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8 08: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温故而知新
1.秦的暴政的表现?(4点)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政权?
3.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是?(2点)
要求:看课本51页第一目“西汉的建立”,完成下列问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定都
2.西汉初年的社会经济状况。
标记问题和勾画答案。(3分钟)
1.时间:
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3.都城:长安
一、西汉建立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国


困。
原因: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
西汉的建立
为防止人民的反抗,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得天下后,刘邦曾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
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经济凋敝,社会
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2.内容:
1)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
2)鼓励生产,轻徭薄赋。
3.结果: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
(汉高祖)
“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吕后死,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文景之治”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
侈浮华。
秦始皇陵
汉文帝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民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
刘恒第五子,西汉第
六位皇帝。在西汉历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继承和发展其父
汉文帝的事业,与
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文帝时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
汉景帝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文景之治
民富国强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
来被视为封建社会
的“盛世”,史称
“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
1.内容:
1)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2)以德化民,省刑罚(废除肉刑)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汉文帝----以节俭著称)
2.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盛世局面出现的
共同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共同原因: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
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提倡节俭;获得民心;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