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18: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2CO3+2HCl===2NaCl+CO2↑+H2O
B.
CaO+H2O===Ca(OH)2
C.
CaCO3CaO+CO2↑
D.
2CO+O22CO2
2.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
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
B.
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
mol
C.
每消耗1
mol
MnO2,表现还原作用的HCl为4
mol
D.
Cl2是氧化产物
3.科学家曾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他们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上述镊子的臂长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4.欲配制下列四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
A.、、Al3+、Cl﹣
B.
Na+、Fe3+、OH﹣、
C.、K+、、Na+
D.
Ca2+、Mg2+、、
5.卫生部发出公告,自2012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2)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CaO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
B.
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
CaO2与水反应时,每产生1
mol
O2转移电子4
mol
D.
Ca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O2===2CaCO3+O2
6.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根据其类别推测二氧化硫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与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
B.
与足量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水
C.
与盐酸反应
D.
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B.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只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C.
Zn和稀硫酸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没有单质参加也没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饱和食盐水属于混合物
B.
碳酸钠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
C.
胆矾属于混合物
D.
纯净物一般可分成单质和化合物两类
9.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氢氧化钠 ⑤液态氧 ⑥氯酸钾
A.
碱——①④
B.
纯净物——③④⑤
C.
盐——①⑥
D.
混合物——②⑤
10.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
矿泉水
B.
生理盐水
C.
豆浆
D.
白酒
11.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OH)2===Ca2++2(OH-)
B.
FeCl3===Fe2++3Cl-
C.
H2SO4===H++
D.
Fe2(SO4)3===2Fe3++3
12.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铜丝
B.
熔融的MgCl2
C.
NaCl溶液
D.
蔗糖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
氧化钙、澄清的泉水
B.
氢氧化钾、含铜质量分数为80%的氧化铜
C.
澄清的石灰水、粗盐
D.
红磷、空气
14.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
B.
HCl、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
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
D.
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下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3)已知:CO2+Ca(OH)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在(2)题图中,电解质溶液为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则:
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17.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18. 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2种离子:Al3+、Cl-、Na+、K+、NO、OH-、Fe2+、AlO、CO、NH、SO、H+。
(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①的结论和实验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2)根据(1)中的实验回答:
NO存在于__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存在于__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1)中的实验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__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21.用KMnO4氧化盐酸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
计算
(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
(3)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4HCl(浓)MnCl2+
Cl2↑+
2H2O
(1)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如有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ClO-与物质的量之比为
1∶1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沉淀
C.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24.下列物质中:①NaNO3固体、②熔融KCl、③液氨、④石墨、⑤氯化氢、⑥盐酸、⑦蔗糖。其中:
(1)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判断反应中各物质所含元素在反应前后的价态可知,D项中的反应有化合价的升降。
2.【答案】C
【解析】由可知MnO2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MnCl2是还原产物,HCl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Cl2是氧化产物,A对、D对;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
mol,B对;每消耗1
mol
MnO2,参加反应的HCl为4
mol,表现还原作用的HCl为2
mol,另外2
mol
HCl表现酸性生成MnCl2,C错。
3.【答案】C
【解析】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上述钠米级镊子臂长(7
nm在1~100
nm之间)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4.【答案】A
【解析】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等有色离子的存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l3+、Cl-之间不反应,且均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A正确;
Fe3+为有色离子,OH﹣与Fe3+、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C错误;
Ca2+、Mg2+、H+与反应,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5.【答案】C
【解析】2CaO2+2H2O===2Ca(OH)2+O2↑反应中Ca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元素从-1价变为0价,产生1
mol
O2转移电子2
mol。故C不正确。
6.【答案】C
【解析】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还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7.【答案】C
【解析】如高锰酸根离子,Mn元素化合价为最高价态,体现强氧化性,A错误;如化合物中同时含最低价,则也有还原性,如水,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B错误;锌和稀硫酸反应为锌和氢离子的反应,Zn和H元素化合价变化,既属于离子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硝酸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NO,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D错误。
