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玉林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8 22:00:10

文档简介

五林市田家炳中学、玉林师院附中、玉林市育才中学、玉林市第十一中学、五林市福绵高中
2020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价高一语文试卷
第I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
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
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
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芊透明帽子,也叫
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
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
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
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
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
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
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
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鸟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冇一尺多长」
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
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淸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
视事,以乌纱帽、因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
世宗开始
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
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
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
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1.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
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都在乌纱帽上以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皇上都
看得清清楚楚的
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
五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9页玉林市田家炳中学、玉林师院附中、玉林市育才中学、玉林市第十一中学、玉林市福绵高中
2020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价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就不准佩带
所以用玉饰显
的是一至五品官
说“都在乌纱帽上以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有误。)
(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
宋太
祖改进乌纱帽加装双翅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花纹来区别官阶:C项有误,原文是
越高,双翅就越
越低,双翅则越宽
(A.原因推断错误,原因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饰越少
职越小”不对
以下的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
来因为玉石价
格昂贵,就不再使
说红缨帽“在后世同样成为了官员的代
于文无据。)
(原文中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是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東之前
推理错误,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无法得
片贸易在中美进
贸易中存在着
(1)优势:发展速度快,成就
立足自身,富有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大
部分领域发展核心技术受制
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更生
不懈;②深入
厚植创新土壤;③与世界各国互通
有无。(每
分,共6分
“也为下文写他频读错别字被大家看不起作铺垫”错误,霍总读错别
传奇经历
8.①英勇无畏、坚韧威

空腹空手夺来两支步枪”“用一颗
制手榴弹让七个鬼子都举了双手”。②资历深,威望大。参加过红军长征,战功卓著,“他
指挥部的地位也无人
③富有激
召力强
直。誓师大会慷概陈词
激情四溢:怒掷稿件,揭破参谋长谎
认错,敢于担责。频读错别字,毫不
没文化,勇于担责。决心学文化,积极上进。(每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答
点得满分
答案示例:①霍总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尊重知识,积极上进,有不断学习的精神,这对
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有重要的意义。②霍总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躬自省,这

的态度对比社会上部分浮躁虚假的学术作风,有警醒意义。③霍总不居功自
傲,有担当,指引我们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与时代同发展。(言之成
”译为“本来”。)
(《史记》是纪传体。

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
故将

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原文为“太原既陷”,即为“太原沦陷之后”。)
(1)(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
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
就撤兵逃跑
数”“挠
各1分,句意2分
(2)(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向朝廷禀报,最终没有
获得朝廷的答复。(“具
不报”各1分
之于朝”状语后置句

整译
为“向朝廷禀报”1分,句意1分,共5分。)
戬,字德祥,考
后,王

欢争夺,大姓人家有依仗势
为。张克戬依靠法律
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
给朝廷,朝廷召见并

张克戬做汾州知府
金兵
犯黄河以东,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
放纵士兵四处掠夺
抵御敌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
人有
里勾结打算作为
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
骚扰敌
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
张克戬凭功被加封
为“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
戬召
太原
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

道义上讲,我不

先,我愿意
城池共存
此来表明我的
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
士兵和百姓
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
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
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東

兵攻占了平遥,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
看就烧
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向朝廷禀报,最终没
有获得朝廷的答
初一,金兵增
兵前来攻
形势
切。张克戬
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
月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用绳子把一名
兵从城墙上放
拿着遗表和遗
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
杀死都监贾亶,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

取出朝服
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金兵将领抬着
体依礼节埋葬在
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
朝廷所知,朝
封赠张克戬为康殿
赠送银
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绍兴年
2号“忠确
(词的下片借“弹泪、把酒”等动作描写利
风、飞絮、浮萍”等意象抒发
感,并非直抒胸
①词人慨叹柳絮即使化为浮萍,也仍然不免漂泊,表达了对柳絮命
悯惆怅之意
(3分)②词人借物自喻,抒发了漂泊落拓、难以掌握自身命运的痛苦无奈
6.(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携来百侣曾游
往昔峥嵘岁月稠
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