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检测11.1走进微观(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检测11.1走进微观(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16: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走进微观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C.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
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2.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B.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间无间隙
3.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
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
A.



B.



C.



D.



4.
有①质子、②原子核、③电子、④原子、⑤分子,它们从大到小的排列是
?
A.
⑤④③②①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④②①③
D.
①②③④⑤
5.
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
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
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C.
水分子之间有斥力
D.
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
关于科学家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B.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旋转
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7.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中微子振荡的两位科学家。中微子是一种比电子还小的基本粒子。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
?
A.
质子
B.
中微子
C.
原子
D.
中子
8.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该实验说明了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分子无规则运动
9.
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D.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10.


日,俄罗斯“福布斯
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
A.
电子
B.
电子
C.
中子
D.
质子
11.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2.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
质子
原子
电子
B.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C.
电子
质子
分子
D.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13.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原子、原子核、夸克、质子
B.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
质子、夸克、原子核、原子
14.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主要说明了
?
A.
大气存在着压力
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5.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在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病毒、原子、原子核、电子
B.
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
C.
原子、原子核、夸克、质子
D.
质子、夸克、原子核、原子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42分)
16.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电子的发现说明
?
是可分的,原子是由
?

?组成的,原子核由
?

?组成,而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被称为
?的粒子组成。
17.
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
?,其原因是
?。
18.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人们通常以
?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19.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虽然原子的绝大部分空间是被
?所占,但它的质量却几乎全部集中在
?上。
20.
如图为某城镇的供水系统简图,供水系统将蓄水的水塔建在山顶的主要目的是:
?。
21.
一切物质都是由
?
组成的,其直径尺寸的数量级约为
?
。把
的水和
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于
,说明分子间有
?。
22.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电子和
?组成。而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被称为
?粒子组成。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BC正确,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D错误。
2.
A
【解析】正常情况下,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
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之间的斥力变大,所以很难被压缩。
3.
D
【解析】1808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
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
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
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所以D正确。
4.
C
【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电子非常小。原子核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
5.
C
6.
C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很小,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7.
B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中微子是一种比电子还小的基本粒子,因此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尺寸由小到大排列是:中微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原子
分子,故最小的微粒是中微子。
8.
A
9.
C
【解析】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原子核集中了所有正电荷及大部分质量,即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及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还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粒子,电子绕核运动,而质子和中子不做绕核运动,故A错,B错,C对;电子体积很小,人仅凭肉眼是无法看到的,故D错。
10.
C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
11.
C
12.
C
13.
B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原子是最大的,接着是原子核、质子,最小的是夸克。
14.
B
【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15.
A
第二部分
16.
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解析】(1)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与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3)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
17.
大;水分子与玻璃分子间有吸引力
18.
【解析】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由更小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这些微粒的体积非常小,人们通常以
为单位来量度这些微粒。
19.
电子;原子核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难度较小。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电子在核外"很大"的空间里绕核做高速运动;原子核的体积尽管非常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
20.
由于水越深处压强越大,水塔建在山顶,使得山脚下小镇配水系统水压足够大,足以维持供水或地区消防系统所需水压
21.
分子;;间隙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无法直接被人类的肉眼观察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等工具才可以观察,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
;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把
的水和
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

22.
原子核;夸克
第2页(共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