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科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科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06: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县二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文科地理
一、单选题(60分)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C.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
②干湿区
③三江平原
④无锡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地形、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终年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4、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大气环流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增多,主要受PM2.5影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012年开始启用卫星检测"PM2.5"的污染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京津冀地区利用卫星检测"PM2.5"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
D.数字地球
6.导致西北地区“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的人为因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不合理灌溉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8、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9.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据报道,在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称,其可以(

A.防止臭氧层空洞
B.加剧全球变暖
C.减轻酸雨危害
D.影响大气的碳氧平衡
11、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农业基础好
③能源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
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
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条独立的外流河
B.是密西西比河的三级支流
C.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D.注入五大湖
1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暖温带地区,气候温暖如春
B.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C.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D.春秋季节降水多,冬夏季节降水少
下图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

A.旅游
B.防洪
C.发电
D.梯级开发
17、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意义是(

①限制了工业迅速发展②改善了生态环境③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④根治了洪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海港建设→生态环境破坏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根据材料和下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20、以下哪项不是东北的农产品(

A.大豆,甜菜,鹿茸
B.春小麦,高粱,人参
C.油菜,冬小麦,柑橘
D.玉米,水稻,灵芝
21、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据此分析下列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22、三江平原成为水稻种植优势区的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阔,多冻土和沼泽
B.夏季高温多雨,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长
C.北部有山地阻挡,不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D.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23、导致东北地区农业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灾害频繁
②人口激增
③高强度的农林生产导致土地不合理利用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江南丘陵
27、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③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 ④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南方的大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晩稻为150~170天。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増长迅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东北大米主要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周期一般5个月左右,相较南方大米,东北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口感绵软,以五常大米最为著名,下图为“五常市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东北大米一般比南方大米品质更佳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
④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先进技术
⑤品牌推广好,认知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9、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水热充足,水稻种植条件优越
②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克服不利自然条件
③东北人口増长迅速,稻米消费需求増长快
④东北大米品质好,市场需求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0、五常大米供不应求,为增大市场供应,下列措施最佳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单产量
B.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加工
C.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
D.开垦荒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二、综合题(40分)
31.如图所示中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2气候资料,描述甲地的气候特征。(4分)
(2)根据材料,分析图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6分)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4分)
32、下图为黄河流域中上游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2分)
(1)甲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2)说明目前甲省煤炭运输中河运不发达的原因。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4分)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灰基地之一。
材料二
下图示意乌江流域。
(1)分析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2)列举乌江流域梯级开发利用的方向。(4分)
(3)六盘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人认为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6分)
高二文科地理中考参考答案
单选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C
B
C
C
D
D
D
C
B
C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C
C
D
D
D
B
D
D
B
A
B
C
二、综合题(40分)
31、(14分)
(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分)
(2)“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其形成原因如下:自然原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严重;能源短缺,乱砍滥伐严重。(任答三条6分)
(3)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两条4分)
32、(12分)
(1)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煤炭利用率;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三条6分)
(2)该区域河流流量较小,运载量小;河流含沙量大,部分河道淤塞严重;部分河段落差大;有结冰期;东西向运煤铁路、公路的修筑,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运程缩短,运输效率更高。(任答三条6分)
33、(14分)(1)降水丰富,支流多,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利于建坝,工程量相对较小;能源市场需求量大。(任答两条4分)
(2)发电、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任答两条4分)
(3)赞成:开发煤炭资源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电力、化工、建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弥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不足。
不赞成:煤炭开发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三条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