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09: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
?
露珠的形成B.
寒冬,窗玻璃冰花剔透
C.
将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初春,冰雪雪消融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深秋,草地上的白霜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A.
B.
C.
D.
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
A.
凝固、液化、凝华
B.
熔化、汽化、升华
C.
升华、凝固、凝华
D.
熔化、汽化、液化
如图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薄雾飘渺
C.
秋天,露水晶莹D.
冬天,霜打枝头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夏天,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霜是冰的熔化现象,需吸热
B.
白霜是冰的汽化现象,需吸热
C.
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放热
D.
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需放热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深秋,路边草上的霜B.
夏天,吃冰棒凉快
C.
冬天出现的浓雾D.
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

B.

C.

D.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
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
夏天吃冰棒解热--凝固
D.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关于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B.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
C.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
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却不断上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夏天,当我们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冻肉放在案板上,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冻肉表面结出一层“白粉”,这层“白粉”实际是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箱需要定期除霜,除霜时将冰箱断电,冰箱门打开,霜变成水后用干布蘸干,“霜变成水”是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雪后寒”的原因是______

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括号1、2、3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括号3对应的物态变化中,水向外界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霜是由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小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如图,会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______;过一段时间,试管壁外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______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管壁外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______。
利用结构图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并说明理由.
你认为实验方案?
?
?
?
?更好些,你的理由是:?
?
?
??.
实验1
实验2
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
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
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
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碘的熔点:
碘的沸点:
水的沸点:
酒精灯火焰:左右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
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故B正确;
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是凝固过程,故C不正确;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不正确.
故选B.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答案】C
【解析】解:
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
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都为凝华现象。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只要记住各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是不难做出选择的。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由此可判断出四个选项中哪些都是吸热的。
【解答】
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熔化吸热,故A正确;
B、夏天薄雾飘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露水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错误;
D、冬天霜打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解答】?
A.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箱,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时,在其表面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答案】D
【解析】解: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
B、夏天,吃冰棒凉快,是因为冰棒熔化吸热,降低人体的温度,故B错误;
C、冬天出现的浓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是固态的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要判断出属于升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升华的特点,升华是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
A.雨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是由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的,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A
【解析】解:A、樟脑丸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所以A是正确的;
B、冰是固态的,是由池塘中的水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所以B是错误的;
C、夏天吃冰棒,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熔化,所以C是错误的;
D、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固态的,是由冷冻室内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A。
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10.【答案】C
【解析】解:A、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却不断上升,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断上升.
本题目考查的是熔点和凝固点的区别,看学生对晶体与非晶体相关知识点是否掌握扎实.
11.【答案】凝华?熔化?熔化吸热
【解析】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冻肉表面,形成“白粉”;
霜变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雪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导致气温降低,导致”雪后寒”。
故答案为:凝华;熔化;熔化吸热。
12.【答案】熔化?
液化?
凝华?
放热
【解析】解: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
冰变为水的现象叫熔化,熔化过程吸热;
水蒸气变为水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放热;
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冰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
故答案为:熔化;液化;凝华;放热。
首先明确六种状态变化的名称: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以及放热和吸热情况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三种状态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凝华;放出
【解析】解:霜是固体,由水蒸气形成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要放热.
故答案为:凝华;放出.
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根据凝华的定义和凝华放热来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凝华?
凝固
【解析】解:冰箱冻室侧壁上的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冰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用湿抹布去擦拭时,抹布中的水分遇冷会发生凝固现象而凝结成冰,粘在冰箱侧壁上。
故答案为:凝华;凝固。
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一直是中考的方向。
15.【答案】升华?
气态二氧化碳?
水蒸气?
凝华?
吸收热量
【解析】
【分析】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解答】
如果在管口上套一个气球,由于管内的干冰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所以气球会鼓起;
干冰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试管壁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管外,形成霜,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气态二氧化碳;水蒸气;凝华;吸收热量。
16.【答案】液化或凝华、凝固
【解析】解: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应该都是吸热变化,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则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液化、凝华。
故答案为:液化或凝华、凝固。
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是一道热学常考题。
17.【答案】实验2;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
【解析】
【分析】
在实验1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出现的碘蒸,也可能是碘熔化后,再汽化形成的,而在实验2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不会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
【解答】
实验二更好些,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不能说明“碘的升华”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不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
故答案为:实验2;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
18.【答案】升华
【解析】解:
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升华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第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