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 6章变化的地形 核心素养评估试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 6章变化的地形 核心素养评估试卷(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20 08:5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 A )
A.地中海
B.大西洋
C.红海
D.印度洋
2.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B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生物作用
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m,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拔为-11034m,它们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D )
A.2186m
B.8848m
C.11034m
D.19882m
4.某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日本的新燃岳火山又再次喷发,威力也显著增强,烟尘高度达4500m,还被观察到罕见的“火山雷”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图1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B.新燃岳火山是活火山
C.火山会喷出大量火山灰
D.日本位于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上
5.图中最有可能发现河流的是( A )
6.我国地处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的国家。下列是有关地震防灾减灾的做法:
①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②建造抗震性能好的住房;
③当地震发生时,待在室内,原地不动;
④如果在楼上,则迅速打开窗户跳下;
⑤如果在人员集中的学校,则要按照逃生演练的要求,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有序地跑到空旷地带;
⑥在确认不会造成进一步损伤的情况下,展开互救、自救。
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7.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 D )
A.华山的悬崖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
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C.2020年4月14日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海域发生5.7级地震
D.2019年7月23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发生山体滑坡事件
8.“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尼泊尔大地震”“阿富汗大地震”,这些地震区均位于
( D )
A.环太平洋地带
B.沿海地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D.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9.我们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南北美洲的西部有一列靠近海岸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北长达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实际上也是由于两大板块运动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D )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圈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圈位于地核中
C.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
D.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大的是地幔层
11.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的莫霍提出的
B.大陆漂移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12.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那里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 D )
A.地表风化的结果
B.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
C.冰川移动的结果
D.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13.下列各图反映的自然现象,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C )
14.地震能诱发许多次生灾害,下列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有( A )
①泥石流
②滑坡 ③暴雨 ④台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我们可以在余姚龙泉山的崖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岩层,这能说明( B )
A.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
B.地形是在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
C.地形是稳定不变的
D.地形发生改变都是很剧烈的
16.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该国的爪哇岛仍有许多农民居住于火山附近,其主要原因是( D )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养生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17.我国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多火山地震,下列用板块学说解释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
B.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C.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D.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18.下列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C )
A.马六甲海峡
B.海南岛
C.戈壁滩
D.青藏高原
19.地球上总有许多自然灾害现象,下列灾害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 )
A.古巴南部海域发生7.7级大地震
B.信阳萤石矿井透水事故
C.台风“利奇马”在温岭登陆造成巨大破坏
D.澳大利亚发生特大山火
20.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尼泊尔大地震发生之后,爱动手的小科上网查找了近几年全球发生的6级以上的地震,并在板块分布图上标注了位置。据此,你认为小科在查找资料之前作出的合理假设是( A )
A.大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边界处附近
B.大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
C.发生地震的地方容易喷发火山
D.主震发生之后,还会发生余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地震会导致__房屋倒塌__、交通和通信中断、__人民生命财产损失__等。
22.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__板块构造__学说。
23.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__相等__;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都__相同__;等高线一般情况下不会__交叉__;等高线密集处的地形是__陡坡__;等高线稀疏处的地形是__缓坡__;等高线重叠处的地形是__峭壁__。
24.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溶洞)主要是因__外力作用__(选填“外力作用”或“内力作用”,下同)而形成的;黑龙江的五大连池(火山湖)主要是因__内力作用__而形成的。
25.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移动的大洋地壳碰到大陆地壳时会发生挤压,并且俯冲插入大陆地壳底下,这样在海洋会形成深深的__海沟__和一系列的__岛屿__,而在大陆上则会形成__高原__和__山脉__。
26.写出下列各种地形的成因:
黄土高原——__风力的沉积__;
珊瑚礁——__生物的堆积__;
新安江水库——__人类活动__;
溶洞——__流水侵蚀__;
河口三角洲——__流水的沉积__;
夏威夷群岛——__火山喷发__;
阿尔卑斯山——__板块碰撞__。
27.海陆分布在不断变化之中。如图所示为世界某局部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A__亚欧板块__;B__非洲板块__;C__印度洋板块__。
(2)图中②山脉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__喜马拉雅__山脉,它是由板块__碰撞挤压__形成的。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预测,海洋③的面积将会__扩大__,理由是__位于板块与板块的张裂拉伸处__。
(4)2019年9月9日,西西里岛(地中海最大火山岛)的一座火山喷发。地中海沿岸火山众多,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__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__。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28、29小题各6分,30小题8分,31小题10分,共30分)
28.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图3
(1)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的是图__甲__。
(2)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有__①②__(填序号)。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3)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__B__。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12月18日08时14分在四川内江市资中县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网友反映,内江、成都、乐山、宜宾等地均有震感!
材料二: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材料一中的地震属于__地质__灾害。本次地震发生省的简称是__川(或蜀)__。
(2)材料二表明我国重视防灾减灾工作。请写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写出四例即可)
【答案】
(2)运用遥感卫星技术,能够比较精准的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修建大量的防灾工程;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我国政府能够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有效减少灾害损失。(合理即可)
3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鞍部__;G__峭壁__。
(2)甲山顶与乙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170__m,两山顶之间气温相差__1.02__℃。
(3)图中B、H两处坡度较平缓的是__H__处,判断依据是__H处的等高线比B处的等高线稀疏__。
(4)图中DC和EF处有河流发育的是__EF__处,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__西__向__东__流。
31.阅读“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工作者研究认为:台湾海峡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为海洋,在距今约4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之后海峡地壳时升时沉,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了……
(1)以上资料进一步说明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性,材料中的台湾海峡位于__亚欧__板块与__太平洋__板块之间。
(2)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请解释:
①“时连”是因为__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__。
②“时分”是因为__第四纪冰期时,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被淹没成海峡__。
(3)煤是由陆地上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奇怪现象吗?
【答案】
(3)台湾海峡在很久以前是陆地,地面长有森林,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森林被埋藏于地下,便形成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