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地区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地区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0 07:04:03

文档简介

德州地区十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年11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D
B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AD
C
BD
CD
16.(每空2分,共10分)
(1)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2)在碱性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大于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速率,但不影响最终产物质量
(3)160<
t
<720
(4)
(5)催化剂的颗粒大小
17.(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6分)
(1)
①FeO+4H2O+3e-===Fe(OH)3+5OH-
②Fe(OH)3+3e-===Fe+3OH-(或FeOOH+3e-+H2O===Fe+3OH-)
③形成闭合电路 由左池到右池
(2)
①a(1分)氧化反应(1分)
②Fe-6e-+8OH-===FeO+4H2O
(3)
①Cl--5e-+2H2O===ClO2↑+4H+
②0.01
mol
18.(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9分)
(1)
> 升温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2分)
(2)碱性 1×10-7
(3)向右 
向右
(4)③>①=④>②=⑤
(5)等于
19.(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1分)
(1)放热
(2)75%
30%
(3)CH3OH(l)
+O2(g)
=
CO2(g)
+
2H2O(l)
?H=-725.8kJ/mol
(4)4A+2B3C
mol·L-1·min-1
20.(每空2分,共14分)
(1)①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②;
③放热
减小
(2)=
(3)①<;
②>
高二xx试题参考答案
第1页,共2页

高二xx试题参考答案
第2页,共2页德州地区十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
2020年11月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Hg
201
Pb
207
第I卷(4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反应:
(1)CH4(g)+2O2(g)===CO2(g)+2H2O(l)
ΔH1=a
kJ·mol?1
(2)CH4(g)+2O2(g)===CO2(g)+2H2O(g)
ΔH2=b
kJ·mol?1
化学键
C=O
O=O
C—H
O—H
键能/(kJ﹒mol-1)
798
x
413
46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表中x
=(1796+b)/2
B.H2O(g)===H2O(l)的ΔS<0,ΔH=(a-b)kJ·mol?1
C.当有4NA个C—H键断裂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为a
kJ
D.a>b且甲烷燃烧热为b
kJ·mol?1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CaCO3(s)+2SO2(g)+O2(g)=2CaSO4(s)+
2CO2(g)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
C.若△H<0,△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D.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
>0
3.一定温度下,把2.5mol
A和2.5mol
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s)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
D,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60%
B.x=4
C.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
4.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 ΔH<0。某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推断,A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
mol·L-1
B.
由图甲推断,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80
C.
到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D.
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丙所示,则T2>T1
5.生命过程与化学平衡移动密切相关。血红蛋白(Hb)与O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分子的过程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温升高,与Hb结合更快,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
吸入新鲜空气,平衡逆向移动
C.
CO达到一定浓度可使人中毒,是因为CO结合Hb,使分解速率增大
D.
利用高压氧舱治疗CO中毒者,原理是使平衡右移
6.
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C.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D.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7.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用于铁表面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8.液流式铅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CH3SO3)2Pb]代替硫酸作为电解质,该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为2Pb2++2H2O
Pb+PbO2+4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极质量均减小
B.
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O2+4H++2e-===
Pb2++2H2O
C.
充电时,溶液中Pb2+向阴极移动
D.
充电时,阳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
9.某燃料电池可实现NO和CO的无害转化,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Ⅰ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石墨Ⅱ电极上的反应式为CO-2e-+O2-
===
CO2
C.电池工作时Na+向石墨Ⅱ电极处移动
D.电路中每通过6
mol电子,生成1
mol
N2
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二、不定项选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中间隔室的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的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向正极区迁移,正极区溶液
pH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产品
C.
负极反应为,负极区溶液
pH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时,会有0.25
mol的生成
12.锂离子电池又称为“摇摆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等,其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即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运动而形成电流。其装置结构简图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溶有的碳酸酯类溶剂,隔膜为仅锂离子能通过的高分子膜),工作原理为(M代表过渡元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放电时,正极为石墨
B.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多次使用
C.
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
D.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可用LiNO3溶液作为离子导体
13.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B.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ΔH
<-574
kJ·mol-1
C.反应②中,当4.48
L
CH4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
mol
D.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14.科学家研究发现Cl2与CO合成COCl2的反应机理如下:






