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
1.下列叙述中,说的不是天气的是( )。
A.这几天的气温突然升高了许多
B.近几年杭州的梅雨季节好像短了许多
C.看,天上飘着好多的云啊
D.下午,家里的墙面瓷砖上覆盖着一层水膜
2.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动物或人的行为中,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B.冬天到来的时候蛇要冬眠,一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22℃,因此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蜗牛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会选择夏眠
4.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很大。下列生活和生产的做法及对应的科学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
A.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在汽车水箱中加入少量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
B.早春,育秧田中常在晚上放满水白天排出水,其目的是提高秧苗白天的光合作用,降低秧苗晚上的呼吸作用
C.利用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是为了保证农作物在冬天时也能够有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
D.建议人们在高温的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既可以获得较为舒适的温度,又可以节省电能
5.某日天气预报如下:①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午后有短时间阵雨;②风向:偏北;风力:1级,午后加大到3~4级;③气温:最高32℃,最低26℃。以上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天气要素有 等,其中天气的基本要素是 。
6.如图所示为某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约为 ,最低气温约为 。
7.某气象观测站测得某地区一天中以下几个时段的气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这一天的最大温差为 ℃。
(2)这一天的平均气温约为 ℃。
(3)已知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假如上表中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m(保留整数)。
8.我国气温观测一天进行四次,分别是北京时间( )。
A.6时、12时、18时、24时
B.1时、7时、13时、19时
C.2时、8时、14时、20时
D.3时、9时、15时、21时
9.一日内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的主要原因是( )。
A.此时太阳光线照射的能量最强
B.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
C.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小于支出
D.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等于支出
(第10题)
10.读“杭州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杭州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B.这一天杭州的最低气温出现在子夜时分
C.这一天杭州气温日较差约为10℃
D.杭州出现如此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日期大约在春分
11.在欧美国家,生活中常用华氏温度,其单位为华氏度(℉)。华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将水的凝固点规定为 ℉,将水的沸点规定为 ℉。其间平均分为 等份,每一份表示1℉。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是:华氏温度= 。人们所说的“常温”一般指20℃,则对应的华氏温度为 ℉。
12.气象观测时,要把三支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放在离地面约1.5m处的空旷处,箱门朝北。针对百叶箱,小明提出了许多问题,请帮助他解释:
(1)箱门朝北的原因是 。
(2)百叶箱要求统一放在离地1.5m高处,其理由是 。
(3)小明选择如下问题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百叶箱漆成白色?
【建立假设】 。
【设计实验方案】 。
【得出结论】 。
13.杭州市某中学的科学兴趣小组测得某天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分别是8℃、12℃、24℃、16℃,则当天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均温是( )。
A.48℃ B.20℃ C.15℃ D.16℃
14.【红河】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四次,四次气温观测时间各不相同。如图所示为某次观测结果,②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时间的观测结果( )。
(第14题)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15.【岳阳】关于温度计或体温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
B.用体温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
16.【莱芜】小明和小军到莱芜市气象局进行了参观学习,并收集了大量资料。
(1)如下表所示为小明在某天收集的莱芜24小时气温数据,小明尝试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但只完成了一部分,请根据表格中信息,帮助小明完成图甲中变化曲线的绘图。当天气温日较差是 。
(2)根据每天的平均气温,可以计算出每月的平均气温,如图乙所示为小军绘制的莱芜市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据此描述莱芜市气温年变化特点。
17.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探究过程】
①按照气温测定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温度计离地面1.5m)。
②按气温测量的一般要求,每天进行若干次观测(夜晚观测请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进行)。
③记录观测结果或绘图(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
④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
【观测结果】如图甲所示为一位同学的观测结果,则这一天的最低气温约为 ℃。
【归纳分析】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填时间),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拓展延伸】一年中,杭州地区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1、2 月,四季分明。
【原理应用】如图乙所示为我国A、B、C三个城市各月气温的变化曲线,其中 城的气温变化与浙江省的气温变化最接近。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城。
答案:
1.下列叙述中,说的不是天气的是(B)。
A.这几天的气温突然升高了许多
B.近几年杭州的梅雨季节好像短了许多
C.看,天上飘着好多的云啊
D.下午,家里的墙面瓷砖上覆盖着一层水膜
