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1走进微观(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1走进微观(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16:4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走进微观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
A.
一杯大豆磨成大豆粉后体积不满一杯
B.
半杯芝麻和半杯大豆混合后体积小于一杯
C.
在盛满水的杯中慢慢加入一匙盐,水不溢出
D.
海绵被压缩,体积会变小
2.
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3.
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空间尺度大小各异,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尺度最小的是
?
A.
原子
B.
电子
C.
分子
D.
纳米颗粒
4.

的水与
的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5.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诗词、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俗语蕴含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平面镜成像特点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四两拨千斤——省力杠杆
D.
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
6.
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
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B.
水分子、氢原子、夸克、质子
C.
水分子、夸克、氢原子、质子
D.
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7.
如下图所示,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是气态
B.
乙是气态
C.
丙是气态
D.
甲是固态
8.
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
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
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9.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汤姆生发现了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夸克
10.
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是气态
B.
乙是气态
C.
丙是气态
D.
甲是固态
11.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B.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C.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D.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12.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B.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C.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D.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13.
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
它含有几个分子
C.
它是一个分子
D.
它是由很多分子构成的
14.
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
A.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B.
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C.
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
D.
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15.
下列各种物质微粒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
B.
电子
C.
原子
D.
分子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42分)
16.

的酒精与
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
?。
17.
请根据下表所示的多数物质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及其他的宏观特征完成下表.
18.
将体积分别为

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
?
,(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
19.
请将分子、电子、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2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

,横截面积均为

的底面向上凸起,
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
的水,则
对桌面的压强为
?

对桌面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对桌面的压强。若

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

,则
?(填“”、“
’’或“”)。
21.
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微观世界尺度图中。
?,
?,
?。
22.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
年,著名物理学家
?在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
?电的原子核和带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2)以氢原子为例,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
?(甲、乙、丙、丁)。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A
【解析】水在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水比较难以被压缩。
3.
B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因此此题中最小的是电子
4.
A
5.
B
6.
A
【解析】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由上述分析可知,水分子是最大的,接着是氢原子、质子,最小的是夸克。
7.
C
8.
D
9.
A
10.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对应的分子排布,难度较小。固体分子排列规则,周围空间较小,并且有相互作用力的发生;液体的分子可以移动,排列不规则,由于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彼此约束;气体分子几乎不受分子间作用力的约束。所以甲为液态,乙为固态,丙为气态。因此正确选项为
C。
11.
C
12.
B
【解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应为:
原子、原子核、质子。
故选B。
13.
D
14.
D
【解析】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挂一个或两个钩码时,改变的是对铅柱的拉力大小,可以探究两铅柱之间的引力大小,故AB错误;
铅柱略错开时,改变了铅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探究引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故C错误;
将两个粘在一起的铅柱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开,可以表明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使两铅柱粘在一起的,故D正确。
15.
A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它们的尺度都非常小,在所给微粒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物体,因此在所给微粒中它的尺度最大。
第二部分
16.
小于,空隙
【解析】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
17.
18.
,间隙。
【解析】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分子间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
19.
分子;质子;电子
【解析】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可知,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电子非常小,远小于质子。故三者中分子最大,质子其次,电子最小。
20.
;大于;
【解析】(1)
装有水
,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那么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

的质量忽略不计,而所装水量相同,因此它们对于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水的重力,即

因为
的底面向上凸起,
的底面为平面,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关系为:;

得:。
(3)两容器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装水量相同,由于
的容器底向上凸出,所以
容器内的液面高度要大于
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即:;取两容器同一高度
处的两点,则这两点分别距

的液面高度为:,;显然,。


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

,则

因为
,所以

21.
病毒;分子;质子
【解析】病毒的大小是来
度量的;
分子的大小是以
来度量的;
质子的大小是
来度量的。
22.
(1)分子;卢瑟福;正;负;(2)丙
【解析】(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
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
粒子
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是由处于核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的。
(2)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故丙正确。
第6页(共9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