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16
人口的空间变化
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城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下表为2019年3月某日北京市人口流出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目的地排名
出行方式所占比重(%)
汽车
火车
飞机
1.上海市
10
37
53
2.重庆市
0
22
78
3.廊坊市
49
51
0
4.长沙市
9
28
63
5.保定市
30
70
0
1.上海成为北京人口流出首要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贸更频繁
B.距离更近
C.交通更便捷
D.文化更接近
2.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三地之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试推测部分北京人口每天在北京与廊坊之间频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事第二产业
B.返回居住地
C.从事旅游业
D.返乡探亲
打工度假是指年轻人在完成学业后,开始正式的工作之前,花费大约一年时间到遥远的国外旅行,同时通过打工积累工作经验、挣取生活费。2015年以来,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年轻人提供5000个打工度假签证名额。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澳大利亚成为中国年轻人打工度假主要目的地的原因是 ( )
A.工作压力小
B.生活成本低
C.工资水平高
D.气候条件好
4.澳大利亚积极推动打工度假人员入境,是因为其 ( )
A.生产技术水平低
B.国内市场狭小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城市化水平低
城内出行强度是指城市出行人数与该城市居住人数之比。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各地城内出行强度产生较大波动。下图示意广东惠州及江西赣州两地去年与今年春节前后农历同期的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表示2020年广东惠州城内出行强度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正常年份,两地春节前后城内出行强度的变化差异主要受(
)
A.假期长短影响
B.政策干预影响
C.人口迁移影响
D.电子商务影响
7.城内出行强度降低将(
)
A.抑制消费需求
B.避免疫情市外扩散
C.提高交通通达度
D.增加病毒家庭传播风险
“城归”类似于“海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主要是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近几年,“城归”人数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成为主导产业
B.乡村经济发展条件改善
C.全面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9.“城归”现象可能给乡村地区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①职业构成多样化
②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③促进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发展
④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示意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导致广东省2019年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山东省的因素主要是(
)
A.医疗水平
B.年龄结构
C.人口数量
D.文化程度
11.乙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下图示意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主要迁往东南沿海地区
B.迁往周边省区的数量较多
C.以求学、养老为主
D.以资源开发为主
13.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降低社会抚养比
B.劳动力短缺
C.恶化人口性别结构
D.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年均日照总时数1531.3小时.年均气温18.8-20.8°C.全年无霜期338天。海拔大多在500~800米之间。巴马盘阳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地区。这里的村落每年吸引十万余季节性移民长期居住。季节性移民指相对富裕的人群迁移到环境更为舒适的地方的一种季节性旅游和居住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盘阳河流域的村落能吸引大量季节性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生活环境
B.经济水平
C.交通通信
D.婚姻家庭
15.推铡盘阳河流域的村落对季节性移民吸引力很强的时段和人群是(
)
A.夏半年城市中老年群体
B.夏半年农村青壮年群体
C.冬半年城市中老年群体
D.冬半年农村青壮年群体
16.大量季节性移民长期居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户籍人口增多
B.就业机会增多
C.人地矛盾缓解
D.环境质量改善
读“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用。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18.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下图为“北京市2010~2016年外来常住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关于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推测错误的是(
)
A.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
B.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C.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D.政策引导分散城市职能
20.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给北京的经济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
A.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减少
B.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C.影响小微企业、创业型企业的发展
