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执教者 杨美娜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依然是电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电表数据解决问题方便这节课进行新的知识。连续退位是减法的竖式计算中重要部分,也是学生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大多数学生课堂上能积极的思考,部分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一些题的讲解和分析上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同时,班内也有认真倾听但默默无闻的学生,课堂上需要老师的鼓励。知识上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再减”的道理。
难点 隔位退位的减法计算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教师引导 学生展示讲解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情况
课前口算练习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层层递进,解决问题
(一)问题1的提出和解决
问题2的提出和解决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知识提升 出示PPT,10道关于加减法的口算练习。从中抽出加法、减法各一道说说口算方法。
出示张丽家7月1日、8月1日、9月1日用电数的电表图,让学生观察电表图,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1,计算张丽家7月份的用电量。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师:每名学生在数学本上列出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
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竖式计算的过程,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板书。
提问:能不能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将道理讲给大家?(重点在十位上相减时,原来的1被个位借走后怎么算?)
提出:所以,当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时,我们竖式计算的方法是?
提出问题:2,计算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竖式时提出:个位上3减4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是0怎么办?
(使学生明白: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应向十位借1,而被减数十位上是0,要先从百位上借1,到十位上变成10,再从十位上借1,这样隔位借的结果是:被减数百位上减少1,十位上是9
)
练习一:课本练一练1,
做完后师生共同查看,找出板演的问题
练习二:练一练第4题
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指导什么?要求什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别忘了单位和答案哦!
练习三:数学冲浪
根据学生的解法,教师适当的进行补充
师:本节课你学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哪些环节让你印象深刻?
? 龙进行。学生代表说计算方法。
学生说信息
学生代表1发言,讲出道理.
学生代表2发言列算式。
学生在本上列式计算
学生代表3说自己的算式和竖式计算
学生代表4说道理
总结: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
学生代表5:可以先从百位上借1,到十位上变成10,再从十位上借1
学生代表6......
(多几名学生说算理)
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在本上。
同桌交换,互评,举手示意正确率
学生1说说从题目中知道的数学信息。以“我知道了.......”开头
学生2:“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模式说
学生说解法 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对数学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
采用学生讲解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
这个是本节课学习连续退位的基础,多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掌握算理。
将算理总结成规律,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和问题1类似,可以师生共同完成
学生说算理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隔位借的算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检验,上台板演能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
举手示意帮助教师了解本节课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不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对题目信息的梳理,方便问题的解决。
数学冲浪的设置是指导学生用减法的笔算方法进行推算,是知识的灵活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