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
原子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
2.2.图1和图2分别是1s电子的概率分布图和原子轨道图。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图1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
B.图1中的小黑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
C.图2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
D.图2表明1s轨道呈球形,有无数对称轴
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Fe
B.Mg
C.P
D.Cu
4.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IIIB族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核素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D.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的原子半径数据见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主要化合价
+2
+3
+6、-2
+7、-1
-2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99
0.074
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M与T形成的化合物和强酸、强碱均能反应
B.L、M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M的单质反应更剧烈
C.Q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D.L与R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12p3
C.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的光谱
D.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大于其处于基态时的能量
7.关于非金属元素N、O、Cl、S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通常情况下其单质均为气体
B.其单质均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C.其单质都能跟某些金属单质反应
D.每种元素仅生成一种氢化物
8.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①ls22s22p63S23p4;②ls22S22P63s23P3;(B)l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电负性: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③>②>①
C.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9.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共价键的强弱规律,推出HF的沸点强于HCl
D.根据无机含氧酸的强弱规律,推出HNO2的酸性强于H3PO3
10.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是最强的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
B.该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C.该元素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D.该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造漂白粉
11.科学家在人工智能的研制过程中依据某化学规律,快捷地寻找到合适的光电效应材料,其依据的化学规律可能是
A.元素周期律
B.质量守恒定律
C.阿伏加德罗定律
D.勒夏特列原理
12.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ns2np7,它违背了(
)
A.泡利原理
B.能量最低原理
C.洪特规则
D.洪特规则特例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氧化性逐渐增强
C.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D.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二、实验题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和MnCl2等。
(1)甲同学实验中选用的物质化学式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2)C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乙同学的实验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处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等质量的钾、钠、镁、铝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上述金属中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淡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利用下图装置来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干燥管D的作用是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尚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2)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将观察到C中
的现象。但老师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酸性强弱关系为碳酸>硅酸,请用文字叙述理由
。因此应在B、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
(选填下列字母:A.浓盐酸
B.浓NaOH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改进后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6.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D的阴离子和E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F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B、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离子”或“共价”)化合物________。
(3)F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写出E2D2的电子式:_______。
(5)B、C、D的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填化学式)
(6)写出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E与F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
17.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2)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3)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
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____区。
(5)B、C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分别是______晶体、______晶体
(6)D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了________原理和____________规则。
18.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基态A原子所含的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基态B原子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A、B、C、D四种元素共同组成化合物M,M可发生如下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实验室制备BmAn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A、C、D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的都高;原因是____________。
(4)
D元素的一种氧化物D2O为淡棕黄色气体,可由新制的HgO和D2发生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制得。上述制备D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D元素的另一种氧化物D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DO2、NaHSO4、NaHCO3的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D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D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DO2消耗NaDO2的量为_____mol;若产生的“气泡”与D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反应过程中消耗NaDO2、NaHSO4、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某元素的原子为AZX,9.5g该元素的氯化物XCl2配成溶液后,需用200mL
1mol/L的AgNO3溶液才能把氯离子沉淀完全,已知,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据此请计算出A值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元素符号并确定其在周期性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0.X元素的一种核素,其氯化物为XCl2,取1.11g该氯化物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AgNO3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X核素中有20个中子。
(1)试写出XCl2与AgNO3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用XCl2代入方程式书写,注意X的化合价)。
(2)X的质量数为多少?
(3)指出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D
7.C
8.C
9.D
10.B
11.A
12.A
13.A
14.(1)HNO3,CaCO3/BaCO3/Na2CO3,Na2SiO3/K2SiO3
(2)SiO32-+CO2+H2O=H2SiO3↓+CO32-
(3)2KMnO4
+
16HCl=2KCl
+
2MnCl2+
5Cl2↑
+
8H2O
(4)Cl2+2Br-=Br2+2Cl-(5)试纸变蓝
15.Ⅰ(1)钾(或K);铝(或Al);
(2)Cl2+S2-="="
S↓+2Cl-;
Ⅱ(1)变蓝;防止溶液倒吸;NaOH;
(2)有白色沉淀生成;从B中挥发出的HCl也会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D;
Na2SiO3+CO2+H2O
="="
H2SiO3↓+Na2CO3(或Na2SiO3+2CO2+2H2O
="="
H2SiO3↓+2NaHCO3);
16.第二周期第ⅤA族
共价
H2O>NH3>CH4
17.HNO3
NaOH
F
F
因为NH3分子间形成氢键
四
Ⅷ
d
离子
分子
泡利
洪特
18.2s22p3
CaCl2+2NH3+2H2O
Al
>
Cl
>
H
氮原子与碳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氮原子核电荷数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强,故第一电离能大于碳元素;氮原子p能级为半充满结构,相对稳定,故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
2Cl2+HgO=HgCl2+Cl2O
1.25
5∶8∶4
19.24
第三周期第ⅡA族
20.(1)XCl2+2AgNO3=2AgCl↓+X(NO3)2(2)X的质量数为40(3)第四周期第ⅡA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