D.就业压力增加
2019年3月1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我市城镇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在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群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这一政策的实行,真正实现“零门槛”落户,形成了我国公民在石家庄市城区、城镇落户“有意就迁入,户口随人走”的自由流动新格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石家庄市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的主要目的有(
)
A.吸纳高端科技人才
B.扩大城区建筑面积
C.减轻农村就业压力
D.增加迁入人口数量
22.石家庄市“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降低房地产价格
B.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C.提高城市化水平
D.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3.为吸引落户人员定居,石家庄市需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教育投入,提升科技水平
B.完善公共设施,增加就业岗位
C.合理规划城市,增加住房供给
D.扩大宣传报道,提升城市形象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较单一,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下图为东北地区某省级行政区域2014~2019
年常住人口、流失人口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省级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
)
A.2014-2015年降幅最大
B.2015-2017年总量上升
C.2014-2019年有升有降
D.2018-2019年降速最快
25.人口流失可能导致当地(
)
①少年儿童就学压力增大
②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下降
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④人才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1.保定和廊坊距离北京比上海近,故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与北京之间经贸更频繁,故成为北京人口流出首要目的地,故A项正确。北京和保定及廊坊之间距离近,比北京到上海更便捷。故C项错误。北京和保定廊坊,都是北方城市,文化接近,上海市是南方城市,京沪间文化差异较大,D项错误。故选A。
2.廊坊市位于河北省,距离北京较近,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廊坊成为可能,人口出现钟摆式流动。故B项正确。北京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北京人口不需要大量流入河北从事第二产业,故A项错误。从事旅游业和返乡探亲相比在廊坊购房居住而言不是最主要的流动原因,CD错误。故选B。
3.C
4.C
【解析】3.澳大利亚为经济发达国家,对服务的要求较高,工作压力不小,A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为经济发达国家,物价一般较高,生活成本较高,B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为经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收入高,因此澳大利亚成为中国年轻人打工度假主要目的地,C符合题意;澳大利亚国土辽阔,气候地区差异大,气候条件有较好的地区,也有气候条件不好的地区,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澳大利亚为经济发达国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A不符合题意;国内市场狭小,与澳大利亚积极推动打工度假人员入境关系不大,B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人口数量较小,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相对短缺,因此澳大利亚积极推动打工度假人员入境,弥补劳动力不足,C符合题意;澳大利亚为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水平高,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D
6.C
7.A
【解析】5.结合春节疫情爆发,出行强度急剧下滑,不难选出表示2020年广东惠州城内出行强度的曲线是④,答案选D。
6.因为惠州和赣州相距较近,经济差距却较大,很多赣州的人口外出务工,甚至来惠州务工。正常年份,春节前赣州人口回流导致城市出行的人数会增加,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变大;而春节前的惠州,很多人离开惠州返乡过年,人口减少导致城市出行的人数减少,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变小,C正确;假期长短影响、政策干预影响、电子商务影响不是体现在春节前后城内出行强度的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故选C。
7.城内出行强度降低,商业活动受到限制,抑制了消费需求,A正确;城内出行轻度降低可以减少病毒在城内扩散,对避免疫情市外扩散影响不大,B错误;疫情期间虽出行强度降低,但对提高交通通达度影响不大,C错误;家庭成员外出减少,减少了与外界人员接触,可减小病毒家庭传播的风险,D错误;故选A。
8.B
9.A
【解析】8.整体上农业附加值较低,因此农业很难成为主导产业,排除A。乡村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乡村经济条件改善,创业环境大大改善,且能够提供较高收入的就业岗位,这是“城市归”人数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排除C。目前我国城市产业转移往往是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转移,城市向乡村转移的现象不多,排除D。故选B。
9.“城归”人员从城里返回乡下创业,不会局限于农业,在各种产业中进行创业和就业,使得农村的职业构成多样化,①符合题意。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程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而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②符合题意。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③不符合题意。“城归”回乡创业和就业会增加乡村的产业密度,增加环境压力,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不大,且这属于生态效益,④不符合题意。A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B
