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万以内数的认识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万以内数的认识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06: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旧宫实验小学 18310902710
实施者


指导者
北京市大兴区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基本信息
教 材 北京版教材(二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教材主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内容为“ 10000以内数字认识”,是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同化和扩充。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认识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尽快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此部分内容,《标准》中提出“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目,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认识算盘、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数的估计。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新课标也指出要在教学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以及家长的一些教学,部分学生对10000以内的数已十分熟悉。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感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能运用计数单位数数,对一千、一万的大小有感性认识。 2、 经历数数、动手拼摆、操作计数器等数学活动,初步感受用计数单位进行计数的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 体验新的计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十进计数法的计数规则,体验所学内容的价值。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需求 1、出示图片,阅读图上信息。
2、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比100大的数字。引入本节课课题(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仔细阅读,进行思考
2、学生举例子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大数。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生活处处有数学。 图片导入

5分
二、激活数数经验,巩固计数单位个、十、百 1、想一想

2、说一说
教师用课件演示数的过程,师生共同数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数一数
图片展示999个小方块
思考怎么数小方格
数小方格
先一个一个的数,再十个十个的数。
3、9个百9个十9个一组成了999
巩固了计数单位个、十、百,体会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5分
三、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感受1000和10000的大小 问题驱动:999是最大的三位数。那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要是比999再大怎么办?接下来咱们就去探究一下吧!
1、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1000的大小。
(1)借助直观模型
用小方块的方法摆一摆999添1的过程。
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进行ppt演示。
(2)经历“千”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1000
用计数器的方法拨珠子,说明新的计数单位“千”产生的必要性。
(3)认识“千”与“百”的关系
说一说拨珠子的过程:满十进一。
强调每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4)借助实物感知1000的大小
a) 由100想1000,1000个小笑脸
b)请学生想象1000粒绿豆有多少。出示实物,一小杯绿豆大概是1000粒。教师讲绿豆慢慢倒出,让学生们听绿豆落下的过程,感受1000粒绿豆的多少。
c)学生数两包纸的大小,体会1000张的多少。
d) 我们学校有460人,你想想如果有三个这些大约就是1400多人。
2、认识计数单位“万”,感知10000的大小
(1)“万”的产生过程,认识“万”与“千”的关系
借助计数器进行自主探究最大四位数9999再添1是多少。
感受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出10个一千是一万
(2)用不同的模型感知10000的大小
a) 跟据一小杯绿豆大概是1000粒,你能想象出10000粒绿豆有多少吗?多少杯子的绿豆大约是10000粒。
b) 想想一万张纸的多少,想一想我们如果每个人浪费1张纸,1万个人就浪费了1万张纸,这样一个200斤左右的大树就没了。
c) 观看1万张笑脸。

1、 利用小方块,经历数数,感受自然数1000产生的过程。
2、 借助计数器进行探索999添1的过程,感受新的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3、 学生活动进行边拨珠子边说一说。说具体怎样拨过程。为什么要这样拨呢!感受并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
4、感受1000这个数的大小。
本环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经历“万”产生的过程,认识千与万的关系,体会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同时借助一万粒豆子,感受一万的大小。 实物教具 20
四、练习巩固
进行练习巩固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数的认识。
5
五、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拨珠子,摆一摆小正方形,认识了两个新的计数单位 “千”和“万”,知道了10个一百就是一千,10个一千就是一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他们有了哪些了解,说一说你的收获。 谈收获感悟,对大数的感觉。 巩固提升。
5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十 1 0
10个十是一百 1 0 0
10个一百是一千 1 0 0 0
10个一千是一万 1 0 0 0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