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0学年度江口中学校11月地理月考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米是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手机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小米总部在北京,由河北富士康和南京英华达代工生产.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销售的主流机型是千元红米系列。据此完成1-2题。
1.小米在北京设立公司总部.主要原因是北京 ( )
A. 科技力量强 B. 市场需求量大 C. 工业基础好 D. 交通便利
2.小米手机代工生产有利于 ( )
A. 降低生产成本 B. 降低运输费用 C.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D.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图,完成3-4题。
3.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D.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4.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提高水电发电量
C.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一个区域内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全国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表,回答5-6题。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5. 四省比较,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
B. 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正相关
C. 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正相关
D.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正相关
6.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 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7-9题。
7.以上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8.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9.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B. 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11.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12~14题。
12.图示区域有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3.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14.图中R河一年中有两次洪峰,正常年份应该出现在( )
A.3月和6月 B.4月和7月
C.5月和8月 D.6月和9月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完成15~16题。
15.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6.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依据国家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17~19题。
17.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19.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1.C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B.人类不合理灌溉
C.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D.夏季风强劲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23.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2010年10月26日9时,随着两列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运营。这是我国高速铁路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潮流的又一重要标志。读图甲和图乙,回答24~25题。
24.下列有关沪杭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加强上海和北京之间的联系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
25.下列对沪杭高铁通车后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两个地区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较小
B.促进沿线的资源调配
C.有利于加强中、东部地区的联系
D.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分布区。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蒸发量 (mm) 130.4 182.4 271.0 298.7 314.3 233.2 190.2 174.9 137.9 129.2 103.8 97.7
降水量 (mm) 3.0 2.1 4.4 14.6 51.6 143.5
191.4 177.0 137.6 49.1 15.2 3.4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4分
(2)分析该地河谷地区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6分、
(4)简析该市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下表表示四个地区的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
材料二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称的广西,具备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介绍,广西“林纸一体化”纸浆生产项目的生产原料80%是桉木,20%为相思树原木。
材料三 桉树以其速生丰产、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主要的纸浆生产原料之一。我国桉树的主要产区是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四川。但是桉树有“地下抽水机”之称,大面积种植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影响。
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说明甲、乙两地的森林类型。(4分)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试分析广西具备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什么?(12分)
广西等地大量种植桉树会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哪些影响?(8分)
(4)分析广西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6分)
AACDA DCABA CDB CD DCDAD 21.AADAD
26:(1)山地多;相对高差大;河谷海拔较低。
(2)纬度较低,河谷地形,年均温高;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冬季气温较高;干燥,多晴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3)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线路少,密度低;山地多,地表起伏大,运输效率低(速度慢);运输距离长,蔬菜易腐烂。
(4)政策支持;农产品丰富;水电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支持力度大);劳动力较丰富。
27
(1)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4分)
(2)①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适合桉树生长;(3分)②广西山地众多,适合发展林业;(3分)③广西南部有北海等海港,方便纸浆和纸制品的运输;(3分)④邻近广东、海南,靠近东南亚,方便原料输入。(3分)
(3)有利影响:增加森林覆盖率,为发展造纸业提供大量原料;优化当地生态环境。(4分)
不利影响:桉树生长对地下水需求很多,大面积种植桉树会造成地下水减少;同时会造成生物入侵等。(4分)
(4)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开发,发展生态旅游等(每点2分)
试卷第8 88页,总9 99页
试卷第9 99页,总9 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