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鲁教版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鲁教版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8 22:3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化学实验课上,小瑞同学发现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并没有燃烧。她提出是不是收集的氧气浓度太低造成的。这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2、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猜想与假设 D.获得结论
3、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白糖”。“可能是白糖”是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作出结论
4、小江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就“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或猜想 C.观察 D.得出结论
5、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接种疫苗标志 C、新冠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
6、小博士克雷尔发现眼镜的鼻托上有铜绿产生。是什么原因让铜生成铜绿呢?苏俊丞同学提出这可能与潮湿的空气有关。“铜生成铜绿可能与潮湿的空气有关”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制订计划
7、拉瓦锡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
8、你认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试液是否是氯化铁溶液的最佳方法是(  )
A.调查 B.讨论 C.实验 D.上网
9、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含有铁。有同学就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实验发现:④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就这一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观察 B.②为结论
C.③为设计实验 D.④为实验现象
10、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控制变量 D.归纳
11、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
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
12、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水蒸气
C.可能是对人体无害的气体
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14、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鼻孔凑近药品闻气味
二、填空题:
15、甲同学对厨房管道煤气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将该问题带到了活动小组。过程中甲首先提出:管道煤气的燃烧产物是什么?乙同学立即发言:我认为其产物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乙同学的发言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大家针对乙同学的说法设计了合理的实验方案,你帮他们完成验证上述两种气体的操作及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产物有水蒸气
操作: ?现象 结论:产物有二氧化碳
针对该探究过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条即可)
16、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如下:
(1)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是: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将燃烧的木条插入该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熄灭;
(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4)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只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如澄清石灰水理由充分。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填效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 ;属于获得结论的是 ;属于反思评价的是 。
17、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④“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⑤“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⑥“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序号).
18、化学兴趣小组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将小组所用科学方法的字母序号填在后面横线内。
(1)找出穿过的几件衣服,从衣服商标上摘录面料的种类,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
(2)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燃烧的现象;
(3)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A.实验法 B.观察对比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B B B D C B D
11 12 13 14





B D B C





二、填空题:
15、答案为:猜想与假设;用冷而干燥的器皿罩在火焰上方;器皿内壁有水雾;
将上述实验的器皿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16、答案为:(1);(2)(4);(3);(5)。
17、答案为:
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猜想与假设;④收集证据;⑤设计实验;⑥反思与评价;①③⑤④②⑥
18、答案:(1)B;
(2)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