2.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动物或人的行为中,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C)。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B.冬天到来的时候蛇要冬眠,一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22℃,因此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蜗牛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会选择夏眠
4.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很大。下列生活和生产的做法及对应的科学原理中,不正确的是(B)。
A.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在汽车水箱中加入少量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
B.早春,育秧田中常在晚上放满水白天排出水,其目的是提高秧苗白天的光合作用,降低秧苗晚上的呼吸作用
C.利用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是为了保证农作物在冬天时也能够有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
D.建议人们在高温的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既可以获得较为舒适的温度,又可以节省电能
5.某日天气预报如下:①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午后有短时间阵雨;②风向:偏北;风力:1级,午后加大到3~4级;③气温:最高32℃,最低26℃。以上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天气要素有 气温、风、降水 等,其中天气的基本要素是 气温 。
6.如图所示为某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出现在 下午2时 左右。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约为 30℃ ,最低气温约为 22℃ 。
7.某气象观测站测得某地区一天中以下几个时段的气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这一天的最大温差为 13 ℃。
(2)这一天的平均气温约为 15.0 ℃。
(3)已知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假如上表中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2167 m(保留整数)。
8.我国气温观测一天进行四次,分别是北京时间(C)。
A.6时、12时、18时、24时
B.1时、7时、13时、19时
C.2时、8时、14时、20时
D.3时、9时、15时、21时
9.一日内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的主要原因是(D)。
A.此时太阳光线照射的能量最强
B.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
C.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小于支出
D.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等于支出
(第10题)
10.读“杭州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这一天杭州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B.这一天杭州的最低气温出现在子夜时分
C.这一天杭州气温日较差约为10℃
D.杭州出现如此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日期大约在春分
11.在欧美国家,生活中常用华氏温度,其单位为华氏度(℉)。华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将水的凝固点规定为 32 ℉,将水的沸点规定为 212 ℉。其间平均分为 180 等份,每一份表示1℉。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是:华氏温度= ×摄氏温度+32 。人们所说的“常温”一般指20℃,则对应的华氏温度为 68 ℉。
12.气象观测时,要把三支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放在离地面约1.5m处的空旷处,箱门朝北。针对百叶箱,小明提出了许多问题,请帮助他解释:
(1)箱门朝北的原因是 避免阳光直射 。
(2)百叶箱要求统一放在离地1.5m高处,其理由是 同一地点的同一时间,离地面高度不同,温度不同,统一到1.5m高度,既控制了变量,又便于观察 。
(3)小明选择如下问题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百叶箱漆成白色?
【建立假设】 可能是为了反射太阳光 。
【设计实验方案】 取两个相同的百叶箱,一个漆成黑色,另一个漆成白色,分别放入温度计,都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相同环境下,每隔1h或2h记录一次温度,记满一天 。
【得出结论】 黑色百叶箱中不同时刻的温度都高于白色百叶箱中的对应温度,所以黑色百叶箱容易吸收太阳光热,箱内温度更高 。
13.杭州市某中学的科学兴趣小组测得某天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分别是8℃、12℃、24℃、16℃,则当天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均温是(C)。
A.48℃ B.20℃ C.15℃ D.16℃
14.【红河】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四次,四次气温观测时间各不相同。如图所示为某次观测结果,②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时间的观测结果(C)。
(第14题)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15.【岳阳】关于温度计或体温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
B.用体温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
16.【莱芜】小明和小军到莱芜市气象局进行了参观学习,并收集了大量资料。
(1)如下表所示为小明在某天收集的莱芜24小时气温数据,小明尝试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但只完成了一部分,请根据表格中信息,帮助小明完成图甲中变化曲线的绘图。当天气温日较差是 15℃ 。
【答案】图略
(2)根据每天的平均气温,可以计算出每月的平均气温,如图乙所示为小军绘制的莱芜市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据此描述莱芜市气温年变化特点。
【答案】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17.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探究过程】
①按照气温测定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温度计离地面1.5m)。
②按气温测量的一般要求,每天进行若干次观测(夜晚观测请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进行)。
③记录观测结果或绘图(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
④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
【观测结果】如图甲所示为一位同学的观测结果,则这一天的最低气温约为 4 ℃。
【归纳分析】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14时左右 (填时间),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太阳高度角变化 。
【拓展延伸】一年中,杭州地区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7、8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1、2 月,四季分明。
【原理应用】如图乙所示为我国A、B、C三个城市各月气温的变化曲线,其中 B 城的气温变化与浙江省的气温变化最接近。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 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