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40012369800125095001129030000科学观察
一、基础题
1.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
2.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
A.?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
3.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
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
4.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B.?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C.?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D.?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5.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
6.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________,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CD和EF的长度是否相等:________。然后用直尺量一量,检验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
7.鸡蛋的形状是________。鸡蛋的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位于鸡蛋________(填“稍大”或“稍小”)的一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的浮沉状况是________;然后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________。
二、中档题
8.下列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眼睛看就是观察??????????????????????????????????????????????B.?只有利用测量工具或观察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
C.?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D.?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
9.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能用眼仔细观察??????????????????????????????????????????????????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D.?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10.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实验进行的是定量观察的是( )
A.?在面包屑上滴碘酒??????????????????????????????????????????????B.?统计各种食物周围蚂蚁的数量
C.?血液的分层现象??????????????????????????????????????????????????D.?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1.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
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
12.如下是实验测得某品牌四种不同类型洗发液的pH,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 )
洗发液类型
天然植物型
弹性卷发型
滋养修护型
去屑柔滑型
pH
5.5
6.0
6.2
7.6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13.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2)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________。
14.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是磁性变强,还是磁性变弱?小明猜想,可能会变强吧。那么究竟怎样呢?小明设计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大头针。这时小明应观察________的变化,若他看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三、拓展题
15.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ì)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16.请你完成下列家庭小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________。
(2)请你用放大镜观察家中远近不同的物体,并回答:放大镜一定是起放大效果的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题
1.【答案】 C
【考点】用心观察
【解析】【分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是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观察不止是视觉过程,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而且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解答】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所以都属于观察;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是没有目的、计划的,所以不属于观察。
故答案为:C
2.【答案】 A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
?【解答】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故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C
【考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解析】【分析】结合生活常识分析。
【解答】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比如可以利用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由于光的折射,从上往下看,会看到筷子弯折了,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澄清的水是无色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发生溶解而慢慢地消失,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4.【答案】 C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这些观察,还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解答】实验和观察中,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应该重新进行实验或修改设计再实验,如果修改所测数据,就不符合科学事实了,故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 ②③
;①④
;①③
;②④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从是否借助于工具,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观察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的方法;间接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根据是否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观察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此仅仅涉及到性质,而且只是用语言描述;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
?【解答】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既是间接观察,也属于定性观察;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既是直接观察,也属于定量观察;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既是直接观察,也属于定性观察;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既是间接观察,也属于定量观察。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6.【答案】 CD
;不相等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解答】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CD;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CD和EF的长度不相等。
故答案为:CD;不相等
7.【答案】近似椭球形;稍大;下沉;上浮
【考点】用心观察
【解析】【分析】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解答】鸡蛋的形状是近似椭球形。鸡蛋的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位于鸡蛋稍大的一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由于鸡蛋密度比清水大鸡蛋会下沉,然后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此时鸡蛋密度会小于盐水,所以鸡蛋会慢慢上浮。
故答案为:近似椭球形;稍大;下沉;上浮
二、中档题
8.【答案】 D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解答】A、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故说法错误。
B、观察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简洁观察,直接利用感官进行的过程也是观察,故说法错误。
C、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有数据结果的属于定量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属于定性观察,故说法错误。
D、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 D
【考点】用心观察
【解析】【分析】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
?【解答】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故答案为:D
10.【答案】 B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此仅仅涉及到性质,而且只是用语言描述;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定性就模糊许多。
?【解答】A、在面包屑上滴碘酒所进行的是定性观察,不符合题意。
B、统计各种食物周围蚂蚁的数量,有具体的数值表述,属于定量观察,符合题意。
C、血液的分层现象的观察属于定性观察,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观察属于定性观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 B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此仅仅涉及到性质,而且只是用语言描述;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定性就模糊许多。
?【解答】A、玻璃棒是用来搅拌、引流等作用,不是观察借助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测量后有具体的数值,属于定量观察,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进行的观察属于定性观察,不符合题意。
D、用显微镜进行的观察属于定性观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 B
【考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解答】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 ;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分析可知,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表格记录法。
故答案为:B
13.【答案】 (1)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光照时间过长
(2)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
(3)实验的菊花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实验设计原则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1)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菊花秋天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设计方案是用于证明影响菊花开放的环境因素是日照时间的长短。
(2)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远离马路一侧开花的菊花作为实验组,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作为对照组。
(3)此实验设计不足之处在于只选了一株菊花,具有偶然性,因此应选多株菊花。
故答案为:(1)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光照时间过长(合理即可);(2)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3)只选了一株菊花,具有偶然性
14.【答案】 大头针数目
;加热使磁铁的磁性减弱
【考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转换法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方法。
【解答】磁体的磁性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转化为为其它物体的变化情况,此实验中应该转化为吸引大头针的数目的变化。
大头针落下,说明磁体的磁性减弱,而此时是处于加热的情况下,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加热使磁铁的磁性减弱
故答案为:大头针数目;加热使磁铁的磁性减弱
三、拓展题
15.【答案】 B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A、假设和实验方案最有直接的关联,根据“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可知实验变量是种子的不同,因此可以假设: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时如果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那么就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所以实验时三种种子放在离鸟距离相同的地方,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如果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不一样多,那就可能出现最喜欢吃的食物因为数量少而吃得少的情况,那么就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所以实验时三种种子数量应该相同,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可以说明这些种子都是这种鸟喜欢吃的,所以这个结果不能证实蓟的种子是或者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 (1)出现黄色火焰,蜡烛量越来越少,有蜡油出现
(2)不一定,还有可能起缩小效果,或是不放大也不缩小
【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1)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从红色橙色(3000度)到黄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蓝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后看不见的紫外线(几万度),颜色会不断改变。
(2)放大镜的本质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虚像,也可以成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解答】(1)点燃一支蜡烛,会看到出现黄色火焰,蜡烛量越来越少,有蜡油出现.
(2)用放大镜观察家中远近不同的物体,不一定会看到放大的物体,还有可能起缩小效果,或是不放大也不缩小的物体。
故答案为:出现黄色火焰,蜡烛量越来越少,有蜡油出现;不一定,还有可能起缩小效果,或是不放大也不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