11.D
【解析】10.读表可知,广东省人口增长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人口迁入较多,且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广东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了大量青壮年迁入,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明显,所以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而山东省人口增长率小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人口迁出现象明显,自然增长率相对较低,所以导致广东省2019年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山东省的因素主要是年龄结构,B正确;医疗水平、文化程度等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D错;读表可知,两省人口数量差异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故选B。
11.读表可知,乙市人口数量3124万,城镇化水平为66.8%,选项四市相比而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总数应该更大,城镇化水平应该更高,所以重庆市最有可能,故选D。
12.B
13.B
【解析】12.图中显示黑龙江流出人口中去往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吉林、北京等省市的人口占绝大部分,他们并不属于东南沿海,A错误。这些目的地均位于黑龙江附近不远处,B正确。这些省份中有的教育较为落后,均属于北方地区环境也并不适合养老,C错误。这些目的地并不都有丰富的资源,D错误。故选择B。
13.流出人口中14-5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较大,这种情况会加剧老龄化的发展,升高抚养比,A错误。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当地劳动力短缺,B正确。流出人口中性别比例没有失调,女性稍多余男性,故不会导致人口性别结构恶化,C错误。由于劳动力短缺会降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D错误。故选择B。
14.A
15.C
16.B
【解析】14.据材料知,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年均日照时数较长,年平均气温适宜,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宜居住,因此其盘阳河流域成为世界著名的长寿地区。因此盘阳河流域的村落能吸引大量季节性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活环境,其它都不是主要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据材料知,季节性移民指相对富裕的人群迁移到环境更为舒适的地方的一种季节性旅游和居住现象,农村地区排除,即B、D排除;该地区生活环境好,因此主要是对中老年群体吸引力大,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海拔不是太高,夏季气温较高,而冬季气温相对温暖舒适,北方寒冷,因此应为冬半年迁入较多,A错误,C正确。故选C。
16.大量季节性移民长期居住,会给迁入地带来环境、资源压力,加剧环境污染,D错误;对迁出地的人地矛盾有缓解作用,C错误;季节性移民不会成为当地的户籍人口,A错误;但他们的长期居住会带动迁入地的消费,增加就业机会,B正确。故选B。
17.B
18.C
【解析】17.读图,图中①是青状年劳动力人口迁移路线,是经济因素。②美国老年人迁移路线,是环境因素。③1980年前我国人口迁移路线,是开垦北大荒,是政治因素。④是1985年后的人口迁移路线,主要是到经济发达区务工经商等,是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②③,B对。A、C、D错。
18.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读图,“雁南飞”现象为山东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①对。促进了两地区思想和文化的交流,②对。区域人口增加,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③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不是对山东的影响,④错。C对,A、B、D错。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政治、环境等,美国老年人向南部、西部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环境因素,我国1980年前开垦北大荒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人口迁移对迁入区、迁出区都有影响,注意题目中是对山东省的影响。
19.A
20.B
【解析】19.北京是首都,经济发达,设施完善,吸引着大量人口流入。近年常住人口的减少是因为产业的升级转型,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由北京转出,造成普通劳动者随之迁出。政策引导分散城市职能,导致部分人口迁出。人口迁出会环节交通拥挤状况,A不是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A符合题意。故选A。
20.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对本地常住人口数量影响不大,A错误。外来常住人口多为青壮年,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会导致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日益加重,B正确。外来常住人口多从事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对小微企业、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影响不大,C错误。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就业压力减轻,D错误。故选B。
21.D
22.C
23.B
【解析】21.结合材料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群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这一政策的实行,真正实现“零门槛”落户,将由于人口的迁入,增加城市迁入人口的数量,D正确;
A.
吸纳高端科技人才需要提供优越的住宿环境与工作环境,普通的“零门槛”落户不能实现这一目标,A错;
B.
扩大城区建筑面积,是人口迁入以后的慢慢发展的作用,B错;
C.
