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现代文阅读(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现代文阅读(四)(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8 09: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现代文阅读(四)
(一)活着


①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一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②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③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一—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
④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幻觉。暌违①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荡的心
⑥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相当简易——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个月,枝条下方会生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土气村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⑦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而执意要以双倍生还—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但是也说不上讨厌;我只是觉得麻烦—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⑧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的房间里,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从来不曾问起。
⑨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②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隐秘汁液一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毒汁,仍不能阻止娇嫩的花苞被蚜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⑩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迁,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相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会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了。”
?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然生着炉子,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有这样一种活着!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
?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注释】①暌违:分离不在一起②血清素和多巴胺: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和人的感觉有关,会影响人的情绪。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4分)
2.请分别从夹竹桃、祖母和“我”的角度,谈谈你对文题“活着”的理解。(4分)
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及作用?(4分)
4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5.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不超过45字)(4分)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二)占了命运的便宜
①回乡过年,带小外甥去小店买花炮,回来路上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我正要回头,却听小外甥压低声音说,快走。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一溜烟跑回家了。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愣愣地站在远处,无所适从的样子。
②回到家里,小外甥说那是他同学,不过大家都不跟那小男孩玩。小男孩有时撵着跟人家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驾人,甚至动手,下手还特别重,有次把一个男生的耳朵都打出血了。
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外甥的爸爸告诉我,小男孩没人管,妈妈几年前就没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也不怎么回来,他跟着爷爷奶奶住。
④父子俩的话帮我拼凑出小男孩的处境: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
⑤我力劝小外甥对他好一点,还想买个礼物让小外甥送给他,小外甥统统不以为然。我想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就给他们老师写了一封信,让小外甥交给老师。
⑥倒不是因为我天性善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使然这种不安全感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⑦这些年新闻里的恶性事件,很多作案者都有着被伤害的童年,但人们往往拒绝倾听他们的童年故事。倾听并不意味着原谅,只是让人思考,有没有可能事先防范。如若他们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有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⑧《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深谙这一点。探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本分老诚能知园”的人,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价值最大化。但是,有获利的人,就有吃亏的人。宝钗敏锐地指出,大观园的建设者们都有享受红利的权利,若有人是仗着某些先天优势而获利,那些未承包到土地的人必然觉得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就会引起敌意,那么对不起,谁也不是没有杀伤力的。
⑨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不安全感,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
⑩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线前,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刘姥姥进荣国府,各种穷形尽相,被黛玉、妙玉等人鄙视。然而,刘姥姥家从前是阔过的,贾家以后也会败落,刘姥姥身上有贾府诸位的未来,只是当时他们看不见而已宝钗则深知明天不可知,她暗中照顾那夫人的侄女一贾家的穷亲戚邢岫烟。与其说是她心地善良,不如说她是在暗中救济那个可能的自己。
?在这个阶层不断翻滚的世间,只要还未到达终点,焉知自己不会落到社会的底层?在尚有余地时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也能被稳稳接住让自己即使坠入逆境也能被善待。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占了便宜的那一类。许多年前去参加同学会,在大家感慨这是个“拼爹”的世界时,想到我靠自己在网上写文章被出版社发现,不由深感自豪。但朋友提醒我:如果你处在连本课外书都没有的境地,就别提什么写作了———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
?我一直记得朋友的话,并常常提醒自己,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做得更好一点。有一天,我叫的外卖久等不至,于是催了一次单。不久那个外卖小哥站在楼下打电话,几乎带着哭腔说,他找不到单元门,可是那门明明就在他眼前。当我走出来,接过外卖,他立即朝电动车狂奔而去,背影崩溃到凌乱一—他实在是太赶了。此后,我对所有外卖小哥都客客气气,即使他们迟到了,也要说声“谢谢”。一次朋友聚会,外卖小哥不小心把我点的汤全洒了。朋友说,他不受点惩罚就不会长记性,但我觉得,把汤弄洒和记性无关,我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给他打差评。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茫然的,我没有振臂一呼的勇气,也没有应者云集的自信,也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有删改)
1.作者给老师写信是因为小男孩受到了怎样不公正”的对待?读第①~⑤段,请简要概括。(4分)
2.读第⑥~⑧段,请说说作者为什么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6分)
3.读第⑨~?段,请简要概括作者所说“更深层面”的“不安全感”指的是什么。(4分)
4.作者以“占了命运的便宜”为题,是为了提醒我们什么?读第?~?段,请分条表述。(6分)
(三)壶口的黄河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听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竞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威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1.第⑤段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黄河的?突出了黄河的什么特点?(5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⑥段的画线句子。(5分)
3.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4.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看中国的水,最好去黄河?(5分)
(四)冰湖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打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板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婘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一句,看着手里搽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4分)
父子俩遛网打鱼—①
—②
—③
—看到希望
2.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3.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4.文中的爹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4分)
5.读完本文,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想对爹说些什么?(4分)
参考答案
(一)
1.夹竹桃。
2.①从夹竹桃来说,不论处于何种恶劣环境,都能够呈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②从祖母来说,祖母一直极力呵护着“我”,希望“我”像夹竹桃一样好好地活下去。③从“我”来说,由夹竹桃身上受到生命的启发,同时,更充满对祖母关爱我活下去的感激、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菜来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天气的极端炎热状态,交代了夹竹桃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下文夹竹桃的出现作铺垫。(意思对即可)
4.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和母亲对邻里与亲朋欣然接收夹竹桃时的激动与喜悦,表现了祖母和母亲对夹竹桃的偏爱。(意思对即可)
5.提示:寄语,寄托希望的话语。能够围绕文章话题、参照两则材料形式仿写,主题明确,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鼓舞即可。
(二)
1.小男孩被同学孤立了(或:同学们都不和小男孩玩)
2.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常常会危害社会,成为罪犯。(或:因为这个孩子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后,有可能产生敌意,从而危害社会,走上犯罪道路)
3.担心自己遭遇逆境时得不到善待(公正的对待)。
4.答案要点:
①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那一类。②善待(体谅)处境更差(社会底层)的人。③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让社会变得更公正。
(三)
1.从听觉、视觉、触觉和内心感受来(或者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描写黄河,突出黄河水色混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的特点。建又,站具“大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流经壶口时的磅礴气势和无穷力量。赞美了黄河所象征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伟力。
要特
3.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4.因为黄河最能代表中国:它有中国人的肤色;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有中国人的自信和决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四)
1.①遭遇风雨②砸冰行船③扒冰拖船
2.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关爱儿子的成长以及对儿子的真挚的爱。
3.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的恶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封湖,进而父亲砸冰、扒冰作铺垫。4.技艺娴熟,经验丰富;机智勇敢,顽强不屈;关心孩子成长;爱孩子,为了孩子而自我牺牲。
5.示例:爹,您快上来啊!我们一起回家,明天我就去上学,好好读书,以后再也不会让您操心了。(围绕“要上学”等相关词语叙述,语言通畅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