其中反应②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③的活化能
B.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C.
要提高合成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②的速率
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无法提高的平衡产率
15.在Ni/凹凸棒石催化剂下可发生反应:C2H5OH(g)
+
3H2O(g)
2CO2(g)
+6
H2
(g
),如图为在2
L刚性容器中,相同时间内不同水醇比(乙醇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测得乙醇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水醇比为2:1
时,各点均已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2H5OH(g)
+
3H2O(g)
2CO2(g)
+6
H2
(g
)
ΔH<0
B.若乙醇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1
mol,

K
(
400°C
)
=
C.B、C
两点一定未达到平衡状态
D.水醇比过高,过多的水分子可能会占据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导致反应速率降低,则相同时间内乙醇转化率降低
第II卷
(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题,共60分。
16.(10分)某实验小组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做了如下探究:
Ⅰ.甲同学依据实验①和实验②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图1曲线;乙同学依据实验③和实验④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图2曲线。
(1)由图1可知:该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
(2)分析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Ⅱ丙同学设计了几组实验,探究影响分解速率的其他因素,记录数据如表。已知表中“时间”表示用20mL
H2O2制取50mL(常温常压下所需的时间
(3)推测时间t的范围为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
17.(16分)(1)铁是一种廉价的金属,除了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外又有了新的用途。磷酸聚合物铁锂电池以其廉价、高容量和安全性逐渐占据市场。高铁电池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图1是高铁电池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1
图2
已知放电后,两极得到的铁的相同价态的化合物。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则充电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盐桥中含有饱和KCl溶液,放电时,盐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此盐桥中阴离子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它氧化性能好,且无二次污染,属于绿色处理剂。爱迪生蓄电池反应为Fe+NiO2+2H2OFe(OH)2+Ni(OH)2,可用图2装置制取少量高铁酸钠。
①此装置中爱迪生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或“b”),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充电,充电时生成NiO2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在用电解法制取高铁酸钠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下图是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①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                      。?
②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mL气体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18.(9分)(1)某温度(t
℃)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    (填“>”“<”或“=”)25
℃,其理由是                           。?
(2)该温度下,c(H+)=1×10-7
mol·L-1的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质,则由H2O电离出来的c(OH-)=       
mol·L-1。?
(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水的电离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4)25
℃时,0.1
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①HCl、②H2SO4、③NaCl、④NaOH
、⑤Ba(OH)2,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填序号)。?
(5)25
℃时,pH=4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  (填“>”、“<”或“=”)pH=10的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19.(11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图1
图2
(1)该反应为_________反应(“吸热”或“放热”)。
(2)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2和3
mo1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
(1)+3O2(g)=?2CO2(g)+4H2O(g)
△H=-1275.6
kJ/mol
②H2O(1)=?H2O(g)
△H=+44.?0kJ/mol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某温度时,在V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A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______。
20.
(14分)硫酸是重要的化工材料,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1)将0.050mol
SO2(g)和0.030mol
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1。
①从平衡角度分析,采用过量O2的目的是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已知:B的平衡分压=总压×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则该温度下Kp=____________。(总压用P0表示)
③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
反应。若升高温度,则S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K(B)(填“>”、“<”或“=”)。
(3)如图2所示,保持温度不变,将2mol
SO2和1mol
O2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SO3加入乙容器中,隔板K不能移动。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
①若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___
_乙。(填“<”“>”或“=”)
②若保持乙中压强不变,向甲、乙容器中通入等质量的氦气,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____乙。(填“<”“>”或“=”)
高二化学试题
第1页,共10页

高二化学试题
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