,因此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11.读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图甲)和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列举两项中国古代破坏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农业生产活动。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 第(1)题,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是恐惧、崇拜,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第(2)题,在中国古代,人类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第(3)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地关系也逐渐变化。
[答案] (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2018年12月25日,《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8年全国卷)》发布。该报告基于学界对绿色GDP的界定之核心内核,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损耗,以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5个指标,综合呈现了全国内陆31个省自治区市的绿色发展情况。据此回答12~13题。
12.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3.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再挖掉,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
A.涵养水源
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C.农民忙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没有时间
D.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12.D 13.D [第12题,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绿色GDP”的内涵。第13题,北京冬春季节风大,气候干旱,易发生沙尘天气。]
2017年3月22日是第25个“世界水日”,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完成14~15题。
14.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华北地区
15.有利于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供给服务问题的人类活动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14.D 15.A [第14题,华北地区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多,且水污染、水浪费严重。第1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要从“开源”——跨流域调水和“节流”——节约用水两方面着手。]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在哈尼梯田(元阳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
(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利影响?
[解析] 第(1)题,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的主要环境要素是土壤、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加上阳光,共同构成了环境的自然要素;哈尼梯田是人类活动改造地形要素而成的人工景观,在修建梯田的过程中,不仅有人类的劳动,而且加入了农业生产技术,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规模庞大的梯田是人类群体劳动的结果。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当地为地形崎岖的山区,坡度较陡,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自然灾害。第(3)题,理论上,坡度较陡的山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但这里长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为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修筑梯田)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梯田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闭塞的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答案] (1)自然环境要素:阳光、大气、生物、土壤、水和岩石等。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2)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粮食的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3)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6/6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分析资源,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综合思维)2.实例分析,总结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分布。(区域认知)3.运用资料分析,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及应对措施。(人地协调观)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1.自然系统
(1)特点:
①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
②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2)对人类的要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环境问题的产生
(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产生环境问题。
(2)主要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
3.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1)人口数量: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增加。
(2)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
(3)技术水平: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可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特别提醒] 人均资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资源消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
1.使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1)供给服务功能下降→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2)调节服务功能失常→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
(3)文化服务功能降低→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1.自然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其能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 )
2.环境问题的产生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损害了其支撑服务功能。
( )
3.全球变暖是气候的自然变化,不属于环境问题。
( )
4.环境问题可导致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失常,但不影响其自然资源的供给。
( )
5.下列不属于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的是( )
A.人口数量
B.人均资源消费量
C.技术水平
D.政治制度
提示:1.× 自然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其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2.√ 人类从自然环境获取的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后,就会破坏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产生环境问题。
3.× 全球变暖是一种全球性环境问题。
4.× 环境问题会使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5.D [政治制度不是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环境问题的产生
2020年8月21日至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广州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共同举办“2020全国城市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与水环境生态修复论坛”,论坛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保水环境生态修复”为主题,邀请了相关部委领导及行业专家、业主单位、工程公司、技术设备企业到场对接交流。
问题1 (区域认知)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提示:水污染问题。
问题2 (综合思维)城市的黑臭水体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生产、生活中排放了大量污染性废水;城市建设使许多城市水体面积减小,水流不畅,导致大量污水积聚。
[归纳提升]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表现
1.自然原因
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以下矛盾冲突。
原因的性质
矛盾冲突
表现
根本原因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地球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需求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构成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直接原因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不少地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社会伦理道德原因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自身利益的态度,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
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不负责的行为,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指点迷津] 分析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定要抓住关键——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在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中,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而近代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是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3.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如下表所示:
表现
成因
资源短缺
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环境污染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其中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
全球环境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
二、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1.人口数量
2.人均资源消费量
3.技术水平
结合下面两幅图,回答1~2题。
1.两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
C.环境污染
D.全球环境变化
2.该类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与人类( )
A.排放废弃物有关
B.获取自然资源有关
C.农业生产活动有关
D.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1.C 2.A [第1题,左图反映的为大气污染,右图反映的为固体废弃物污染,两者都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第2题,环境污染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的。]
环境问题的危害与治理
黄土高原曾经是林草茂密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加上植被遭破坏和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目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问题1 (区域认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问题2 (综合思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提示:导致土壤肥力丧失;诱发地质灾害;导致河道淤积、引发洪涝灾害;使生态环境退化,制约了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等。
问题3 (人地协调观)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生物措施是什么?
