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般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般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18 16:40:45

文档简介

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级
期中地理试题
2020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90°W、89°S
B.80°E、40°N
C.10°E、
1°S
D.180°W、71°N
2.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东八区的区时
②120°E的地方时
③北京的地方时
④116°E的地方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图一的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4~5题。
4.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5.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6.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7.假如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

A.热带范围变大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小
D五带范围不变
8.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
9.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国际劳动节
B.元旦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10.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3时
B.10月1日15时
C.10月2日3时
D.10月2日15时
11.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0°?
B.23°26′N?
C.66.5°N
D.23°26′S
12.
下列有关晨昏线与地球昼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与经线不可能重合
B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90°
C
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D
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会有昼夜现象
图1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
13.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D.北极圈出现极昼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据此完成下题。
14.
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A.7:20以前
B.7:20一7:39
C.7:40—8:00
D.8:00以后
15.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16.两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因泥沙堆积小岛不断扩展,最终将与河流哪岸连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丁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示范围内大规模的地壳上升运动发生了(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18.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丁-甲
B.乙-甲-丙-丁
C.乙-丁-甲-丙
D.甲-乙-丙-丁
图4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图5为板块碰撞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哪两大板块碰撞而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20.下列关于图5说法正确的是
A.B板块为大陆板块
B.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图5相同
C.图5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D.菲律宾群岛处在图5所示的板块边界附近
21.图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与箭头③所示的
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2.关于地表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的沙丘是由于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
C.形成的角峰、U形谷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D.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23—24题。
23.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4.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008年5月25日至28日,亚洲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冷空气活动。下图为该地区5月26日11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情况,图中甲、乙两线示意锋的位置。读图,完成25—27题。
25.下列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的是(

A.乌兰巴托
B.北京
C.平壤
D.首尔
26.关于甲乙附近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冷锋
B.乙为暖锋
C.甲此时阴雨连绵
D.乙此时阴天、大风
27.关于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气压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8—30题。
28.图中绘制完全正确的只有一副图,它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前一题完全正确的图中的气压带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30.若某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特点是(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寒冷干燥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31—32题。
31.下列对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极地高气压带
B.乙—盛行西风带
C.丙—东北信风带
D.丁—副热带高气压带
32.丁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冷湿的东南信风
B.强烈的对流上升运动
C.暖湿的极地东风
D.暖湿的中纬西风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33~35题。
33.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34.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35.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地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每小空1分,共10分):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该图所示的节气是
,
此时,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
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纬度

经度_____________。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
(6)该日的淄博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A反映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
其成因是岩层受____
(挤压、拉张)。
(2)说出图B所示山麓地带的地貌类型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图C为黄土高原景观,形成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貌形态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条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为黄河三角洲卫星遥感图。形成黄河三角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
(5)我国某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但并未形成河口三角洲,原因是入海泥沙受到了海水_______运动产生的强烈作用。
38.下图为2019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并用正确的符号标注A附近的锋面系统。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
图一
图5
图4
图5
1CABBC
CACBB
BCCAC
CBABD
CBAAA
DACDA
BDCDA
36.
(1)北
夏至
远日点
(2)晨
6
(3)23°26′N
90°E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5)14时
(6)昼长夜短
37(1)褶皱
挤压
(2)冲积扇
流水堆积
(3)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
植树种草
修建梯田
(4)流水堆积
(5)搬运
31.(1)1010~1015百帕。
(2)气旋(或:低压)。
台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