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章末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Rt△ABC中,∠C=90°,AC=1,BC=3,则∠A的正切值为( )
A.3
B.
C.
D.
2.如图,已知点C与某建筑物底端B相距306米(点C与点B在同一水平面上),某同学从点C出发,沿同一剖面的斜坡CD行走195米至坡顶D处,斜坡CD的坡度(或坡比)i=1:2.4,在D处测得该建筑物顶端A的俯视角为20°,则建筑物AB的高度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20°≈0.342,cos20°≈0.940,tan20°≈0.364)( )
A.29.1米
B.31.9米
C.45.9米
D.95.9米
3.如图,轮船沿正南方向以30海里/时的速度匀速航行,在M处观测到灯塔P在西偏南68°方向上,航行2小时后到达N处,观测灯塔P在西偏南46°方向上,若该船继续向南航行至离灯塔最近位置,则此时轮船离灯塔的距离约为(由科学计算器得到sin68°≈0.9272,sin46°≈0.7193,sin22°≈0.3746,sin44°≈0.6947)(
)
A.22.48海里
B.41.68海里
C.43.16海里
D.55.63海里
4.一座楼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BC是铅垂线,CA是水平线,BA与CA的夹角为θ.现要在楼梯上铺一条地毯,已知CA=4米,楼梯宽度1米,则地毯的面积至少需要( )
A.米2
B.米2
C.米2
D.米2
5.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6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9,则(
)
A.
B.
C.
D.
6.已知⊙O的半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5,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7.如图,在Rt△AOB中,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将△AO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恰好经过斜边A′B的中点C,S△ABO=4,tan∠BAO=2,则k的值为( )
A.3
B.4
C.6
D.8
8.如图,在△ABC中,∠B=90°,BC=8
AB=6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若P,Q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在运动过程中,△PBQ的最大面积是(
)
A.18cm2
B.12cm2
C.9cm2
D.3cm2
9.一个公共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
m,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斜坡AB的坡度是10°
B.斜坡AB的坡度是tan10°
C.AC=1.2tan10°
m
D.AB=m
10.如图,一辆小车沿倾斜角为的斜坡向上行驶13米,已知,则小车上升的高度是(
)
A.5米
B.6米
C.6.5米
D.12米
11.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cos40°=sin50°
B.tan15°?tan75°=1
C.sin225°+cos225°=1
D.sin60°=2sin30°
12.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B=60°,P、Q同时从B出发,以每秒1单位长度分别沿B-A-D-C和B-C-D方向运动至相遇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BPQ的面积为S(平房单位),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当t=4秒时,S=4
B.AD=4
C.当4≤t≤8时,S=2t
D.当t=9秒时,BP平分梯形ABCD的面积
二、填空题
13.规定:sin(﹣x)=﹣sinx,cos(﹣x)=cosx,sin(x+y)=sinx?cosy+cosx?siny.
据此判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cos(﹣60°)=﹣;
②sin75°=;
③sin2x=2sinx?cosx;
④sin(x﹣y)=sinx?cosy﹣cosx?siny.
14.如图,旗杆高AB=8m,某一时刻,旗杆影子长BC=16m,则tanC=_____.
15.如图,小明为了测量校园里旗杆AB的高度,将测角仪CD竖直放在距旗杆底部B点6m的位置,在D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53°,若测角仪的高度是1.5m,则旗杆AB的高度约为______m.(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
16.如图,一艘渔船正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A处测得岛礁P在东北方向上,继续航行1.5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测得岛礁P在北偏东30°方向,同时测得岛礁P正东方向上的避风港M在北偏东60°方向.为了在台风到来之前用最短时间到达M处,渔船立刻加速以75海里/小时的速度继续航行_____小时即可到达.(结果保留根号)
三、解答题
17.如图,△ABC中,∠ACB=90?,AC=BC=1,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角α.(0?<α<90?)得到△A1B1C1,连结BB1.设CB1交AB于D,A1B1分别交AB、AC于E、F.
(1)在图中不再添加其它任何线段的情况下,请你找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ABC与△A1B1C1全等除外);
(2)当△BB1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
(3)当α=60?时,求BD的长.
18.为了保证端午龙舟赛在我市汉江水域顺利举办,某部门工作人员乘快艇到汉江水域考察水情,以每秒10米的速度沿平行于岸边的赛道AB由西向东行驶.在A处测得岸边一建筑物P在北偏东30°方向上,继续行驶40秒到达B处时,测得建筑物P在北偏西60°方向上,如图所示,求建筑物P到赛道AB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19.如图,一座堤坝的横截面是梯形,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坝高和坝底宽.(精确到0.1m)参考数据:≈1.414,≈1.732
20.把(sinα)2记作sin2α,根据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sin2A1+cos2A1=
,sin2A2+cos2A2=
,sin2A3+cos2A3=
;
(2)观察上述等式猜想:在Rt△ABC中,∠C=90°,总有sin2A+cos2A=
;
(3)如图2,在Rt△ABC中证明(2)题中的猜想:
(4)已知在△ABC中,∠A+∠B=90°,且sinA=,求cosA.