提示: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归纳提升]
1.环境问题的危害
危害
主要表现
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①供给服务功能下降,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②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③文化服务功能降低,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
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①环境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②有些污染物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2.解决环境问题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内涵
地位
目标
生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要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
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有关环境问题产生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给这幅图加上适当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领悟图中各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图可知,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使粮食需求量增加,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而过度开垦荒地,导致生态问题加剧;而严重的生态问题使自然灾害影响加剧,致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南方地区山区面积较大,耕地资源比重较低,但具有水热充足、土地类型多样、河湖众多、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答案] (1)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2)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较低。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立体农业道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政府给予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人地协调观——稻鸭共作
“稻鸭共作”生产方式,是指在不施化肥、农药的水稻田里放养工作鸭,鸭子以田间害虫、杂草、麦子等自产粗饲料为食。稻田鸭破壳两天后,小鸭子就被放入稻田里,每天以水稻田里的昆虫为食,整天在稻田里穿梭,不仅防治了稻田里的害虫、杂草,疏松了土壤,其排泄物还提供了肥料,生产的大米为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近年来兴起了稻鸭共作的耕作方式。农民将雏鸭放入稻田,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为水稻除草、松土、增氧;同时鸭子长时间生活在稻田里,还能起到控虫、供肥的作用,到水稻收割前一个月左右再集中收回鸭子,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读图回答1~3题。
1.与该稻米产区相符合的生产特点是( )
A.商品率高
B.单产高
C.科技水平高
D.机械化水平高
2.稻鸭共作模式无法降低( )
A.农药成本
B.肥料成本
C.种子成本
D.饲料成本
3.与传统方式相比,稻鸭共作能减少行间杂草,其原因在于( )
A.水稻生长,挤占了杂草生长空间
B.鸭子活动,抑制了杂草光合作用
C.水体养分缺乏,不利于杂草生长
D.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杂草生长
1.B 2.C 3.B [第1题,鄱阳湖平原是我国传统的稻米生产区,属于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其所在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对水稻生产进行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第2题,由材料可知,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为水稻除草、松土和增氧,能够起到控虫、供肥作用,此生产模式可以降低农药成本和肥料成本;鸭子生活在稻田里,到水稻收割前一个月左右再集中收回鸭子,在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此生产方式对种子成本无影响。综上,选C。第3题,稻鸭共作模式与传统水稻种植业一样,杂草生长都会挤占水稻的生长空间,而不是水稻挤占杂草的生长空间,A错;与传统方式相比,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抑制了杂草光合作用,从而减少行间杂草,B对;水体中鸭子粪便等养分丰富,有利于杂草的生长,C错;水体营养丰富有利于杂草成长,D错。]
[素养立意] 本题组借助稻鸭共作的耕作方式的特点及影响这种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考查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要求。稻鸭共作是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避免了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农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题组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2题。
1.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图片③描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B.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气候干旱
1.D 2.B [第1题,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均属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属于生态破坏。第2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
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
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
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3.D 4.B [第3题,大量索取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破坏;进入环境的废物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第4题,即使人口零增长,由于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增长,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控制住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题组2 环境问题的危害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5~6题。
5.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③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5.A 6.A [第5题,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所以题中涉及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第6题,大量移植树木使树木原生地树木减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少地表水下渗,影响生态群落。]
教材P13思考
提示:1.
