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16: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看不见的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树叶飘落
D.
冬天,雪花纷飞
2.
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漫天飞舞的雪花
B.
擦黑板时能看到粉笔灰漫天飞舞
C.
扫地时,教室内尘土飞扬
D.
酒精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
3.
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
B.
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
C.
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
D.
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
4.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尘土飞扬
B.
茶香四溢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5.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B.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飘落
C.
酒香不怕巷子深
D.
土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痕迹
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荷花飘香
B.
柳枝摇曳
C.
落叶飞舞
D.
瑞雪飘飘
7.
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
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这种通过其效应对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例中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
?
A.
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
B.
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C.
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D.
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保持质量不变
8.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
A.
有引力
B.
有斥力
C.
有间隙
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
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
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
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
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10.
图中所示的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公园花香四溢
B.
山间大雾弥漫
C.
公路尘士飞扬
D.
湖面柳絮飞舞
11.
下列不属扩散现象的是
?
A.
深圳湾公园散步,闻到植物的芳香
B.
放学回家,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
C.
漂浮在空气中的雾霾
D.
用盐腌制泡菜,菜变咸了
12.
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
D.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3.
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
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14.
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月球绕着地球转
B.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
空气的流动
D.
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15.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
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6.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会对市区环境进行监测,并对地区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时更新的合肥
指数为
,空气质量优。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的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沉降到地面。
在空气中的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17.
如图所示,在气体扩散的实验中,玻璃板
?(填“上面”或“下面”)的瓶子装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空气,在抽掉玻璃板后能够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
18.
由于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对容器的器壁不断撞击,形成了气体对器壁的持续压力,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强。
①若要增大密闭容器内部的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可以采取的方式是
?。
②采用这种方式的依据是
?。
19.
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
?。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的玻璃管。该实验的结果说明了
?。
20.
反映构成物体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炒菜和腌菜时都要加入适量的盐,但炒菜要比腌菜咸得快,说明
?。
21.
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
日后,如图乙,这是
?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
22.
不同物体接触时,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它表明
?。分子的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
?,分子的运动就越激烈,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
?。
23.
汽车如果维护不好,就会有机油进入气缸内燃烧,其表现是尾气排放有冒蓝烟现象,同时也会产生一股刺鼻的机油气味,其中闻到机油气味是
?
现象。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8分)
24.
作为文明公民,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D
3.
C
【解析】小小秤砣压千斤,是利用杠杆的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进行称量的,所以此时杆秤不是等臂杠杆,故A错误;
摘不到的是镜中花,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花的香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
化雪冷,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使气温降低,故D错误。
4.
B
【解析】ACD.尘土飞扬、树叶纷飞、瑞雪飘飘这三句所描述的都是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B.茶香四溢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
C
【解析】下雪时,漫天飞舞的雪花,是雪花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这是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酒香分子在不停的左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符合题意;
土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土的痕迹,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6.
A
7.
A
8.
D
【解析】“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说明酒精分子可以从深巷中运动出来,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
D。
9.
A
【解析】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
10.
A
【解析】公园里花香四溢,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形式,故A正确;
大雾、尘土、柳絮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物体都不属于分子,属于宏观世界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BCD错误。
11.
C
【解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公园散步能闻到植物的芳香,是花粉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放学回家,能闻到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是饭菜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雾霾是空气中的固态悬浮颗粒聚集形成的,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用盐腌制泡菜,菜变咸了,是盐分子扩散到蔬菜分子之间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12.
D
【解析】“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出的,所以A说法错误;
以“乘客”为参照物,“乘客”和“轻舟”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故“轻舟”是静止的,所以B说法错误;
“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C说法错误;
“花气袭人”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所以D说法正确。
13.
A
【解析】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本身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扩散就越快;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14.
D
15.
C
【解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所以A错误,C正确;
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小,故B错;
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错误,分子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是分子团,故D错。
第二部分
16.
不属于
17.
下面
【解析】为了排除气体密度的影响,所以应把密度较小的气体放在上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空气应在上面,二氧化氮应在下面.
18.
加热(升高容器内气体温度);容器内气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机会越多
19.
水;小;分子间有间隙
【解析】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水,目的是便于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选取内径较小的玻璃管。
该实验结果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20.
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运动论来看,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炒菜和腌菜时都要加入适量的盐,但炒菜要比腌菜咸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1.
扩散;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在量筒里装入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变模糊了,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高;分子热运动
23.
扩散
第三部分
24.
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食品的气味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影响到周围的人,所以文明公民,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
第3页(共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