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说学情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可看出: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
三年级的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对一些具有表演性的动作,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害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认知目标:理解后滚翻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学会后滚翻动作,力争有8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助团结精神和集体精神,促进学生对体操的兴趣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团身、重心后倒、向前推手。
教学难点:团身紧、后倒快、推手有力、平衡。
本课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与学情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水平段的学生对于学习他们渴求“有挑战的学习”他们渴求“自主学习”,因此本课我是遵循“感知→建构→应用→拓展”的教学主线来展开教学的。
三、说教法
教法:
四、说学法
学法:
场地与器材准备
在一块篮球场的中间摆放8组小垫子(共16块)录音机1台。(如图所示)
五、说教学程序
导入部分
1、组织队形
如图所示:♀♀♀♀♀♀♀♀♀♀
♀♀♀♀♀♀♀♀♀♀
♀♀♀♀♀♀♀♀♀♀
♀♀♀♀♀♀♀♀♀♀
★
队列要求:快 静 齐
(一)后滚翻
练习方法:
(1)帮助与斜坡练习。(如图所示)
(2)观摩比较与纠正。(如图所示)
♀♀♀♀♀
♀██ ★
♀♀♀♀♀
(3)巩固提高练习。
(二)快乐游戏:过障碍接力跑。
组织形式:
4路纵队(如图组织)
♀♀♀♀♀ ♀♀♀♀♀
♀♀♀♀♀ ♀♀♀♀♀
♂♂♂♂♂ ♂♂♂♂♂
♂♂♂♂♂ ♂♂♂♂♂
★
方法:分成均等4组,在老师示范讲解后游戏开始,如人数有出入可在小裁判人数上进行调节。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先完成组胜出。??
反馈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应变能力,将快乐气氛融入课中。
结束部分
1、 舞蹈:《歌声与微笑》
方法: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
2、小结本课,师生评价。
3、收回器材,师生道别。
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生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心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
后
—人教版小学体育三年级《体育与健康》
滚
翻
课的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后滚翻》是体操中的一项技巧运动,是学生在学习了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依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体现出快乐主动健康发展。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及合作精神最终达到健身和健心的目的。这节课我选用了《后滚翻》为主教材,并搭配快乐游戏《过障碍接力跑》为副教材。
情绪激励法
启发式教法
情境代入法
讲解示范法
练习比赛法
尝试学习法
1
对比学习法
2
小组合作学习法
3
▉→●→ (图1)
基本部分
教学方法
1、作形象比喻
(如图1所示)
2、学生尝试性练习
(如图2所示)
3、进行动态演示
(如图3所示)
♀♀♀♀♀██
♀
♀♀♀♀♀██ ★
♀
♀♀♀♀♀██ (图2)
♀
(图3)
障碍物
谢谢指导
二、说学情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可看出: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
三年级的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对一些具有表演性的动作,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害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认知目标:理解后滚翻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学会后滚翻动作,力争有8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助团结精神和集体精神,促进学生对体操的兴趣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团身、重心后倒、向前推手。
教学难点:团身紧、后倒快、推手有力、平衡。
本课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与学情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水平段的学生对于学习他们渴求“有挑战的学习”他们渴求“自主学习”,因此本课我是遵循“感知→建构→应用→拓展”的教学主线来展开教学的。
三、说教法
教法:
四、说学法
学法:
场地与器材准备
在一块篮球场的中间摆放8组小垫子(共16块)录音机1台。(如图所示)
五、说教学程序
导入部分
1、组织队形
如图所示:♀♀♀♀♀♀♀♀♀♀
♀♀♀♀♀♀♀♀♀♀
♀♀♀♀♀♀♀♀♀♀
♀♀♀♀♀♀♀♀♀♀
★
队列要求:快 静 齐
(一)后滚翻
练习方法:
(1)帮助与斜坡练习。(如图所示)
(2)观摩比较与纠正。(如图所示)
♀♀♀♀♀
♀██ ★
♀♀♀♀♀
(3)巩固提高练习。
(二)快乐游戏:过障碍接力跑。
组织形式:
4路纵队(如图组织)
♀♀♀♀♀ ♀♀♀♀♀
♀♀♀♀♀ ♀♀♀♀♀
♂♂♂♂♂ ♂♂♂♂♂
♂♂♂♂♂ ♂♂♂♂♂
★
方法:分成均等4组,在老师示范讲解后游戏开始,如人数有出入可在小裁判人数上进行调节。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先完成组胜出。??
反馈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应变能力,将快乐气氛融入课中。
结束部分
1、 舞蹈:《歌声与微笑》
方法: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
2、小结本课,师生评价。
3、收回器材,师生道别。
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生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心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