21.“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如图,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在某直线路段MN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
22.如图,BC是路边坡角为30°,长为10米的一道斜坡,在坡顶灯杆CD的顶端D处有一探射灯,射出的边缘光线DA和DB与水平路面AB所成的夹角∠DAN和∠DBN分别是37°和60°(图中的点A、B、C、D、M、N均在同一平面内,CM∥AN).
(1)求灯杆CD的高度;
(2)求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23.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处探测到目标的俯角分别是,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为,随后无人机从处继续水平飞行m到达处.
(1)求之间的距离
(2)求从无人机上看目标的俯角的正切值.
24.学习“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后,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实地测量了凤凰山与中心广场的相对高度AB,其测量步骤如下:
(1)在中心广场测点C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此时山顶A的仰角∠AFH=30°;
(2)在测点C与山脚B之间的D处安置测倾器(C、D与B在同一直线上,且C、D之间的距离可以直接测得),测得此时山顶上红军亭顶部E的仰角∠EGH=45°;
(3)测得测倾器的高度CF=DG=1.5米,并测得CD之间的距离为288米;
已知红军亭高度为12米,请根据测量数据求出凤凰山与中心广场的相对高度AB(取1.732,结果保留整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章末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Rt△ABC中,∠C=90°,AC=1,BC=3,则∠A的正切值为( )
A.3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即可.
【详解】∵在Rt△ABC中,∠C=90°,AC=1,BC=3,
∴∠A的正切值为=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能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2.如图,已知点C与某建筑物底端B相距306米(点C与点B在同一水平面上),某同学从点C出发,沿同一剖面的斜坡CD行走195米至坡顶D处,斜坡CD的坡度(或坡比)i=1:2.4,在D处测得该建筑物顶端A的俯视角为20°,则建筑物AB的高度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20°≈0.342,cos20°≈0.940,tan20°≈0.364)( )
A.29.1米
B.31.9米
C.45.9米
D.95.9米
【答案】A
【解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作DE⊥AB于E点,作AF⊥DE于F点,如图,设DE=xm,CE=2.4xm,由勾股定理,得
x2+(2.4x)2=1952,解得x=75m,DE=75m,CE=2.4x=180m,EB=BC﹣CE=306﹣180=126m.
∵AF∥DG,∴∠1=∠ADG=20°,tan∠1=tan∠ADG==0.364.
AF=EB=126m,tan∠1==0.364,DF=0.364AF=0.364×126=45.9,AB=FE=DE﹣DF=75﹣45.9≈29.1m,
故选A.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3.如图,轮船沿正南方向以30海里/时的速度匀速航行,在M处观测到灯塔P在西偏南68°方向上,航行2小时后到达N处,观测灯塔P在西偏南46°方向上,若该船继续向南航行至离灯塔最近位置,则此时轮船离灯塔的距离约为(由科学计算器得到sin68°≈0.9272,sin46°≈0.7193,sin22°≈0.3746,sin44°≈0.6947)(
)
A.22.48海里
B.41.68海里
C.43.16海里
D.55.63海里
【答案】B
【解析】【分析】
过点P作PA⊥MN于点A,则若该船继续向南航行至离灯塔距离最近的位置为PA的长度,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过点P作PA⊥MN于点A,MN=30×2=60(海里),
∵∠MNC=90°,∠CPN=46°,
∴∠MNP=∠MNC+∠CPN=136°,
∵∠BMP=68°,∴∠PMN=90°﹣∠BMP=22°,
∴∠MPN=180°﹣∠PMN﹣∠PNM=22°,
∴∠PMN=∠MPN,∴MN=PN=60(海里),
∵∠CNP=46°,∴∠PNA=44°,
∴PA=PN·sin∠PNA=60×0.6947≈41.68(海里)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4.一座楼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BC是铅垂线,CA是水平线,BA与CA的夹角为θ.现要在楼梯上铺一条地毯,已知CA=4米,楼梯宽度1米,则地毯的面积至少需要( )
A.米2
B.米2
C.米2
D.米2
【答案】D
【解析】【分析】
【详解】
解:在Rt△ABC中,BC=AC×tan∠CAB=4tanq,
∴所需地毯的长度为AC+BC=4+4tanq(米).