物质和能量来源
流动方向
生物多样性
自然系统
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来源于自然环境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释放到环境中
生物多样性丰富
人类系统
太阳能及环境中的能源资源提供能量物质来源于自然环境
物质与能量单向流动无法完成物质循环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2.自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状态。
原因:自然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中,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教材P16活动
提示:1.可能的原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其中技术进步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高,会加大环保投资,选择环境友好产品,施加环保压力,使经济结构向利于环境的方面转变。
2.不是。当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就可以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废弃物排放,使资源的获取与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就能避免。
12/12课时分层作业(二)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建议用时:40分钟)
1.读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B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建立在( )
A.资源的再生性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C.物质运动的循环
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
B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不断扩大资源的利用领域和范围,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3.电煤(即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占煤炭消费的比重是衡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一个标准,发电厂可以集中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污染,避免煤炭散烧造成的超标排放。下表为世界主要国家电煤比重表。提高电煤比重,有利于( )
国家或地区
中国
美国
欧盟
俄罗斯
世界
电煤比重(%)
51
93
82
64
78
A.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总量
B.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C.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
D.增加煤炭消费的总量
C [据材料信息可知,提高电煤比重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
4.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C [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资源输出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革新较为落后,面临经济发达的资源贫乏国的有形、无形“剥削”,直接导致其发展滞后。]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5~6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5.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能够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C 6.A [第5题,过度开采使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第6题,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是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
8.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7.D 8.D [第7题,在工业文明阶段,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技术因素。第8题,区位即位置,是在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着时代及科学技术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下图,回答9~10题。
9.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用煤炭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9.B 10.C [第9题,煤作为能源,发热量低,污染大。用煤发电对消费地来说很清洁。第10题,水电站建设周期较长,但发电成本较低;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大。]
1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3)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第(2)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时间长。另外,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相对于甲、乙两地来说,其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第(3)题,风力资源是否丰富与风速大小、地形是否阻挡等自然因素有关。
[答案] (1)美国 日本
(2)丙地 理由:①太阳高度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③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原因: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
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增加
13.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B 13.C [第12题,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非经济发展减缓;后工业化阶段,人均能源消耗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减少。第13题,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应采取节流措施。]
14.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D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没有严格的界线;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但由于其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若利用不合理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退化丧失生产能力。]
15.下列有关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土地数量对人类影响很大
B.农业文明阶段土地数量和质量都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农业文明时期在草原地区出现世界文明源地
D.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摆脱了土地数量和质量对其生存发展的制约
B [采猎文明时期土地数量对人类影响较小,土地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口快速增加,非农业用地大幅度增多,土地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土地数量和质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1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材加工主要包括“锯割加工—研磨抛光—切断加工—凿切加工—火烧加工—辅助加工及检验修补”等环节,生产过程水、电消耗量大。
贵州安顺市(下图)致力于推动当地石材产业发展,但目前石材加工制成品多为单一板材,异形石材、家装家饰、文化雕刻等高附加值产品比较缺乏。现已初步探明安顺市石材共有17个品种,资源量约为6.98亿立方米。
(1)分析安顺市发展石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析石材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请对安顺市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第(1)题,石材产业属于原料密集型产业,产品笨重,发展石材产业的条件为原料储量充足、种类丰富。结合材料中提到的石材产业发展耗水、耗电多,要求必须水源和电力丰富。第(2)题,从采挖、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以及废矿处理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第(3)题,根据石材的资源属性和安顺石材加工存在的不足,立足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可分别从科技、产业结构等角度采取合理的措施。
[答案] (1)石材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品种多;水能丰富,煤炭储量丰富;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
(2)开采石材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石材加工过程中,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废矿堆放会占用、破坏大量耕地;长期过度开发会引起石材资源枯竭等。
(3)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原料、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率;对石材开采区及时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延长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增加市场竞争力;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外运能力。
7/7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谈论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地理实践力)2.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自然资源的属性。(综合思维)3.运用资料,分析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概念: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
3.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
(1)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2)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4.自然资源的属性
(1)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2)社会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特别提醒] 我们平时所说的能源资源,既包括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特征:数量是有限的,具有稀缺性。
2.原因
(1)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提供的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2)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3.利用要求: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
[特别提醒] 许多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极限,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对其造成破坏,使其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总体特征: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
2.衡量标准
3.利用表现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有差别。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表现
2.影响
(1)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2)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1.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 )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 )
3.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 )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日益广泛。
( )
5.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因地制宜,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多用性
提示:1.× 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或非可再生的分类是依据资源形成特点划分的。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所使用能源的数量、种类都在增多。
3.× 工业社会,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
4.√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利用范围不断扩大。
5.C [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某种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因此开发利用时要因地制宜。]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及其丰富,其天然气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国际天然气市场最重要的出口国,素有“天然气王国”之美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成为俄欧之间能源合作的物质基础,加之地理位置邻近,更使双方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欧洲西部的一些国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比例过高,对俄罗斯的依赖太大,不利于能源安全,国家应加强对国内能源的开发,如煤和核能,还应开发风能、太阳能、水利、生物能和地热等能源。
问题1 (区域认知)俄罗斯的天然气多于西欧,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哪种属性?
提示:地域性。
问题2 (综合思维)天然气从自然属性与自我再生性质看,分别属于哪种自然资源?从自然属性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分别属于哪种自然资源,可再生吗?
