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三黑和土地》 课件+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三黑和土地》 课件+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9 20:28:26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0.三黑和土地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上
第一课时
你知道吗?解放以前,土地大都被地主占据着,农民只有极少的土地。农民祖祖辈辈都梦想有一天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农民重新获得了宝贵的土地。走进课文,感受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吧。
新课导入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作者介绍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自读课文




qiáo




tāng


guō
guō
guī



xián
课内生字

liū
liù
溜走
一溜烟

sàn
散开
sǎn
懒散
冬天河里禁止溜(
)冰,虽然有人不遵守规定,但你绝不能随大溜(
)。
这个人生活散(
)漫,工作还没有完成就出去散(
)步了。
liū
liù
sǎn
sàn
多音字
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
【恨不得】
【耙】
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顺溜】
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词语解释
①(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②关系不密切。③(制度、纪律等)执行不严格。本文指土壤疏松。
【松散】
【白霎霎】
形容很白。
【蝈蝈儿】
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
【蹚】
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
词语解释
呼唤。
【招呼】
【翻身】
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笑嘻嘻】
形容微笑的样子。
词语解释
温暖——
合适——
顺溜——
松散——
舒服——
赶紧——
叫唤——
招呼——
暖和
符合
舒适
疏松
顺当
赶快
鸣叫
呼唤
近义词
温暖——
松散——
丰满——
笑嘻嘻——
寒冷
紧密
哭啼啼
干瘪
反义词
想一想:
同学们,请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新知讲解
这篇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
诗歌主要讲的是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得到土地无比喜悦这件事。
新知讲解
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部分(4-8)
第一部分(1-3)
写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写三黑翻地、耙地的过程。
第三部分(9-12)
写三黑休息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蝈蝈儿引起的回忆。
第四部分(13-15)
写三黑耙地时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想象。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1-3小节:
1.说一说农民对土地有着什么样的感情?
2.标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新知讲解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从两个“恨不得”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新知讲解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1.这节诗描写的是三黑
,体现出三黑的勤劳。
2.从“每一寸、每一块、细细”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
翻地的情景
三黑对土地的珍爱
新知讲解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土地的______,也写出了三黑重获土地的________心情。
比喻
松软
喜悦
新知讲解
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荞麦开花,预示着丰收在望,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幸福感。
新知讲解
朗读10-15小节回答问题
(1)土地改革前后,有什么不同?
(2)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新知讲解
小时候因为逮蝈烟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蹬坏了他的庄稼。
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爹娘骂:家庭贫穷,需要劳动
地主骂:极端刻薄,不近人情
招呼
内心满足,开心快乐
不幸
幸福
今昔对比
新知讲解
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
把地浇得肥肥的,
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第一个打算
三黑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后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想观念变化(接受新事物)
新知讲解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第二个打算
三黑打算种好庄稼,买头小毛驴,驮着老伴走亲访友,享受生活。说明农民有了土地,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新知讲解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呼应开头,突出翻身的人儿无比喜悦。
新知讲解
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辛勤劳动,精耕细作,内心善良,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黑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
新知讲解
诗歌通过塑造三黑和土地,表达了什么思想?
本文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新知讲解
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因获得了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
主旨归纳
三黑和土地
有了土地,异常欢喜
翻地耙地,愉快劳作
今昔对比,变化巨大
热爱土地,憧憬未来
翻身做主,心情甜蜜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土地的热爱
板书设计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咸(xián
chéng)甜
荞(qiáo
jiāo)麦
耙(bà
pá)地
蹚(tàng
tāng)河




课堂练习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农民把整个生命都投入了土地。(缩句)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句)
1.农民把生命投入了土地。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能不舒服吗?
课堂练习
三、选词填空。
白花花
白霎霎
白茫茫
1.三黑看到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__________像一片雪。
2.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__________的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
3.脚下踩着__________的雪,想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白霎霎
白茫茫
白花花
课堂练习
五行:
五谷:
五音:
五彩:
金、木、水、火、土
稻、麦、黍、菽、稷
宫、商、角、徵、羽
黄、青、赤、白、黑
日积月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三黑和土地》课堂练习含答案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咸(xián
?chéng)甜
?
??
荞(qiáo
?jiāo)麦
?
??
耙(bà
?pá)地
?
?
?
??
蹚(tàng
?tāng)河
?
二、辨字组词。
咸(
?
?

?
耙(
?
?

?
?
荞(
?
?

?
?
霎(
?
?
?)?
成(
?
?

?
粑(
?
?

?
?
桥(
?
?

?
?
需(
?
?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农民把整个生命都投入了土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词填空。
白花花
?
白霎霎
?
白茫茫
1.三黑看到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__________像一片雪。
2.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__________的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
3.脚下踩着__________的雪,想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五、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
?
?
)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也叫得更欢。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再仿写所填词语。
2.用“___”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
一、咸(xián)甜
?
?荞(qiáo)麦
?
??
耙(pá)地
?
?
?
?蹚(tāng)河
?
二、
咸(咸味)
?
耙(耙地)
?
?
荞(荞麦)
?
?
霎(霎时)?
成(成长)
?
粑(糍粑)
?
?
桥(木桥)
?
?
需(需要)
三、
1.农民把生命投入土地。?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能不舒服吗?
四、
1.白霎霎
?
2.白花花
?
3.白茫茫
五、
笑眯眯或美滋滋或笑嘻嘻
2.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这是三黑的心理描写,写出他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