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18:3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从实验学化学》检测题
一、单选题
1.5
L
1
mol/L
NaCl溶液与2
L
1
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A.5:2
B.1:1
C.2:5
D.1:5
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存放
C.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3.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基本表述正确的是
A.12g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B.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微粒数目和微粒大小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阿质量
D.1mol/L
NaCl溶液表示1L水中含有1mol
NaCl
4.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若将样品和砝码放在托盘天平上的位置颠倒,平衡时托盘上的砝码质量为10克,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此样品的质量为(

A.10.5g
B.10.0g
C.11g
D.9.5g
5.右图是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
B.稀释该硫酸时应把水倒入硫酸中,边倒边搅拌
C.50
mL该H2SO4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
D.标准状况下2.7
g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得到H23.36
L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先验纯
C.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先检漏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少量SO2通入氨水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O3-将SO2氧化生成了硫酸钡
B.“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C.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杂质,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并加热
D.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8.下列实验方法及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来鉴别NH4Cl和KCl
B.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来鉴别NH4Cl和NH4NO3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NO3
9.9.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6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0.37
mol
B.0.63mol
C.2
mol
D.1.5mol
10.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9
g
Na2O2所含的离子数为0.15
NA
B.标准状况下,每有22.4
L
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的数目为NA
C.20
g
氖气中所含分子的数目为0.5
NA
D.0.2
mol
CO2与足量的
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NA
11.碘单质的制备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煮沸”操作有利于I-的充分溶解
B.萃取分液后,取上层溶液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粗碘
C.氧化的步骤中发生的反应: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萃取液的处理是:下层液体经旋塞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氢原子数为2NA个

0.1mol·L-1
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个

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个

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2NA个

常温下,100mL
1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A个

1
mol
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个
⑦0.2NA个CH4分子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A.①④⑤⑥
B.②⑤⑥⑦
C.①③⑤⑥
D.①③⑤⑦
13.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尚未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9.5,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马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A.VmL
B.mL
C.mL
D.无法判断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7g甲基(-14CH3)中所含中子数为9NA
B.常温下,60gSiO2分子中含有Si-O极性键的数目为2
NA
C.叠氮化铵(NH4N3)可发生爆炸反应:NH4N3=2N2+2H2,则每收集标况下89.6L气体转移电子数为4
NA
D.向100mL
1mol/L的Fe(NO3)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HI溶液,转移电子数为0.1
NA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铝的密度为2.7
g/cm3,则1个Al原子的体积为(10/NA
)cm3
B.25℃、101KPa下,16
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电子数为8NA
C.25℃、101KPa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D.0℃、101KPa下,等体积的CH4和CCl4中含C原子数相等
二、实验题
16.18.0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mol·L-1的稀硫
酸100
ml,实验操作如下:
(1)计算并用量筒量取
ml的18.0
mol·L-1的浓硫酸;
(2)将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
的烧杯中;
(3)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___________;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5)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保存。
试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定容时俯视读数
③容量瓶使用前有少许水残留
17.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又称摩尔盐,难溶于乙醇,常用于定量分析。某实验小组利用工业废铁屑制取摩尔盐,并测定其纯度,工艺流程图如下。
已知:硫酸铵、FeSO4·7H2O、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1)碱洗的目的是_________。
(2)反应1温度需控制在70~75℃,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反应2中常用3
mol·L-1的硫酸调节溶液的pH为1~2,其目的是_______。
(4)请补充完整由反应2所得溶液获得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过滤、用乙醇洗涤、低温干燥。
(5)为测定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晶体纯度,做了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0.4000g上述硫酸亚铁铵晶体置于锥形瓶中溶解,加适量稀硫酸酸化,用0.0100
mol·L-1
标准KMnO4溶液滴定,当MnO恰好完全被还原为Mn2+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②上述样品中(NH4)2SO4·FeSO4·6H2O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③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下列措施能进一步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有_____(填字母)。
A.适当增加称量样品的质量
B.用盐酸替代H2SO4溶液
C.用酚酞做指示剂
D.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地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②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3)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溶液。
四、计算题
19.从1
L
2
mol/L
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
(1)计算取出的100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
(2)含NaOH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3)若将取出的这100
mL
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
20.现有0.5L某泉水样品,其中含有Ca2+0.02g,请计算:
(1)该泉水样品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
(2)为使该泉水样品中所含的Ca2+全部沉淀,至少应加入Na2C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
21.将40g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溶于200ml盐酸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气体。试计算:
(1)大理石中CaCO3的百分含量。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A
6.B
7.B
8.C
9.C
10.A
11.B
12.C
13.A
14.C
15.D
16.(1)
11.1
(2)
浓硫酸


(3)
100mL容量瓶
(6)①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17.除去油污
水浴加热
抑制水解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黄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
98.0%
AD
18.BaSO4
BaCO3
Ag++Cl-=AgCl↓
除去过量的Ba(NO3)2和AgNO3
Na2CO3
HNO3
19.2
mol/L
8
g
0.4
mol/L
20.0.001
mol/L
0.0005mol
21.(1)75%
(2)3mol
?L-1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