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光世界巡行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发生色散
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B.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3.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A.红、绿、蓝
B.红、绿、黄
C.红、绿、紫
D.红、黄、绿
4.下列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现象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电视机画面五彩缤纷
C.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
D.色彩丰富的山水画
5.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看到烛焰在薄膜上成像,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虚像
B.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反射形成的
C.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影子
D.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
6.彩色电视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像是由(
)
A.红光、绿光、黄光混合而成
B.红光、黄光、蓝光混合而成
C.黄光、绿光、蓝光混合而成
D.红光、绿光、蓝光混合而成
7.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大雨过后,天空中挂着一轮彩虹
B.照相机使用的滤色镜
C.电视机能显示彩色的画面
D.春天看到姹紫嫣红的花朵
8.下列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
A.阳光在整个大气中的传播过程
B.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
C.激光准直打隧道
D.用伞挡住阳光
9.小强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在阳光下探究“小孔成像的有关问题”.首先,他在不透明的纸板上扎一个很小的圆孔,适当调节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地面上硬纸板下的阴影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他又用不透明纸将孔堵住,再在硬纸板上扎一个三角形的小孔,适当调节小孔到地面的距离,阴影中再次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下列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出现的明亮光斑是圆形小孔的像,第二次出现的明亮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像
B.硬纸板下的阴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第二次出现的明亮光斑是三角形的像
C.第一次出现的明亮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像,第二次出现的明亮光斑是倒置的三角形的像
D..纸板下的阴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第二次出现的明亮光斑仍然是圆形的太阳的像
10.光和声音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
(
)
A.光速变大,声速变
B.光速变小,声速变大
C.都变大
D.都变小
11.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反射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
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二、填空题
13.雨后彩虹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呈现_____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_____三种颜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14.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越靠近地面越稠密,所以,阳光穿大气层时,传播路线是______(选填“直线”或“弯曲的”)。木工师傅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去,这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15.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太阳
②月亮
③钻石
④自行车的尾灯
⑤蜡烛的火焰
⑥正在发光的萤光虫
⑦正在放电影的银幕
16.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______光,区域2应标______光.
17.如图所示,沙画表演者在白色背景板上用沙子作画,并借助背景板下方的光源将画面清晰地呈现出来,沙画表演所利用的光的原理是________.
18.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得________(填“快”或“慢”).当人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声,则人与闪电处的距离大约为________.
19.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
20.小薇探究光在空气、液体中的传播规律时,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更加清晰,你给她的建议是可以在空气中________,在水中________等.她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大量的盐,过了几天,她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光线沿________(填“直线”或“曲线”)传播,原因可能是________,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_______的特点.
三、综合题
21.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支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A.铁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支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甲所示);
B.在旁边再点上一支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乙所示);
C.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用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丙和丁所示)。
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儿后,高兴地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他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涉及了哪些探究要素?
22.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它成像在距小孔15cm,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_____
A.倒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________的关系.
(3)分析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小明和小红明白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就是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
(5)小明和小红还联想到:在太阳光或者日光灯下,
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地面上就会形成影子.细心的小明进一步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②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③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
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________(填“深”或“浅”),这时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你替小明回答:原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若四周都有光源,就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填一种应用)就运用这一结论.
答案
1.C
2.C
3.A
4.C
5.D
6.D
7.A
8.A
9.D
10.B
11.A
12.ABC
13.色散
黑
红、绿、蓝
14.弯曲的
光的直线传播
15.①⑤⑥
16.绿
白
17.光沿直线传播
18.快
1
020
19.直线传播
20.喷少量烟雾
滴几滴牛奶
曲线
盐水不均匀
均匀
21.(1)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淡,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
(2)医院外科手术室用的无影灯
(3)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2.C;
孔的形状;
甲
丙
太阳
浅
不会形成影子
无影灯
试卷第6页,总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