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能导电,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H2O2易分解是因为H2O2分子间作用力弱
C.醋酸溶于水的过程,有共价键的破坏
D.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2.对于H3O+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原子采用SP2杂化
B.O原子采用SP3杂化
C.离子中不存在配位键
D.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3.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SO2易溶于水只是因为相似相溶原理
B.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H3PO4分子中P原子采取sp3杂化
D.由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中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
4.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若分子中有一个F原子被CF3取代,则会变成温室气体SF5—C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六氟化硫分子是极性分子
B.六氟化硫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SF5—CF3分子中C只形成σ键
D.SF5—C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5.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不反应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6.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及经验,判断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的极性大小排序:CH4
<
HBr
<
HCl
<
HF
B.原子半径大小排序:O
<
S
<
Na
<
K
C.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序:F
>
O
>
N
>
C
D.电负性排序:F
>
Cl
>
S
>
Se
7.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B.乳酸[CH3CH(OH)COOH]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
C.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只有过渡金属才能形成配合物
D.已知酸性:H3PO4>HClO,是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而HClO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0
8.下列过程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HCl气体溶于水
B.液氯汽化
C.氯化镁受热熔化
D.二氧化硅受热熔化
9.以下微粒含配位键的是(
)
①N2H5+ ②CH4③OH-④NH4+ ⑤Fe(CO)3
⑥Fe(SCN)3
⑦H3O+⑧[Ag(NH3)2]OH
A.①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⑦⑧
C.①③④⑤⑥⑦
D.全部
10.下列各组物质中,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是(
)
A.CH4
B.NH3
C.C2H2
D.CO2
11.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D.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12.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
)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不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13.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π键的组合是(
)
①H2O
②CO2
③H—C≡N
④NH3
⑤N2
⑥CH4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A.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B.含1
molH3BO3的晶体中有3
mol氢键
C.分子中B、O最外层均为8e-稳定结构
D.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sp2,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14.下列粒子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CH4和NH3
B.N2和CO
C.HCl和H2O
D
NH2-和H3O+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紫色褪去说明乙烯有还原性
B.只用水无法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C.乙醇、乙酸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D.乙醇、乙酸的沸点比C2H6、C2H4的沸点高
二、实验题
16.四碘化锡是一种橙红色结晶,熔点为144.5℃,沸点为364℃,不溶于冷水,溶于醇、苯、氯仿等,遇水易水解,常用作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制备四碘化锡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碎锡箔和稍过量的I2,再加入30mL冰醋酸和30mL醋酸酐[(CH3CO)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组装好后用煤气灯加热至沸腾约1~1.5h,至反应完成;
步骤2:冷却结晶,过滤得到四碘化锡粗品;
步骤3:粗品中加入30mL氯仿,水浴加热回流溶解后,趁热过滤;
步骤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通风橱内,待氯仿全部挥发后得到四碘化锡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冷却水从接口__________(填“b”或“c”)进入。
(2)仪器a上连接装有无水CaCl2的干燥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锡箔需剪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加入醋酸酐的目的是__________。
(3)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单质碘需过量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4)反应已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5)步骤3和步骤4的目的是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7.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⑨号属于______区元素。
(2)③和⑧形成的一种常见溶剂,其分子立体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元素①和⑥形成的最简单分子X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元素⑥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元素⑦的第一电离能;元素②的电负性________元素④的电负性(选填“>”、“=”或“<”)。
(5)元素⑨的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6)元素⑧和④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7)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表中元素⑩与元素⑤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⑩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8.X、Y、D、E、M、N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的三个能级上电子数目相同,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M是制常见不锈钢材料的第一主要合金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的未成对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N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1)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M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
(2)Y、D、E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3)由X、D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2:1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金属镍粉在化合物YE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YE)4,呈四面体构型。423K时,Ni(YE)4分解为Ni和YE,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该液态物质易溶于下列______中(填字母)。
A.水
B.硫酸镍溶液
C.苯
D.四氯化碳
(5)某盐中含离子,是一种水处理剂,加入稀硫酸后快速生成黄色溶液并释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9.现有X、Y、Z、W、M、N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有2个未成对的电子,Y与M同主族,基态Y原子的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Z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W?与N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2N6。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基态W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写出由Y、Z两种元素形成的淡黄色固体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N的氢化物制N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W2N6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其结构式,并用“→”标示出配位键:____________。
(5)在相同条件下,MY2在水中溶解度比XY2在水中溶解度大,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6)向KI溶液中通入适量的N单质后,再滴加一定量的CCl4,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紫色,继续通入N单质并充分振荡,混合溶液逐渐褪为无色,若反应中1
mol还原剂转移10
mol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A
6.C
7.C
8.B
9.A
10.B
11.C
12.A
13.B
14.C
15.B
16.冷凝管
b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中
增大与I2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
除去体系中的水,防止四碘化锡水解
Sn+2I2SnI4
防止锡屑混入四碘化锡晶体中(或使锡反应完全)
紫红色的碘蒸气消失,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成橙红色
提纯SnI4产品
17.ds
正四面体结构
极性
>
>
3d104s1
Zn(OH)2+2NaOH=Na2ZnO2+2H2O
18.第4周期第VIII族
O>N>C
N>O>C
sp3杂化
极性
CD
4
+20H+=4Fe3++3O2↑+10H2O
19.第二周期第IVA族
纺锤形或哑铃形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SO2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的大
5Cl2+I2+6H2O=10HCl+2HIO3
答案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