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光的折射
课的题目是《光的折射》。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进行。
一、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前提,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而本节教学重点在认识和总结光的折射规律上,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利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的三维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2).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3).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2).通过观察、猜想、检验、联想等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精神。
(3)
对学生进行人身安全教育。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1).通过小实验、小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老师穿插于课堂之间,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当好课堂协调者,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感悟。
?(3).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实验不能直观展现的用视频、动画演示出来。
?2、学法: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观察什么?使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探究、总结规律,并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实验:打靶小游戏,海市蜃楼)每组学生用提前自备的激光笔照射靶子中心,一时间大屏幕靶子中心各色光点不停晃动,异常热闹,再让同组另一同学将桌子上的小玻璃砖放在激光笔前端,这时部分光线偏离靶心,这时同学们开始热烈讨论想办法让光点回到靶心。(为学生们准备的玻璃砖有正方体,长方体,梯形,甚至半圆形)。
通过打靶小游戏和海市蜃楼图片让学生认识折射现象,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探究的兴趣……
(2)知识回顾、得出方法
通过回顾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设计出折射定律探究方法和过程。
(三)
实验探究、总结规律(通过探究和动画演示突破本节重点)
学生实验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 老师:鉴于学生初学物理,对此种实验方法不够熟悉,所以在实验前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并强调实验时,至少改变三次入射光线的角度,仔细观察入射光线改变后,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又将怎样改变?记录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2:(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学生: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
?
?讨论交流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学生实验3:(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学生在上一步实验基础上能够很容易得出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的角度关系。增加第四步(有几条光束,分别是什么?)和第五步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学生对全反射有所了解,拓展知识面,也实现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讨论交流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老师视频演示实验:折射中的三线关系
?由于本环节利用学生手头实验器材可操作性差,因此自制教具提前录制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折射中的三线关系。
交流讨论,补充光的折射定律。
学生实验4:光在折射时是否具有可逆性?
本环节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此方案即为其中一组学生所得。
(本环节通过简单的实验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再次交流讨论完善光的折射定律
练习巩固:完成下列折射光路图。
(四)应用规律、解释现象(通过学生的动手感知,讨论交流和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利用这套装置为学生设置叉鱼小游戏,学生发现通过管子看准的鱼的位置,毛衣针总是叉不住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叉到鱼?得出如此结论(叉鱼的下方)。进一步引申鱼看岸上物体情况。(大雁升高)
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可以说,也可以用小实验演示)学生提出来很多有关光折射现象:筷子折断、字升高了、硬币显形、露珠上的风景、晚上星星眨眼睛、
池水变浅、海市蜃楼、日出等等。
针对筷子折断我们亲自体验,并由此迁移出池水变浅,利用小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海市蜃楼和日出这些不易直接展现的现象利用视频和图片为学生展现和讲解。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的折射现象的奇妙,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享受运用知识的快乐。
(五)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⑴光的折射
⑵光的折射规律
⑶光在折射中具有可逆性
⑷折射现象的解释
课后作业
5、画出如图所示的光线经过半圆形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O为圆心)
五、教学评价
?整堂课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所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一次次的活动、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将激励教育贯穿于课堂,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质疑,在质疑中求知,在求知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感受物理知识的奇妙、有趣、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