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化学人教必修一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化学人教必修一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18: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化学人教必修一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
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
B.地壳中硅元素比碳元素含量多
C.自然界里碳元素化合物比硅元素化合物种类多
D.碳和硅的氧化物都是分子晶体
【答案】D
2、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
②硅、碳原子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故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类似
③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是两性氧化物
④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胶状沉淀生成,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 ①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正确;②二氧化硅是由硅、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故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不同,错误;③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四氟化硅不是盐,故二氧化硅不是两性氧化物,错误;④碳酸酸性强于硅酸,依据强酸制备弱酸原理,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胶状沉淀硅酸生成,正确。
答案 A
3、下列关于水玻璃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既不燃烧也不受腐蚀
B.在建筑工业上可以作黏合剂、耐酸水泥掺料
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蚀性能且不易燃烧
D.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答案】D [Na2SiO3的水溶液叫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通常用作耐火材料,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所以在空气中易变质生成硅酸: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故D不正确。]
4、右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H2SO4溶液 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NaBr溶液
规律 通过实验要能分析出反应的本质,利用反应的实质处理有关问题。
【答案】B [当开关B打开时,干燥Cl2直接进入试管C,布条不褪色;当开关B关闭时,Cl2先进入D瓶,由于C、D两选项中的物质均可与Cl2反应,Cl2不会进入试管C;A项中浓H2SO4具有吸水性,进入试管C的Cl2仍然是干燥的,布条不褪色;饱和NaCl溶液不与Cl2反应,而Cl2会带出溶液中的部分水,潮湿的Cl2使布条褪色。]
5、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
A.焰色反应是黄色
B.溶液有咸味
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D [要证明含有Na+,则焰色反应为黄色;要证明含有Cl-,则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
6、二氧化硫能使下列溶液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是(  )
A.氯水 B.溴水
C.品红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答案】C
7、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SO2的排放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答案】A
8、用一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的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
A.0.045 mol·L-1 B.1 mol·L-1
C.0.029 mol·L-1 D.不能确定
解析:本题以氨气的喷泉实验为切入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假设烧瓶的容积为1 L,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溶液的体积为1 L,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即0.045 mol·L-1。
答案:A
9、关于浓硫酸与Cu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B.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在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D.每1 mol铜参加反应就有2 mol浓硫酸被还原,同时生成2 mol SO2
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每2 mol H2SO4参加反应只有1 mol H2SO4被还原,因此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C
10、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的物质的量最多。
答案:C
*11、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跟SiO2反应的物质是(  )
①NaHCO3溶液 ②浓硫酸 ③NaOH溶液 ④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Si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同时二者均具有弱氧化性,一定条件下能与单质碳反应;但二者均不与NaHCO3、浓硫酸发生反应。
答案 D
*12、下列对晶体硅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似
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它的提炼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D.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导电
【答案】A [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所以物理性质相似;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但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使用;晶体硅是一种非金属单质,虽然它具有金属光泽。]
二、非选择题
1、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Cl、K2CO3 KNO3
(2)Ag++Cl-===AgCl↓,2Ag++CO===Ag2CO3↓,Ag2CO3+2H+===2Ag++H2O+CO2↑
解析 由②产生白色沉淀知,可能含有K2CO3和KCl中的一种或两种;由③沉淀量减少且有气泡生成知,一定含有K2CO3;又由沉淀不完全消失可知,一定含有KCl。
2、下图甲是学过的验证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①先关闭弹簧夹    ,再打开弹簧夹    ,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
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使之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如何操作?
??
  。?
解析:(1)三装置中发生的都是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2NCu2++2NO2↑+2H2O。(2)乙装置有尾气吸收装置而甲装置没有,所以,乙比甲环保;并且,甲中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不能控制(直到反应完毕为止),而乙装置可通过提拉铜丝来控制铜丝与浓硝酸接触与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3)②此问是仿照使密闭容器中NH3与水接触形成喷泉的操作方法而设立的,也可使用原来的方法完成此操作: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焐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②。
答案:(1)Cu+4H++2NCu2++2NO2↑+2H2O
(2)①可以控制反应进行;②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①c a、b ②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焐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②(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