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巩固提高及检测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试剂组(
)
A.石灰石和稀盐酸
B.大理石和稀硫酸
C.碳酸钠和稀盐酸
D.碳和氧化铜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有: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收集气体③向容器中加入小块大理石④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⑤向漏斗中或直接向试管中注入盐酸。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④①③⑤②
B.②⑤③①④
C.④③①⑤②
D.④①⑤③②
3.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敲打后用大量水冲洗
B.加入石灰水浸泡
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
D.煅烧
4.下列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组是(
)。
A.O2、CO2
B.CO2、H2
C.H2、NH3
D.O2、CH4
5.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
A.
O2
B.
H2
C.
N2
D.
CO2
二、填空题
6.右图是气体的发生装置。
该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条件是
,反应物的状态是
或
;
请你写出用该装置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李老师布置的家庭实验是:用该装置的原理选择日常生活用品完成一种气体的制取,你的发生装置的用品是
,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4)该装置制取气体成败的主要原因是
。
三、实验题
7.简述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集气装置。
8.简述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9.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氧气
二氧化碳
药品
高锰酸钾
仪器
收集气体的时刻
集气方法
验满方法
本氧气制取装置改为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方法
四、简答题
10.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是否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为原料?为什么?
11.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2)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12.实验室有“用试管等仪器的氧气发生装置A”和“用试管等仪器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B”,下表是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选择这两套装置或将这两套装置稍作改动填表(填字母和必要的文字)
固体—固体
单一固体
液体—液体
液体—固体
加热
A
A
B加酒精灯
B加酒精灯
不加热
——
——
B
B
13.根据气体的性质填表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方法
14.改正实验室二氧化碳发生器装置的明显错误。
▲15.小江在做CO2的性质实验时,误将浓盐酸倒入了大理石中,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继续做下面的实验,结果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却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变浑浊,试分析缘故。若误将浓盐酸倒入了大理石中,小江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16.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加入高出鸡蛋5cm的稀盐酸,玻璃片盖上烧杯,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
参考答案
1.A;2.A;3.C;4.C;5.D。
6.(1)常温、常压;固体和液体;液体和液体。(2)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MnO2
2H2O+O2↑、Zn+H2SO4==ZnSO4+H2↑)(3)软塑料瓶,吸管(或一次性输液管);水垢和醋酸。(4)装置是否漏气(或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7.略。
8.略。
9.略
10.否,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11.(1)Zn或Na2CO3(2)将胀大的气球封口抛向空中,若下沉,则密度比空气大;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答案不唯一)。
12.
固体—固体
单一固体
液体—液体
液体—固体
加热
A
A
B加酒精灯
B加酒精灯
不加热
——
——
B
B
13.略 14.(1)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到液面下;(2)反应物应是稀盐酸;(3)导气管应刚露出胶塞。
15.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影响了实验的结果;立即加水稀释。
16.现象:鸡蛋沉在烧杯底。一会儿,蛋壳周围便附着许多小气泡,随着气泡的增多,鸡蛋逐渐往上浮,直至鸡蛋与空气接触后又慢慢往下沉。如此反复浮沉,直到没有气泡产生,鸡蛋才不会上浮,此时鸡蛋已变成一个软壳蛋。解释:鸡蛋的密度比稀盐酸溶液的密度大,鸡蛋沉在杯底,一会儿,蛋壳中的碳酸钙跟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小气泡附在蛋壳上,蛋壳体积增大,浮力大于重力,鸡蛋上浮。鸡蛋和空气接触后,部分CO2逸到空气中,使鸡蛋的浮力减小而沉入杯底,如此反复浮沉,直至蛋壳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剩下蛋壳中的软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