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42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42ppt+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9 21: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思维导图
中央

他(李德)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和训练方法。——王桧琳
郭大钧《中国现代史》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长度:25000里(转战11个省)
河流:跨越河流近百条(大河24条)
中央红军
路线图
雪山:翻越了八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
战斗:三天一次大战(遭遇战400多场)
敌人: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与围堵
读图学史
中央红军出发时间?
中央红军出发地点?
遇到哪些困难?
关键时刻谁站出来?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减员5万人)
毛泽东
改向贵州前进
血战湘江


湘西
通道
遵义
贵州遵义
“左”
的错误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转折点
成熟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渡过金沙

大渡河
泸定桥
四渡赤水出奇兵
《长征组歌》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吴起镇
甘肃会宁
(1)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陕北会师(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的三次会师?
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突破四道防线→突破湘江→渡过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甘肃会宁会师
你来画一画:红军长征路线?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由86789人到会师的6500人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
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
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
有收获的。
——毛泽东
转危为安
长征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长征精神主要表现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品质;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
B
过关训练
B
D
B
D
C
D
C
C
C
D
D
C
A
合作探究
措施:扔掉了不必要的物品,利用夜间行军,部队更明确行动任务,招募新兵。
作用:作战、行军更灵活,部队转移速度更快,宣传了党的政策,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使红军队伍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