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如图所示是某地1月8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C读作“5度”?????????????????????????????????????????????????
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
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
关于如图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湿衣服变干了??????????????????????????????????B.?冰雪消融
C.?樟脑丸逐渐变小?????????????????????????????D.?泼水成冰
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人在北方冬天呼出的“白气”?????????????
B.?雾凇?????????????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D.?降雪
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汽化
升华??????????????????????????
B.?液化
凝华??????????????????????????
C.?凝固
凝华??????????????????????????
D.?升华
熔化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是凝华现象
C.?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加快??????????????
D.?烧开水时,壶嘴不断冒出“白气”是汽化吸热过程
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地面上的水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过程中,需要吸热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生活中有许多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烧开时壶嘴周围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炒菜时碘盐和油不宜同时加热,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升华
C.?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液体沸点低
D.?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为了加快蒸发
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
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
D.?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
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
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用久了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因为白炽灯钨丝在发光时先熔化后凝固依附在灯泡内壁
C.?夏天电风扇吹出的风使我们感觉凉爽,是因为风加快了皮肤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
D.?冬天,摩擦双手使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北方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_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严冬,树枝上形成美丽的“雾淞”.“雾淞”属于________现象(选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北方冬天的清晨,经常看到房间的玻璃窗上有美丽的“窗花”,这是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_(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日常生活中它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测沸水的温度。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________(选填
“升华”或“凝华”)。
大型文艺汇演时,经常向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营造出雾气缭绕的舞台效果,使表演者犹如身处仙境,如图所示。请分析说明这些雾气形成的原因。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如图,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
(1)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________(热水/冰块)
(3)某同学还观察到烧瓶里的水沸腾时,瓶口附近出现了大量“白气”,请你判断“白气”较多的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①”或“②”)位置。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在开水里如图甲,观察到玻璃泡内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玻璃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该同学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老师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如图乙,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内部气泡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白雾”产生原因是________。
小阮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把“碘锤”放入热水中,
(1)观察到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________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小阮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她查询了一些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她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
(3)小阮发现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部分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B
6.【答案】
C
7.【答案】
B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C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D
14.【答案】
B
15.【答案】
C
16.【答案】
凝华;内侧
17.【答案】
凝华;放出
18.【答案】
室内;凝华;放出;液化
19.【答案】
升华;凝华;霜
20.【答案】
不能;升华
21.【答案】
答:固态二氧化碳为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而升华要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22.【答案】
解: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人的脸上,形成“白眉毛”或“白胡子”。
23.【答案】
(1)汽化;液化
(2)冰块
(3)①
24.【答案】
(1)升华
(2)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摄氏度,该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沸点
(3)二氧化碳;液化
25.【答案】
(1)紫;升华
(2)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
(3)用开水或给热水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