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是在
?
A.
白天
B.
夜间
C.
中午
D.
全天
2.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
A.
呼吸道、肺
B.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C.
气管、支气管、肺
D.
鼻、喉、气管、肺
3.
兴趣小组测定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
B.
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变化
C.
处所用水量应为
毫升
D.
结果表明:花生仁含能量最多
4.
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分解有机物
B.
呼出二氧化碳
C.
消耗氧气
D.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
肺泡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外渗到肺泡中,诱发肺水肿。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
?
A.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B.
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C.
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D.
组织细胞内氧气的利用
6.
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肺泡数量多
C.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痰是在肺泡内形成的
7.
人体下肢骨骼肌的运动产生许多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其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时,不会经过的部位是
?
A.
肺动脉
B.
右心房
C.
下腔静脉
D.
肺静脉
8.
氧进入血液后,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需要
?
A.
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
C.
泌尿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9.
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
细胞
B.
血液
C.
肺泡
D.
气管和支气管
10.
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
,
是两种不同的气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据此图判断此血管是小静脉
B.
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C.
是氧气,
是二氧化碳
D.
是二氧化碳,
是氧气
11.
进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
?
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
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④①
12.
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
A.
植物生长需要营养
B.
植物要生长
C.
植物要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
D.
植物会释放氧气
13.
下表表示人体吸入、呼出各种气体所占比例。关于人体的呼吸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吸入气体全部是氧气
B.
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增加
C.
在肺泡处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组织细胞
14.
草履虫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
?
A.
进入细胞内的氧气
B.
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C.
体外水中的温度
D.
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
15.
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引起,患者的肺泡结构受损。雾化给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治疗肺炎的一种给药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泡受损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B.
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
C.
药物需经血液循环方可到达肺泡
D.
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
16.
有关“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选用的食物必须是容易燃烧的
B.
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
C.
能量的测定值等于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实际值
D.
为减少误差,需要做重复实验
17.
题下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A.
B.
C.
D.
18.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
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
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
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9.
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
A.
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
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
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
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细菌
20.
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
A.
温暧,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B.
气体交换的场所
C.
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D.
气体进出的通道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如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
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表示肺泡内气体交换,
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请回答:
(1)在过程
种,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种含有较
?的二氧化碳。若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请预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
(2)通过过程
,可把含氧较少的
?血变为含氧丰富
?血。
(3)氧气进入血液,后被血细胞中的
?运输。氧气由这种血细胞携带,经过程
运输到组织处,通过过程
?(填序号)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2.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
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2)在②过程中进入循环系统的气体是
?,该气体进入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
(3)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能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
?用于生命活动。
(4)由图可知,
系统是人体的
?系统
23.
据下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选填“吸气”或“呼气”)。
(2)图中
表示
?,图中
表示的是
?,图中
表示的是
?。图中
表示的是
?,图中
表示的是
?。
(3)用手下拉
,小气球
?,表示
?过程。
(4)用手上推
,小气球
?,表示
?过程。
24.
如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据图回答。
(1)图中
过程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称为
?作用,其过程是在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发生该作用的场所是
?。
(2)图中
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进行该作用的场所是
?,写出该过程的表达式:
?。
(3)图中
过程中水分由根吸收,经茎中的导管运输至地上部分,再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此生理过程称为
?作用。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呼吸作用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管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
2.
A
3.
C
【解析】兴趣小组的目的测定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而不是含有能量,故A错误;自变量是我们做实验控制的变量,而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变量,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食物种类,故B错误;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
处所用水量应为
毫升,故C正确;同样的水(
毫升)
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
。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故D错误。
4.
D
5.
A
【解析】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因此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6.
D
7.
D
8.
B
9.
A
【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
;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故选:A。
10.
C
【解析】A、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此血管是毛细血管,不是静脉,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此血管是毛细血管,不是动脉,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为氧气,
为二氧化碳气体,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为氧气,
为二氧化碳气体,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11.
C
12.
C
【解析】植物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与植物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植物要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
13.
A
【解析】A、由表格可知人体吸入的气体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A错误。
B、由上表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增加了,B正确。
C、外界气体进入肺后,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C正确。
D、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称为呼吸作用,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组织细胞,D正确。
14.
D
【解析】呼吸作用实质是,吸入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用来维持体温,一部分用于维持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具有一般动物细胞所具有的细胞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各一个)、线粒体等。又具有普通细胞所没有的结构:纤毛、口沟、食物泡、伸缩泡、胞肛、收集管。它是一个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动物,所有生命活动就在一个细胞内进行。当然,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也是其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所产生的。
选项A、进入细胞内的氧气。进入细胞内的氧气,只有在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时,有机物中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氧气本身不会释放能量。
选项B、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是氧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来的,本身不含有能量,所以不能为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选项C、体外水的温度。草履虫生活在水中,水中不含能量,故不能为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的温度,只能为草履虫提供一个适宜或不适宜的生活环境。
15.
C
16.
C
17.
D
18.
C
【解析】AB、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富有弹性,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B正确;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肺泡内的氧所减少,C错误;
D、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气体从肺内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D正确;
故选:C。
19.
D
20.
B
第二部分
21.
(1)
多;变浑浊
??????(2)
静脉;动脉
??????(3)
红细胞;
22.
(1)
小肠
??????(2)
氧气;左心房
??????(3)
能量
??????(4)
泌尿
23.
(1)
吸气
??????(2)
气管;支气管;肺;胸廓;膈肌
??????(3)
膨胀(变大);吸气
??????(4)
萎缩(变小);呼气
24.
(1)
呼吸;线粒体
【解析】图中,过程
表示植物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是植物体始终进行的生命活动。
??????(2)
光;叶绿体;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可知在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进行该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
蒸腾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
被植物体利用,
以上的水都通过
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第3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