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跪跳起
水平二:四年级
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的基本理念为依据,自始至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线, 以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前提,力求在运动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运动能力得以提高,为今后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以跪跳起为教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逐步小幅度地增加练习难度,关注个体差异,当下一个目标有困难时学生可以选择退回到前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跪跳起》选自科学预设与艺术生成水平二的教材,属于技巧性项目之一的内容,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本次课跪跳起为单元第2课时,主教材跪跳起是《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其动作方法是:跪立,两臂斜上举,向下后摆,臀后坐,上体前倾,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并至斜上举部位立即制动。展髋、进腰,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使身体向上腾起,迅速提膝,收腿起立。它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腰腹肌力量、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对空间的感知觉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延伸。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意识、审美能力、积极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陶冶其情操。
本课的另一教材为爬行,它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这是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一项内容。它发展的是学生上下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以及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两个教材都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做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四年级, 学生身心特点:肌肉力量相对增强,协调灵敏性也较强,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有一定的难度的运动项目有很强的挑战欲望,但对于单调的练习兴趣与注意力不易持久。学生之间关系很融洽,有着良好的合作意识, 因此,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优势,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跪跳起的动作过程,能说出“一摆,二压,三提腰”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跪跳起“一摆二压三提髋”的动作要领,做到动作到位、平稳,发展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互相帮助和保护中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手段
1.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以及菜单等直观手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跪跳起动作的方法和技术要领。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及趣味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学方法
纠正错误法
金字塔练习法
示范法
讲解法
游戏比赛法
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小游戏 热身操 看谁跳的远
跪
跳 基本部分 辅助练习 跪跳起 游戏
起
结束部分 放松 小结 下课
教学过程
一、开始与准备部分(约8分钟)
1.课堂常规。
2.小游戏:“石头、剪刀、布”
3.准备活动。
(1)垫上热身操。
(2)小游戏“看谁跳得远”。
二、基本部分(一)
1.辅助练习:(1)手撑垫跪跳提膝 (2)摆臂跪跳提膝
2.跪跳起
(1)组织学生做跪跳上垫“步步高登”的游戏,并且垫子的高度由矮变高,再反过来让学生从高处垫子上做跪跳起。
(2)教师示范并且请学生师示范,教师讲解保护与帮助方法,并且相互检验是否达到一摆,二压,三提髋。
(3)组织学生练习,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与帮助的时机。
(4)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并引导学生相互进行评价。
(5))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展示。
(6)总结评价。
二、基本部分(二)
游戏:毛毛虫
方法及规则:
方法: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同学将垫子连接成长条,每队同学依次跪在垫子上,第一名同学手撑垫,后面同学依次抓住前面同学的脚踝,结成毛毛虫一起向前移动,第一次游戏垫子成“l”型摆放,第二次游戏垫子成“L”型摆放。
规则:比赛开始后每组毛毛虫开始出发,从垫子起点一直爬到终点,速度最快为获胜。
二、基本部分(三)
二、基本部分(四)
组织
“I”型 “L”型
三、结束部分(约4分钟)
1.恢复身心:放松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
2.教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效果,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畅谈感受。
教学特点
本课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主结伴的合作学习,自选难度(高低不同)进行练习,并一垫多用,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并在相互的学练中,学生自己讨论、评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场地器材
田径场
小垫子42块
录音机1台
标志桶4个
教学卡片20张
教学效果评价
1.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跪跳起动作
2.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懂得合作的意义
3.运动负荷曲线预计
4.平均心率:约 135次/分
5.练习密度预计:约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