8.【答案】C
【解析】胆矾(CuSO4·5H2O)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9.【答案】C
【解析】单质(液态氧)、碱(氢氧化钠)、盐(纯碱和氯酸钾)都是纯净物;食盐水和石灰水都是混合物。
10.【答案】C
【解析】矿泉水、生理盐水、白酒是溶液,豆浆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属于胶体。
11.【答案】D
【解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求:电离方程式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离子符号;原子团不可拆分;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离子所带电荷代数和相等。A中OH-不应加括号;B中应为Fe3+;C中应为2H+。
12.【答案】B
【解析】铜丝能导电,但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熔融的氯化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氯化镁是能导电的电解质,B正确;氯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错误;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都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导电,是非电解质,D错误。
13.【答案】A
【解析】氧化钙和氢氧化钾属于化合物;红磷属于单质;澄清的泉水(含有盐类等物质)、粗盐、澄清石灰水、空气等都是混合物;含铜质量分数80%的氧化铜为纯净物。
14.【答案】C
【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一定有单质生成。
15.【答案】B
【解析】 A中CaCO3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是碳酸的碱式盐,三者都属于碳酸盐;B中纯碱属于盐类;C中蓝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干冰是固态CO2,二者都属于化合物;D中,Ba(OH)2+Na2CO3===BaCO3↓+2NaOH,可一步转化生成NaOH。
16.【答案】 (1)⑤⑥⑦⑧ (2)D (3)D
【解析】 (1)氯化钠、氢氧化钠晶体虽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两者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实为水合离子),所以二者的水溶液能导电;蔗糖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也不导电。
(2)溶液能否导电,取决于溶液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导电性强弱则由离子浓度大小及所带电荷数多少等因素决定。D选项中,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几乎没有离子,继续滴加Ba(OH)2溶液,Ba(OH)2过量,溶液中Ba2+、OH-数目增多;石灰乳中Ca(OH)2溶解度小,加稀盐酸生成了可溶性的CaCl2,导电能力增强。
(3)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所以选D。
17.【答案】 (1)纯净物 Fe2O3+
6HCl===2FeCl3+
3H2O (2)Fe3++
3OH-===Fe(OH)3↓ (3)红褐 (4)乙
【解析】 (1)Fe2O3固体(红棕色)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氯化铁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同时生成NaCl,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3)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4)甲烧杯中液体为溶液、乙烧杯中液体为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乙产生丁达尔效应。
18.【答案】 (1)①N溶液中不含CO、SO(或M溶液中一定含有CO、SO)
②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
(2)M N溶液中含有H+、Fe2+、Al3+、NH、K+,由于N溶液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O
N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l-存在于N溶液中
(3)OH-、AlO、CO、SO、Na+、NO
【解析】 少量N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N溶液中不含CO、SO,那么M溶液中一定含有CO、SO。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证明含有Na+,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说明M中不含K+;用pH试纸检测M溶液,pH试纸呈蓝色,说明M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那么N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lO不可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Al3+、Fe2+、NH不可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所以判断M溶液中有OH-、AlO、CO、SO、Na+,N溶液中含有H+、Fe2+、Al3+、NH、K+。由于N溶液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O;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l-存在于N溶液中。
19.【答案】(1)4∶1 (2)42
g
【解析】从反应方程式可知3
mol
Cu被氧化时,参加反应的HNO3为8
mol,但其中只有2
mol
HNO3得到电子被还原(从化合价分析可以判断),因此3
mol
Cu还原2
mol
HNO3,即应按3Cu~2HNO3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
n(Cu)==1
mol,
3Cu―→2HNO3
3
mol 2
mol
1
mol mol
m(HNO3)=63
g·mol-1×mol=42
g。
20.【答案】
【解析】
21.【答案】(1)8
mol
(2)5
mol
(3)
【解析】(1)56
L
Cl2在标况下的物质的量为n===2.5
mol,则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2.5
mol×=8
mol。
(2)反应中16
mol
HCl只有8
mol被氧化,即被氧化的HCl占总的HCl物质的量,所以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5
mol。
(3)2KMnO4+16HCl═2MnCl2+5Cl2↑+8H2O+2KCl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反应转移10e﹣,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22.【答案】(1)
(2)2
mol
2NA或1.204×1024
(3)4Cl2+8NaOH===6NaCl+NaClO3+NaClO+4H2O
(4)Cl-+ClO-+2H+===Cl2↑+H2O
【解析】(1)中,HCl作还原剂,失去电子,MnO2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单线桥法是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的一种方法,该反应中Mn从+4降低到+2,得到两个电子,答案为。
(2)4
mol
HCl参加反应,但是Cl元素化合价只有一半升高,也即2
mol
HCl做还原剂,被氧化为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即2NA或1.204×1024。
(3)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失电子数等于得电子数及有化合价升高就有化合价降低的原理可知,Cl元素的另一种产物为NaCl,从而可写出:4Cl2+8NaOH===6NaCl+NaClO3+NaClO+4H2O。
(4)Cl-有还原性、ClO-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产Cl2:Cl-+ClO-+2H+===Cl2↑+H2O。
23.【答案】(1)
Ba2++2OH-++2H+===BaSO4↓+2H2O (2)A
【解析】(1)将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Ba2++2OH-+2H++===BaSO4↓+2H2O。(2)A中的离子反应:
Ba2++2OH-+2H++===BaSO4↓+2H2O,B、C的离子反应:
Ba2++OH-+H++===BaSO4↓+H2O。
24.【答案】(1)①②⑤
(2)④⑥
【解析】①NaNO3固体不能导电,是电解质;
②熔融KCl能导电,是电解质;
③液氨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④石墨是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氯化氢不能导电,是电解质;
⑥盐酸是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蔗糖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1)是电解质的是①②⑤。
(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