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 课后练习题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 课后练习题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11: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D )
A.小球的质量
B.小球的释放点到斜槽末端的竖直高度
C.运动轨迹上某点到原点的距离
D.运动轨迹上某点到原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描轨迹和测初速度v0.要测v0需求出运动时间和水平位移大小,由t=可知,求时间需要测小球的下落高度,即竖直位移.
2.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 B.质量大的先落地
C.两个石子同时落地 D.无法判断
解析:依据x=v0t,h=gt2判断,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B错误;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与水平速度无关,C正确,A、D错误.故答案为C.
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C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改变高度做实验,发现A、B仍同时落地,只能说明A球的竖直分运动与B球自由落体运动情况相同,故C项正确.
4.从水平水管中喷出的水柱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从水柱的形状我们可以想到( A )
A.由于水柱是向下弯曲的,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应该越来越大
B.由于水柱是向下弯曲的,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应该越来越小
C.尽管水柱是向下弯曲的,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应该是不变的
D.从水柱是向下弯曲的这一现象,我们无法想到什么
解析:从水平水管喷出的水柱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水柱弯曲方向向下,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在竖直方向上加速,速度应该越来越大.
5.做杂技表演的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着地.记者从侧面用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到汽车在着地前后一段时间内的3幅运动照片,如图所示.已知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汽车的长度为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分速度大小
B.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
C.从中间一幅照片可推算出照片中间的小汽车对应时刻的速度
D.从右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分速度
解析:由平抛运动的实验规律可得:小车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可以从图中读出水平方向的格数是汽车的水平位移,竖直方向由Δs=aT2可求出每段的时间间隔,从而求出水平速度,A、B正确;C项中,由匀变速运动规律v中=得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矢量合成可求出中间时刻对应的速度.而D项中,小车已落地,不再符合平抛运动规律,无法推算.
二、多项选择题
6.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斜槽末端切线是否水平、木板是否竖直
B.斜槽必须光滑
C.每次实验都要把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实验的目的是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水平和竖直分运动的规律
解析:做本实验必须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使钉有坐标纸的木板竖直,以确保小球水平飞出和正确画出坐标轴.斜槽没必要必须光滑,只要能使小球滑出的初速度相同即可,选项B错误.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可保证小球每次飞出的初速度相同.本实验的目的是描绘平抛运动轨迹,并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D错误.
7.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C )
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两球应同时落地
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两球质量没有必要相等,选项A错误;改变装置的高度,且每次都同时落地,才能说明A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C正确;本实验不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8.如图所示,方格坐标每一小格边长为10 cm,一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分别经过O、a、b三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D )
A.O点就是抛出点
B.a点速度va与水平方向成45°角
C.小球抛出速度v=1 m/s
D.小球经过a点的速度为 m/s
解析:由于O、a、b三点水平方向距离相等,说明tOa=tab,若O点为抛出点,则在竖直方向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而从题图看,竖直方向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2,所以O点不是抛出点,故A错.因O到a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所以物体经过a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肯定大于45°,故B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a=,a=g=10 m/s2,得t==0.1 s=tOa=tab.水平方向匀速运动,速度v=vx==1 m/s,故C对.小球经过a点时竖直方向分速度vay== m/s=1.5 m/s,得va== m/s,故D对.
三、非选择题
9.某同学课外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并将实验中测出的两物理量Q和S的数值填表如下,Q和S的单位相同但没有写出.(g取10 m/s2).
Q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S 0.00 0.05 0.20 0.45 0.80 1.25
(1)上表中Q表示的物理量是水平位移,S表示的物理量是竖直位移.
(2)若上表中Q和S用的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平抛物体的水平速度为2.0 m/s.
解析:(1)由Q和S的变化规律知,Q为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S为平抛物体的竖直位移.(2)由表格可知,竖直方向上平抛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Δy=0.10 m,由Δy=gT2,得T==0.10 s.水平方向上平抛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x=0.20 m,则平抛物体的水平速度为v0== m/s=2.0 m/s.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将小球做平抛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但照片上有一破损处.已知每个小方格边长10 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1)若以拍摄的第1个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则照片上破损处的小球位置坐标为x=40 cm,y=30 cm.
(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2 m/s.
解析:(1)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可知破损处的横坐标x=4L=40 cm,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知破损处的纵坐标y=3L=30 cm.
(2)在竖直方向上,根据Δy=L=gT2得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 s=0.1 s,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 m/s=2 m/s.
11.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甲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与木板间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置于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使小球运动的初速度v0为水平方向,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在木板上的C点,O′C=x,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x.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θ,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x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x2为纵坐标,cosθ为横坐标,得到如图乙所示图象,则当θ=30°时,x为0.52 m.
解析:本题是利用单摆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属实验原理的迁移应用.
(1)使小球运动到悬点正下方时,速度为水平方向,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下落高度H=h-L,满足h-L=gt2,x=v0t,由此得v0=x.
(3)由x2-cosθ图象可知,x2与cosθ的关系满足x2=acosθ+b,将(0,2.0)和(1.0,0)代入,解得a=-2.0,b=2.0.则x2与cosθ的关系为x2=-2cosθ+2.当θ=30°时,可解得x≈0.5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