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
导读识作者
导入课题
在中国百年文学发展中,只有鲁迅和赵树理都曾被作为中国作家学习的“方向”提出。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荚冬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果断、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几句话中,连续使用六个“最”来评价鲁迅先生。
导入课题
在中国百年文学发展中,只有鲁迅和赵树理都曾被作为中国作家学习的“方向”提出。
鲁迅往世后,赵树理是唯一没有到过延安,但能获得延安文化高度认同的作家。1943年,《小二黑结婚》发表后,很快得到高度评价。彭德怀为该书的出版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1947年夏天,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最后得到一致意见,以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和他的文学成果,应当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
导入课题
在中国百年文学发展中,只有鲁迅和赵树理都曾被作为中国作家学习的“方向”提出。
当时左翼文化界的代表性人物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都专门写了文章赞扬赵树理的文学创作。郭沫若称道《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茅盾认为《李有才板话》“标志了向大众化的前进的一步,这也是标志了进向民族形式的一步”。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他首先是个政治工作者,之后才是作家;他是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产物,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等,大多反映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难得变革的题材。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十年浩劫中,赵树理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而死,终年64岁。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将对人物情景的描写融于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略读明事件
《小二黑结婚》电影
课文所选的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后四节,讲述小二黑和小芹两人依靠新政权的力量,通过坚决斗争,终于结成眷属。
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追求婚姻自主、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故事简介
词语积累
唧唧哝哝:
顺水推舟:
面色如土:
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拍手称快:
莫名其妙:
装神弄鬼:
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假装神鬼恐吓人,比喻暗中耍手段捣鬼。
情节结构
二诸葛相信“命相不对”→干涉儿子自由→二诸葛收起八卦
三仙姑强调“前世姻缘”→包办女儿婚姻→三仙姑不再装神
小二黑、小芹喜结良缘
二诸葛的神课
情节结构
恩典恩典
看看仙姑
怎么到底
二诸葛占卦,俩女人滚成一团
二诸葛失灵,区公所碰一鼻子
三仙姑梳妆,区公所接受教育
恶霸受惩罚,俩青年终成眷属
演读析形象
在节选部分的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二诸葛
思想落后、迷信
恩典恩典
胆小怕事、奴性心理
为儿子“求官”,救难民为童养媳
关爱儿子,善良质朴
包办儿子婚姻
专制落后的封建家长观
不合时宜的打扮
三仙姑
好逸恶劳,作风不正
“米烂了”,跳大神
装神弄鬼,诈人财物
妒忌女儿的美貌,极力反对其婚姻
自私冷漠,心理扭曲
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
反对封建迷信。
反对恶势力。
二诸葛、三仙姑性格的异同及原因
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两人都封建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但两人也有不同。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法术。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前程。
性格形成的原因: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是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刻画。
通过行动写人。
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
朗读赏语言
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养媳?”答:“是!”问:“今年几岁了?”答:“属猴的,十二岁了。”
语言特色
……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峧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斗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恨不得一头碰死。
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生动形象
语言特色
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幽默而又充满乡土气息
说话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惯,外国人有外国人的习惯。(赵树理)
从群众的话海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再经过我们充分的加工,把我们的语言锻炼得要说什么就能恰如其分地把什么说清楚……(赵树理)
赵树理写小说多年,深知群众的语言最丰富,所以,在作品中,他尽量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
语言特色
研读悟主旨
小说的主题是在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吗?如果不是,那是讴歌什么呢?
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的胜利!讴歌新社会的胜利!
小二黑和小芹在争取爱情、与一切落后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明朗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斗争的结果,推动了二诸葛、三仙姑的改造,更引发了刘家峧清算金旺兄弟恶霸劣迹的斗争。刘家峧的农民群众本来都敢怒不敢言,最后斗争金旺兄弟的会上,却你一宗他一宗,从晌午说到太阳落,一共说了五六十款,历数了金旺兴旺二人的罪恶,斗倒了横行乡里的恶霸。这样,《小二黑结婚》的主题意义就远远地超越了爱情的界限,而含有彻底地反恶霸、反封建意识的思想内容了。赵树理描绘的确实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英雄美人故事,而是借助于这个故事记载了1942年和1943年刘家峧农民翻身作主人的宏伟事业。
拓读谈己见
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个圆满的结局,你觉得这个结局是不是太过圆满了?
观点一:结局安排妥当。二诸葛阻拦小二黑与小芹结婚,是因为他两“命相不对”,究其动机还是为了小二黑好;三仙姑要把小芹许给吴家,不顾女儿的幸福,她的动机是利己的。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农民,他们与新政权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在新政权的改造下,他们吸取教训,是完全有可能转变的。
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个圆满的结局,你觉得这个结局是不是太过圆满了?
观点二:结局过于圆满。二诸葛笃信阴阳八卦,抬手动脚都要论阴阳,他是真迷信;三仙姑装神弄鬼则是欺骗他人,害人害己,她是她是假迷信。二人在后来有了转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转变的速度有些太快了。几十年的思想、行为习惯是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被改变的吗?
小说中的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 看一看黄道黑道”。当今社会,青少年盲目相信“星座文化”。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热衷星座的青少年是不是当代版的二诸葛?
观点一:宇宙间的星球,是客观的存在,自古以来,人类就密切关注星空,探讨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产生了天文学,这是科学。但是星座的说法不是科学,不能把星座的说法当成科学一样完全相信。
小说中的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 看一看黄道黑道”。当今社会,青少年盲目相信“星座文化”。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热衷星座的青少年是不是当代版的二诸葛?
观点二:信不信星座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完全属于个人自由。但前提是不要盲信,不要因此而影响正常生活。如果一味相信星座,把星座中的说法奉为圭臬,甚至因此干扰了生活,这就陷入了迷信的深坑。这跟二诸葛动辄“论一论阴阳八卦”没什么不同,是一样荒唐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