面积为:(4+4tanq)×1=4+4tanq(米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5.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6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9,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x、y(x>y),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6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9可得关于x、y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然后利用正弦、余弦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x、y(x>y),由题意得,
解得:或(舍去),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
∴sinα-cosα=,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求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6.已知⊙O的半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5,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答案】D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OA=10,OD=5.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OB的度数,再根据圆周定理求出∠C的度数,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E的度数即可.
【详解】由图可知,OA=10,OD=5,
在Rt△OAD中,
∵OA=10,OD=5,AD==,
∴tan∠1=,∴∠1=60°,
同理可得∠2=60°,
∴∠AOB=∠1+∠2=60°+60°=120°,
∴∠C=60°,
∴∠E=180°-60°=120°,
即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60°或12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正确画出图形,熟练应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在Rt△AOB中,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将△AO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恰好经过斜边A′B的中点C,S△ABO=4,tan∠BAO=2,则k的值为( )
A.3
B.4
C.6
D.8
【答案】C
【解析】【分析】
【详解】
解:设点C坐标为(x,y),作CD⊥BO′交边BO′于点D,
∵tan∠BAO=2,
∴,
∵S△ABO=?AO?BO=4,
∴AO=2,BO=4,
∵△ABO≌△A'O'B,
∴AO=A′O′=2,BO=BO′=4,
∵点C为斜边A′B的中点,CD⊥BO′,
∴CD=A′O′=1,BD=BO′=2,
∴x=BO-CD=4-1=3,y=BD=2,
∴k=x?y=3×2=6.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求出点C的坐标,然后根据点C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k值求解即可.
8.如图,在△ABC中,∠B=90°,BC=8
AB=6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若P,Q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在运动过程中,△PBQ的最大面积是(
)
A.18cm2
B.12cm2
C.9cm2
D.3cm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已知求边长BC,再根据点P和Q的速度表示BP和BQ的长,设△PBQ的面积为S,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关于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最值即可.
∵tan∠C=,AB=6cm,
∴=,
∴BC=8,
由题意得:AP=t,BP=6﹣t,BQ=2t,
设△PBQ的面积为S,则S=×BP×BQ=×2t×(6﹣t),
S=﹣t2+6t=﹣(t2﹣6t+9﹣9)=﹣(t﹣3)2+9,
P:0≤t≤6,Q:0≤t≤4,
∴当t=3时,S有最大值为9,
即当t=3时,△PBQ的最大面积为9cm2;
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2)二次函数的最值.
9.一个公共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
m,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斜坡AB的坡度是10°
B.斜坡AB的坡度是tan10°
C.AC=1.2tan10°
m
D.AB=m
【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值,可得答案.
【详解】
解:斜坡AB的坡度是tan10°=,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坡度坡角,利用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值是解题关键.
10.如图,一辆小车沿倾斜角为的斜坡向上行驶13米,已知,则小车上升的高度是(
)
A.5米
B.6米
C.6.5米
D.12米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如图AC=13,作CB⊥AB,
∵cosα=,
∴AB=12,
∴BC==132﹣122=5,
∴小车上升的高度是5m.
故选A.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11.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cos40°=sin50°
B.tan15°?tan75°=1
C.sin225°+cos225°=1
D.sin60°=2sin30°
【答案】D
【解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选项A,sin40°=sin(90°﹣50°)=cos50°,式子正确;选项Btan15°?tan75°=tan15°?cot15°=1,式子正确;选项C,sin225°+cos225°=1正确;选项D,sin60°=,sin30°=,则sin60°=2sin30°错误.故答案选D.
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2.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B=60°,P、Q同时从B出发,以每秒1单位长度分别沿B-A-D-C和B-C-D方向运动至相遇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BPQ的面积为S(平房单位),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当t=4秒时,S=4
B.AD=4
C.当4≤t≤8时,S=2t
D.当t=9秒时,BP平分梯形ABCD的面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2可得,当t=4秒时,S=4.
故选项A正确.
B.设梯形的高为h,
∵当t=4秒时,S=4,∴.
∵∠B=60°,AB=
由图2可得,当t=8秒时,点P运动到点D,即AB+CD=8,
∴AD=4.
故选项B正确.
C.设当4≤t≤8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当t=4秒时,S=4;当t=8秒时,S=8,
∴,解得.
∴当4≤t≤8时,S=t.
故选项C错误.
D.如答图,过点D作DH⊥BC于点H,过点P作PG⊥DH于点G,
由上可知,AD=4,BC=8,DH=,
∴.
∵当t=9秒时,DP=1,∴DG=,GH=.
∴.
∴当t=9秒时,BP平分梯形ABCD的面积.
故选项G正确.
综上所述,结论错误的是选项C.
故选C.
