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a不变
速度
位移
时间
v=v0+at
?
x = v0 t + a t
1
2
—
2
1、速度与时间关系:
v=v0+at
【新课导引】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位移与时间关系 :
利用这两个公式将t消去
【问题情景】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某时刻速度是8m/s,经过一段位移后,速度为20m/s,求这段位移是多大?
解析:以物体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由位移公式:
由速度公式:
v=v0+at
得:
不涉及到时间t,用这个公式方便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关系式:
理解:
1.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当v0 =0时,公式简化为:
当vt =0时,公式简化为:
特别提醒: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v02=2ax为矢量式,应用它解题时,一般先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2)位移x>0,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3)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与时间关系:
v=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3、位移与速度关系 :
2、位移与时间关系 :
1、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规定正方向,矢量正负值代入公式中运算,最后说明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一、两个基本公式
①
②
③
④
二、两个推论
不含t
不含a
不含x
不含v
注意: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互相独立
同一运动过程只能利用四个公式中的两个
如图所示,滑块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至斜面底端B,之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于C点.已知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AB=4m,BC=6m,整个运动用了10s,求滑块沿AB、BC运动的加速度分别多大?
点评:该题为单一物体多过程的计算,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每一过程特征,选用恰当规律列式,再结合过程间牵连关系综合求解.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l s的位移与4 S内的位移各是多少?
能不能寻找更多的方法解决!
及时跟踪练习:
解法一(常规解法):
设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由已知条件及公式:
解法二(逆向思维法)
将时间反演,则上述运动就是一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得
最后l s内的位移为:
=2m
4 s内的位移为:
小结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路
(1)首先是选择研究对象.分析题意,判断运动性质.是匀速运动还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位移方向如何等.
(2)建立直角坐标系,通常取初速度方向为坐标正方向.并根据题意画草图.
(3)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规律列方程.要抓住加速度a这个关键量,因为它是联系各个公式的“桥梁”.
(4)统一单位,求解方程(或方程组).
(5)验证结果,并注意对结果进行有关讨论,验证结果时,可以另辟思路,运用其他解法.以上各点,弄清运动性质是关键.
小结2:常用简便方法
(1)逆向转换法:即逆着原来的运动过程考虑,如火车进站刹车滑行;逆看车行方向考虑时 就把原来的一个匀减速运动转化为一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2)充分利用v一t图象法:利用图象斜率、截距、图线与t轴间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结合几何关系,提取出形象的思维信息,从而帮助解题.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追及(如警察抓匪徒)、相遇或避免碰撞(如两车在同一直线上相 向或同向运动时)的问题,在解决这类追及、相遇问题时候的一般思路是:
(1)根据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两物体运动的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这是关键.
(4)联立方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
补充知识点:追及相遇问题
例题:一辆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启动的瞬间,一辆以6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自行车恰好从汽车的旁边通过.求:
(1)汽车在追上自行车前多长时间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2)汽车经多长时间追上自行车?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3)作出此过程汽车和自行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分析:解决追及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两物体运动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汽车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当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者的位移相等.
v汽=v自,即at=v自,代入数值3t=6得t=2 s
=x自-x汽=v自,
基本类型
1、A匀加速追B匀速:(同时同地出发)
①一定能追上;
②v相等时相距最远;
③只相遇一次。
t
v1
0
v2
v
A
B
△x
t
例1: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0=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警车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大?
8s
16m
2、A匀减速追B匀速:(B在A前S
处)VA=VB时,若
① △x=S, 恰能追上(或恰不相碰)
② △x>S, 相遇两次
③ △x<S,追不上(相距最近)
△x
t
v2
0
v1
v
A
B
t1
t2
例2:在一段笔直的乡间小路上,一辆正在以14m/s匀速行驶的汽车发现正前方20m处有一人正骑自行车同向匀速行驶,速度为4m/s;由于路窄,无法避让,问:汽车至少要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才不与自行车相撞?
答案:a≥2.5m/s2
3、B匀速追A匀减速
特点:一定能追上;
难点:要先判断相遇时间t与A停止时间tA的关系,
两种情况:
①t≤ tA ,AB运动时间相等 ,
② t > tA ,AB运动时间不等
t
v2
0
v1
v
A
B
t
tA
t
v2
0
v1
v
A
B
②
t
tA
①
例3、小光准备去车站乘车去广州,当小光到达车站前的流沙大道时,发现汽车在离自己10m处正以10m/s匀速行驶,小光立即示意司机停车并以5m/s的速度匀速追赶,司机看到信号经1.5s反应时间后,立即刹车,加速度为2m/s2问:小光追上汽车所需时间?
(t=10s)
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1)试写出甲、乙的瞬时速度表达式.
(2)甲、乙两物体何时相遇?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多大?此时甲、乙速度各多大?相遇前何时甲、乙相距最远?最远为多少?
4、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C
t/s
10
20
30
x/m
0
10
20
30
甲
乙
5. 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 —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
B. 在0~10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距离逐渐增大
C. 在10~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距离逐渐变小
D. 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相遇
BCD
6,两辆完全一样的汽车正准备从车站发车,已知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经时间t达到速度v后匀速行驶,后一辆车在前一辆车刚达到匀速时开始启动,则两车都匀速行驶时两车的距离是( )
A at2/2 B at2 C vt / 2 D vt
v
v
0
t
t
B D
7,一质点从A点开始运动,沿直线运动到B点停止,在运动过程中,质点能以a1=6.4m/s2的加速度加速,也能以 a2=1.6m/s2的加速度减速,也可做匀速运动,若A、B间的距离为1.6km,质点应如何运动,才能使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多少? (50s)
v
t
t1
0
t2
tmin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t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
证明:设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t的初速度为v0,位移为x
t时间内的位移为
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联立以上两式得
中点时刻t/2的速度
联立以上两式得
例:已知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证明物体在这段运动的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
证明:设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a,总位移为x,在位移中点的速度为vx/2
在前半段位移中有
联立以上两式得
在后半段位移中有
练习: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路程为x,它在中间位置x/2处的速度为v1 ,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2,则v1 和v2的关系(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 > 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 > 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v1 = v2
D.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v1 < v2
ABC
……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4s内经过的位移为24m,在第二个4s内经过的位移是60m,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a=2.25 m/s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是2m,则它在第5s内的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6 m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重要推论
(1).任意相邻的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
量,即Δx=xn-xn-1=aT2.
由此进一步得出:xn+m-xn=maT2,其中xn 、xn+m分
别表示第n 段和第n+m段时间内的位移.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
瞬时速度,即: .此结论经常用于处
理纸带问题.
(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v0和末速度 .
vt平方和一 半的平方根,即 .
(4).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成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相等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设T为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 ∶v2 ∶ v3 ∶ … ∶ vn=1 ∶ 2 ∶ 3 ∶ … ∶ n.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x1 ∶ x2 ∶ x3 ∶ …xn=1 ∶ 4 ∶ 9 ∶ … ∶ n2.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
x1 ∶ x2 ∶ x3 ∶ … ∶ xn=1∶3∶5∶ …∶(2n-1).
④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