石家庄市“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实施主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增加城市的人口数量,减轻农村就业压力不是其目的,C错;故选D。
2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石家庄市“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大量人口的迁入,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房地产价格,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大量人口迁入,将会破坏当地自然环境,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3.结合第一题,石家庄市“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实施,主要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迁入,为了吸引落户人员定居,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迁入人口的收入,以稳定居民,B正确;合理规划城市,增加住房供给,扩大宣传报道,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吸引人口迁入,但不一定能够留住人口,CD错误;加大教育投入,提升科技水平,对留住普通大众作用较小,A错。故选B。
24.D
25.B
【解析】24.根据图示常住人口的变化可知,人口降幅最大和降速最快的都是2018-2019年,D正确,A错;2014-2019年,图示省级行政区域的人口一直在下降,BC错;故选D。
25.当地流失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会导致当地人口老龄化加剧,人才、劳动力短缺,③④正确;人口流失加剧,少年儿童就学压力减小,①错;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粮食商品率并不会下降,②错。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16
人口的空间变化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重点)
【思维导图】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2-5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R2-55.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2\\R2-55.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一轮地理\\通用\\地理人教(打包)\\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R2-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19步步高大一轮总复习——地理\\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R2-55.TIF"
\
MERGEFORMATINET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a.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__________的空间流动行为。
b.主要特点:①必须跨越______
(一般指县、市以上);②变更______;③迁移时间较长(一般在1年以上)。
2、类型:
①按空间范围划分: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_人口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到_______的人口迁移、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城市到_____的人口迁移、城市到_____的人口迁移。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为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
①19世纪以前:由旧大陆到______。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_________国家流向________国家。
③类型: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可按人口特点→迁移原因→方向→影响的思路对比分析如下:
迁移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人口特点
高素质人才
外国廉价劳动力
战争、政治难民
迁移原因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寻找更多就业机会;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不足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迁移方向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难民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主要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给迁入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④原因: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4、国内人口迁移
①古代:受脆弱的__________、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有计划、___________地人口迁移;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流量增大,流向明显变化;原因是政策的推动。
特征: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______关系。
2、具体因素
推力(排斥力)
拉力(吸引力)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环境恶化、__________
自然地理环境和________好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低
_______机会和成功机遇多
政治因素
政局动荡、________
优惠的_________
社会文化因素
________、种族、民族矛盾
良好的________、家庭、婚姻
3、图示影响因素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2-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R2-7.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2\\R2-7.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一轮地理\\通用\\地理人教(打包)\\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R2-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19步步高大一轮总复习——地理\\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R2-7.tif"
\
MERGEFORMATINET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水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
自然灾害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
西非的环境难民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经济因素(主导)
经济发展水平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交通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了迁移难度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因素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军人家属的从军
宗教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入巴勒斯坦地区
(3)政治因素
因素
影响
事例
国家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的南移
政治变化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练习1】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2.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美国、墨西哥
D.美国、澳大利亚
【练习2】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C.③D.④
4.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
A.①B.②C.④D.⑤
【练习3】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3题。
3.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练习4】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2-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R2-8.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2\\R2-8.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一轮地理\\通用\\地理人教(打包)\\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R2-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19步步高大一轮总复习——地理\\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R2-8.TIF"
\
MERGEFORMATINET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_________的进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_______。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左括.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左括.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2\\左括.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一轮地理\\通用\\地理人教(打包)\\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左括.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19步步高大一轮总复习——地理\\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左括.TIF"
\
MERGEFORMATINET
思维建模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右括.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2\\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一轮地理\\通用\\地理人教(打包)\\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19步步高大一轮总复习——地理\\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2\\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
分析人口迁移影响的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练习1】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练习2】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练习3】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⑦
4.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练习4】“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完成1~2题。
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B.②⑤⑥C.①③⑤D.①④⑥
四、我国庞大的民工流
1、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2、我国庞大的民工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练习1】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练习2】下图是“我国某铁路枢纽2016年各月旅客流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2月份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
C.国家政策
D.传统文化
2.关于城乡间人口流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B.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发展
C.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D.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1、变更定居地
行政区
定居地
2、国际
国内
农村
农村
城市
3、新大陆
发展中
发达
4、农业经济
有组织
改革开放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人地
2、(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自然灾害
资源条件
就业
战争
移民政策
宗教信仰
文化教育
【练习1】1.B 2.A
【练习2】3.C 4.D
【练习3】C
【练习4】1.A 2.C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2、郊区城市化
3、新的职业
【练习1】1.D 2.C
【练习2】C
【练习3】3.C 4.A
【练习4】1.A 2.B
四、我国庞大的民工流
【练习1】1.C 2.A
【练习2】1.D 2.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