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评估
1、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塑料块)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玻璃板后的物体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
)。
5、如果我们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物体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知识回顾
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
、
和
三者在
平面内;
和
分别位于
两侧;
反射角
入射角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
同一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
等于
认识平面镜
平面镜——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反射面光滑的平面都可视为平面镜,如平滑的玻璃、平静的水面、光滑的桌面、光滑的金属器皿表面等)
练功房内的镜子
湖光山色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一:初步感知
活动1:表演
人“像”合一
甲乙两位同学,甲同学(镜前的人)面向大屏幕,按照大屏幕上
的指令缓慢完成动作,乙同学(镜中的像)背对大屏幕与甲同学
面对面站立,根据甲同学的动作模仿甲同学在镜子中的像的动作。
指令1:缓慢平举左手,然后摸摸自己的左耳朵
,再将手放下。
指令2:缓慢抬起右手,做出擦玻璃的动作。
结论1:平面镜成像
像与物上下
(正立或倒立)
左右
(相同或相反)
正立
相反
请回答: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D
二:规律探究
活动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目的:探究像与物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器材:玻璃板、支架(2个)、同样的塑料块(2个)、
刻度尺、白纸(2张)
阅读课本57页活动2
实验数据表格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或等大)
1
3
2
光屏上是否能够呈现出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距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物距
次数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大小
;
像与物关于镜面
(即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
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呈现在光屏上,因此平面镜成
像。
相等
相等
对称
垂直
不能
虚
位置
大小
不能
虚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放倾斜了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B’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课堂反馈
1、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A.2:25
B.2:35
C.9:25
D.9:35
C
2、身高1.6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
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m,像到镜面
的距离是____m,当他后退0.5m后,人和
像的距离是____m,像的大小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
2
不变
0.5
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C
思考题:小轿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倾斜的,而大货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
在夜晚车内开灯时,车内的人和物体会在玻璃上成像。
大货车比较高,司机的视线向下。挡风玻璃做成竖直的,车内的人和物的像在司机的正前方,并不会干扰司机的视线。
轿车比较低,司机看前方时视线视。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车内的人和物体的像在司机的斜上方,不会干扰到司机。
知识回顾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以后,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