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16:5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看不见的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傍晚,小民到江边游玩。堤坝上百花绽放、花香四溢,江上波光粼粼、渔舟唱晚。小民联想起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判断,他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堤坝上花香四溢,这是扩散现象
B.
江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
渔船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
江上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细雨濛濛
B.
桂花飘香
C.
雪花飞舞
D.
树叶飘落
3.
如图所示,
瓶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与另一只装满空气的
瓶,口对口放置,中间用一玻璃片隔开,当抽掉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将看到装满空气的
瓶内跑进了二氧化氮的气体,这是因为
?
A.
地球的吸引,使得二氧化氮气体运动到装空气的
瓶中
B.
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
C.
两种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D.
两种气体在进行着扩散
4.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B.
寒冬中雪花飞舞
C.
扫地时尘土飞扬
D.
花开时香气扑鼻
5.
以下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丹桂飘香
B.
浓烟滚滚
C.
落英缤纷
D.
大雾弥漫
6.
下列各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柳絮飞舞
B.
花香袭人
C.
灰尘飞扬
D.
雪花飘飘
7.
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这种通过其效应对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例中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
?
A.
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
B.
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C.
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D.
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保持质量不变
8.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
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
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
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中发生扩散现象
B.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
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无关
10.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
A.
雪花纷飞
B.
树叶飘落
C.
花香扑鼻
D.
水波荡漾
11.
下列情景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铁锅放久了会生锈
B.
脏水中有很多细菌在运动
C.
酒精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
D.
在室内扫地时,能看到灰尘飞扬
12.
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青山为参照的
B.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调来判别的
C.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3.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
发生扩散现象时,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14.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清晨湖面上雾气腾腾
B.
百花绽放时花香四溢
C.
汽车驶过后尘土飞扬
D.
寒冬腊月里大雪纷飞
15.
如图中,上瓶内装有室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关于这种现象,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慢
B.
若温度低于
,这个现象就消失
C.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6.
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小明分别在两杯水中滴入一滴相同的红墨水,如图所示,观察两杯水变色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17.
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甲杯装有常温下水温
的水,乙杯装有水温
的热水。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说明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
18.
如图所示,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一段时间,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最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个现象说明
?。
19.
如图所示,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调玻璃板之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20.
在热、冷水中同时各滴入一滴蓝黑水,静置片刻后杯中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21.
日本发生大地震后,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说明大量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
?。
22.
把花露水洒在地面上,一会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当天气温越高,这一现象发生所需的时间越
?,说明
?。
23.
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内就会充满烟味,这是一种
?现象,它表明了
?。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8分)
24.
使用酒精湿巾擦手时,人们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请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B
【解析】A、细雨濛濛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桂花飘香,是芳香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B正确;
C、雪花飞舞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树叶飘落是落叶做机械运动,故D错误。
3.
D
4.
D
5.
A
【解析】桂花飘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
浓烟滚滚是固体颗粒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落英缤纷,花瓣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雾是粘有小水滴的固态灰尘颗粒,其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6.
B
7.
A
【解析】题干所描绘的物理方法,通过其效应对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
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该过程有实验、有推理,用到的是实验推理法,故B不符合题意;
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题意。
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保持质量不变,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8.
D
【解析】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
B、液体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故B错误。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大气压作用结果,故C错误。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9.
B
10.
C
11.
C
12.
C
13.
C
14.
B
15.
D
【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颜色变化越快,故A错误;
B.温度越低,扩散越慢,不会消失,故B错误;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第二部分
16.
温度
17.
温度(其他写法合理均可)
18.
(液体)分子在永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9.
上面的瓶子中的气体也变成红棕色;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
温度
21.
扩散;热运动
22.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3.
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三部分
24.
用酒精湿巾擦手时,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酒精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所以我们会闻到酒精气味。(或扩散现象、酒精分子扩散到空气中)
第6页(共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