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中国龙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中国龙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1-18 08: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第14课《中国龙》
一、教材分析
?? 《中国龙》一课属融“欣赏·评述”、“造型·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
??? 能力目标:能够抓住龙头、身、尾三步分的特点进行创作。
???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与创新引导,让学生了解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中国龙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观察、欣赏龙的造型特点,用线描形式创作一条中国龙。
2.难点
理解中国龙的象征意义,感悟中国龙的精神,在创作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四、教学方法
??? 1.教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
??? 2.学法: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欣赏、观察、交流、思考,体验性学习活动等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五、教学工具
???? 1.课件、有关中国龙图案的图片和资料。
???? 2.勾线笔、彩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乐猜谜语 激趣导入
猜谜语:有角不是牛,
有鳞不是鱼,
有爪不是鸟,
没翅却能飞。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今天就让我们就来学习画一条中国龙(出示课题《中国龙》)。
欣赏感悟 拓展思维
1.了解龙历史,感悟龙文化
? 师: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石中华民族的象征。那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龙呢?没有,因为我们的龙是人们虚拟和想象出来的产物,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了。经历了几千年的交融演化才形成今天的龙形象,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龙的形象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和风采,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时期的龙形象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原始社会的玉猪龙,简洁、单线条,粗简、抽象,唐宋时期健壮、圆润,明清时期繁华富丽,龙头更精美,其形象基本定型,成了皇帝专用,龙成了皇权的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观察龙形象,分析龙图腾
学生仔细观察和研究今天的龙形象,讨论:龙的哪些部分和这些动物相似?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师:人们为什么用这些动物的特点来创造龙的形象呢?它有什么含义吗?
总结:龙石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其形象组合了飞禽、走兽、水族以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象征着力量、神圣和权威,寓意着幸福和吉祥。
3.分析龙组成,发现龙姿态
主要组成部分:头、身、尾、爪(对比分析龙各个部分的线条表现)
四种主要动态:升龙,降龙、行龙、盘龙。
三、示范演示 以线激趣
教师以线描形式示范一幅线描龙作品,边画边讲解刚刚寻找出的特点,以及龙身上的多种线条组合(弧线、波浪线、有动感的折线等)。
四、欣赏作品 掌握方法
对比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找出好与不好的地方,避免错误,画到更好。
五、实践表现 创作体验
1.要求:利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有气势的龙,要表现出龙的动态。
2. 注意:疏密关系对比。龙要昂首、张口、露齿、睁眼,才能画出其精神气象。
(学生动手,教师巡回指导)(音乐:龙的传人)
六、展示评价 体验成功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评,找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互评最喜欢哪幅作品,好在哪里;最后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并指出哪些地方还需继续完善。
七、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 欣赏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的龙形象,感悟龙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每个同学对龙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能生动形象的表现龙的形象。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更多的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