提示:从自然属性看,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从自我再生性质看,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从自然属性看,风能、太阳能属于气候资源,生物能属于生物资源;从自然资源的增值性能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均属于可再生资源。
[归纳提升]
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
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①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②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凡是既符合①,又能满足②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属性
不同的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不同,其开发利用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属性
含义
开发利用要求
有限性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珍惜、节约、合理利用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整体性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地域性
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因地制宜
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域规律
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综合利用
社会性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
充分利用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的全球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该自然资源是指( )
A.湿地
B.油田
C.冰川
D.煤田
2.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盆地和湖泊周围
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区和高山区
3.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
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
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1.C 2.D 3.A [第1、2题,由图示知,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洲等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据此推断该自然资源为冰川。第3题,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是冰川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利用
江西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的美誉,全球每年70%的中重稀土、60%的黑钨都产自这里,并已形成从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稀土和钨完整产业链,是国内最大的稀土、钨产品加工基地,已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赣州稀土市场现在主要在国内,从稀土的开采到稀土分离再到稀土的冶炼到最后的深加工及应用(主要用于稀土永磁电机、节能灯具、汽车尾气净化器、陶瓷材料、抛光材料等)形成一条产业链;还有一小部分稀土出口到法国、日本、美国等。
问题1 (区域认知)赣州市稀土资源的开发初期主要呈现什么特征?试推测此阶段稀土的开发利用水平及原因。
提示:无序开采,开采能力较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较低,因此此阶段稀土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问题2 (综合思维)随着经济的发展,赣州市的稀土开发利用状况出现了哪些变化?
提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赣州市的稀土开采技术提高、开发规模扩大,加工、利用技术水平提高,已形成一条产业链,并出口到国际市场。
[归纳提升]
1.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主要特征
主要表现
主要影响
数量的有限性、稀缺性
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环境供给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人类在一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下能够获取的资源数量有限
要求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数量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应通过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弥补资源稀缺带来的限制
质量的优劣
不同的自然资源的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同,但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只有达到某一质量标准,才能被人类利用
影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的不同的用途
空间分布的不均匀
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总是表现为某些地方某类资源分布较多,而有些地方则分布贫乏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导致了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2.不同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度
大
较大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壤、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大庆等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等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4.阅读下面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Ⅰ、Ⅱ、Ⅲ三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第Ⅰ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阶段____________;第Ⅲ阶段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生活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资源的依赖性很__________,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地区,尤其是河流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形成了古代城市。
(3)在工业社会阶段,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的储存状况,以及________的便利程度。
(4)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________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解析] 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一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形成古代城市。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在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答案] (1)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2)自然环境 自然 大 冲积平原 三角洲
(3)矿产资源 交通运输
(4)后天性
题组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资源不能够被永续利用”的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 )
A.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多的
B.可再生资源是不会枯竭的
C.某些资源如淡水等可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D.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的
D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的。]
2017年5月19日,我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的水合物)试开采获得成功。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
B.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
C.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D.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D 3.C [第2题,可燃冰是一种能源,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第3题,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水即可燃烧,所以又称为“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矿产资源。C正确。]
题组2 自然资源的属性及其开发利用
4.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是下面哪种原因造成的( )
A.受时间和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
B.受技术水平限制
C.受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
D.受资源之间相互制约性限制
B [所谓有限性指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6.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5.D 6.B [第5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A错;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B错;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D对。第6题,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A错;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C错;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D错;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增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对。]
教材P7活动
提示:1.饲料生产: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
奶牛养殖: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
牛奶加工:能源资源等。
牛奶配送与消费:能源资源等。
2.现代工业所需原料来源范围广、产品丰富、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大,因此所需自然资源更多。
教材P8思考
提示:科技的发展。
教材P9思考
提示:1.自然资源稀缺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在供给上会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储量,寻找从已知资源中增加产出的方法,使供给量增加;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技术发展开发新的替代品,改进资源保护方法,促进循环技术,使需求减少。
2.价格上涨,会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储量,寻找从已知的资源增加产品的方法,使供给增加。
3.技术革新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但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的技术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教材P11活动
提示:1.绘图略。
2.北京的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都比湖北小。
3.北京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4.湖北地处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年降水多、径流量大、水资源总量大。
5.北京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跨流域调水等,促进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湖北应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环境,保障水资源稳定性。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