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语文统编版
记叙文阅读(二)
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体会文章中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一)方法回顾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一)方法回顾
详写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 ,其他的日子作者是一笔带过的,甚至把几天的时间、几天的事情合在一起写,写得比较概括。
在详写的部分,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当日的活动,而是分别抓住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突出各自的重点。比如,在写“腊八”时,作者选择“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两个传统的节日饮食习惯来写,从制作过程、颜色、味道等方面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腊八蒜的特点。
读文章分清主次,能领会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一)方法回顾
富于特点的内容详写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写和略写材料?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一)方法回顾
《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了,所以要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详写了。
在《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喝粥”部分作者只用了寥寥数语,而“等粥”部分却是写得特别详细。
在写等粥的部分,主要叙述了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这些场景,作者不仅对煮粥的过程、粥中食材的样子做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还详细描写了想喝粥的八儿那可爱的“馋”样儿。我从八儿的心情变化和八儿那馋样里感觉到八儿对喝粥的无限期待,无限的向往。这样写符合儿童的心理,所以作者将喝粥写得特别简单。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一)方法回顾
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反映八儿的天真可爱,展现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情,而最能表现这一主旨的就是等粥这件事,所以详写等粥。
重点表达的内容的要详写。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一)方法回顾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写和略写材料?
(二)武林秘籍三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详写
略写
重点表达的内容
富有特点的内容
印象深刻的内容
次要内容
补充介绍的内容
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
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
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们的不是戏的内容,而是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惟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闪出武大郎青色的脸。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乡间的庙会》
1.作者写了在庙会上难忘的两件事:一是 ,二是 。其中详写了第 件事,略写了第 件事。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是因为 。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因为被戏台上的故事吸引,所以买了第一本与戏有关的小人书。 ( )
(2)戏中,武将的服饰上有靠背旗和雉鸡翎,花旦的标志则是花脸。 ( )
(3)选文中运用了大量充满地域特色的语言,如“时兴”“老远”等,使文章更通俗幽默、亲切有味。( )
(4)“鬼戏”之所以令“我”难忘,是因为表演精彩、故事有趣。 ( )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三)小试牛刀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三)小试牛刀
自己买了第一本书
一
第一次看了“鬼戏”
二
1.作者写了在庙会上难忘的两件事:一是 ,二是 。其中详写了第 件事,略写了第 件事。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是因为 。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因为被戏台上的故事吸引,所以买了第一本与戏有关的小人书。( )
(2)戏中,武将的服饰上有靠背旗和雉鸡翎,花旦的标志则是花脸。 ( )
(3)选文中运用了大量充满地域特色的语言,如“时兴”“老远”等,使文章更通俗幽默、亲切有味。 ( )
(4)“鬼戏”之所以令“我”难忘,是因为表演精彩、故事有趣。 ( )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三)小试牛刀
自己买了第一本书
一
第一次看了“鬼戏”
二
1.作者写了在庙会上难忘的两件事:一是 ,二是 。其中详写了第 件事,略写了第 件事。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是因为这样写重点突出,有详有略,说明作者儿时赶庙会时最难忘的事情就是看戏,也突出了乡间的庙会上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的就是唱戏。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因为被戏台上的故事吸引,所以买了第一本与戏有关的小人书。( )
(2)戏中,武将的服饰上有靠背旗和雉鸡翎,花旦的标志则是花脸。 ( )
(3)选文中运用了大量充满地域特色的语言,如“时兴”“老远”等,使文章更通俗幽默、亲切有味。 ( )
(4)“鬼戏”之所以令“我”难忘,是因为表演精彩、故事有趣。 ( )
×
×
×
√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威尼斯的小艇》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一)方法回顾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威尼斯的小艇》
动静互衬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一)方法回顾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牧场之国》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一)方法回顾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牧场之国》
以动衬静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一)方法回顾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以“静”为主
动静互衬
以“动”为主
动静结合
(二)武林秘籍四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以动衬静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鸟的天堂》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三)小试牛刀
1.选文第一、二自然段是对大榕树的 。作者笔下的榕树 、 ,大得令人惊叹。这两段话让我们感受到榕树 。
2.选文后两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鸟儿飞鸣时的动人情景,属于 。
3.画“ ”的句子,分别从 、 、 、 、
等方面具体描写了群鸟飞鸣的热闹场景。画“ ”的句子具体描写了 ,采用了 的方法描写了鸟在“天堂”里的 。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三)小试牛刀
静态描写
枝繁叶茂
翠色欲滴
旺盛的生命力
动态描写
声音
身影
大小
点面结合
数量
一只画眉鸟
颜色
快乐和自由
端 午 日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这三个节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船只的样子,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船体又长又窄,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鼓手和锣手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把锣鼓敲打起来,调理桨手的划桨节拍。划船的快慢靠的就是这锣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 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好事的军人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长官,为了与民同乐,便派士兵把三十只大雄鸭,放入河中,熟识水性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管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水面各处是鸭子, 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晚上才结束。 (有删改)
真题演练
1.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以纪念( )的说法流传最广。
A.屈原 B.伍子胥 C.司马迁 D.曹娥
2.短文是按( )顺序描写端午日的活动的。
A.地点变换 B.事情发展 C.内容不同 D.时间先后
3.下面不是茶峒的端午风俗的一项是( )
A.捉鸭子 B.用雄黄蘸酒在额角画王字
C.逛河街 D.划船比赛
4.船上鼓手、锣手的主要作用是( )
A.指挥船只进退 B.调理桨手划桨节拍
C.制造欢乐气氛 D.为桨手呐喊助威
5.短文画线的三个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6.短文详写了哪个场景?略写了哪个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三个句子都有“莫不”这个词,都是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我从中读出茶峒人参与端午活动的场景,为下文龙舟竞赛为什么如此吸引人设置了悬念。
短文详写了茶峒划船比赛的场景,略写了人们自由下水捉鸭子的场景。这样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结构紧凑,重点突出。
B
D
C
A
真题演练
学习收获
记叙文阅读
(二)
动静结合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学习收获
点面结合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记叙文阅读
之
武林秘籍(二)
环境描写
动静结合
记叙文阅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