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语文精选课件
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17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退居钟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的散文简洁峻切,逻辑严密;诗擅长说理,遒劲有力。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走近作者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课文链接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词解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题写
墙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没有青苔。
诗意: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无苔”二字写出了庭院的无处不净,无时不净。“成畦”说明庭院种植的花木既整齐又不单调。这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诗意: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推开门。闼:小门。
送来绿色。
对偶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两句描写了庭院的外部环境。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水绕农田,仿佛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添色彩。这样就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台阶上没有苔藓,显得光洁可爱;院子里花木成行,散发着清香。
院外:有山有水有田,满眼青绿,显得恬静、优美。
这是一首题壁诗,是写在诗人的朋友——湖阴先生杨德逢家的墙壁上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图景。前两句是写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人在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不俗的品性。
赏
析
书湖阴先生壁
描写
想象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静中有动
对仗工整
山村景色
清新可爱
层次梳理
这首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课文主旨
读读下面的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这样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类似的诗句还有:《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悯农》中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