考点:1.双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2.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3.待定系数法的应用;4.等腰梯形的性质;5.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7.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二、填空题
13.规定:sin(﹣x)=﹣sinx,cos(﹣x)=cosx,sin(x+y)=sinx?cosy+cosx?siny.
据此判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cos(﹣60°)=﹣;
②sin75°=;
③sin2x=2sinx?cosx;
④sin(x﹣y)=sinx?cosy﹣cosx?siny.
【答案】②③④.
【解析】【分析】
根据已知中的定义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判断.
【详解】
根据题意,得,①cos(-60°)=cos60°=
≠
,故错误;
②sin75°=sin(45°+30°)=sin45°×cos30°+cos45°×sin30°=
=,故正确;
③sin2x=sinx﹒cosx+cosx·sinx=2sinx·cosx,故正确;
④sin(x-y)=sinx·cos(-y)+cosx·sin(-y)=sinx·cosy-cosx·siny,故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定义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新规定正确地进行运算.
14.如图,旗杆高AB=8m,某一时刻,旗杆影子长BC=16m,则tanC=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旗杆高AB=8m,旗杆影子长BC=16m,
∴tanC===,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正切值是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解答.
15.如图,小明为了测量校园里旗杆AB的高度,将测角仪CD竖直放在距旗杆底部B点6m的位置,在D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53°,若测角仪的高度是1.5m,则旗杆AB的高度约为______m.(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
【答案】9.5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过D作DE⊥AB,
∵在D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53°,
∴∠ADE=53°,
∵BC=DE=6m,
∴AE=DE?tan53°≈6×1.33≈7.98m,
∴AB=AE+BE=AE+CD=7.98+1.5=9.48m≈9.5m,
故答案为9.5
点睛:此题考查了考查仰角的定义,要求学生能借助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注意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6.如图,一艘渔船正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A处测得岛礁P在东北方向上,继续航行1.5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测得岛礁P在北偏东30°方向,同时测得岛礁P正东方向上的避风港M在北偏东60°方向.为了在台风到来之前用最短时间到达M处,渔船立刻加速以75海里/小时的速度继续航行_____小时即可到达.(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解析】【分析】
如图,过点P作PQ⊥AB交AB延长线于点Q,过点M作MN⊥AB交AB延长线于点N,通过解直角△AQP、直角△BPQ求得PQ的长度,即MN的长度,然后通过解直角△BMN求得BM的长度,则易得所需时间.
【详解】
如图,过点P作PQ⊥AB交AB延长线于点Q,过点M作MN⊥AB交AB延长线于点N,
在直角△AQP中,∠PAQ=45°,则AQ=PQ=60×1.5+BQ=90+BQ(海里),
所以
BQ=PQ﹣90.
在直角△BPQ中,∠BPQ=30°,则BQ=PQ?tan30°=PQ(海里),
所以
PQ﹣90=PQ,
所以
PQ=45(3+)(海里),
所以
MN=PQ=45(3+)(海里),
在直角△BMN中,∠MBN=30°,
所以
BM=2MN=90(3+)(海里),
所以(小时),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此题是一道方向角问题,结合航海中的实际问题,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解答题
17.如图,△ABC中,∠ACB=90?,AC=BC=1,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角α.(0?<α<90?)得到△A1B1C1,连结BB1.设CB1交AB于D,A1B1分别交AB、AC于E、F.
(1)在图中不再添加其它任何线段的情况下,请你找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ABC与△A1B1C1全等除外);
(2)当△BB1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
(3)当α=60?时,求BD的长.
【答案】解:(1)全等的三角形有:
等.(只需写一个即可)
以证为例:
证明:
(2)在△CBB1中,∵CB=CB1,
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
①若,则∠B1DB=∠B1BD,∵∠B1DB=45°+α
(舍去)
②,即BD≠B1D
③若BB1=BD,则,即
由①②③可知,当△BB1D为等腰三角形时,α=30°
(3)作DG⊥BC于G,设CG=x
在Rt△CDG中,
在Rt△DGB中,
【解析】(1)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找出全等的三角形有:△CBD≌△CA1F或△AEF≌△B1ED或△ACD≌△B1CF等.由旋转的意义可证∠A1CF=∠BCD,A1C=BC,∠A1=∠CBD=45°,所以△CBD≌△CA1F.
(2)当△BB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分别讨论B1B=B1D、BB1=BD、B1D=DB三种情况,第一,三种情况不成立,只有第二种情况成立,求得α=30°.
(3)作DG⊥BC于G,在直角三角形CDG和直角三角形DGB中,由三角函数即可求得BD的长.
18.为了保证端午龙舟赛在我市汉江水域顺利举办,某部门工作人员乘快艇到汉江水域考察水情,以每秒10米的速度沿平行于岸边的赛道AB由西向东行驶.在A处测得岸边一建筑物P在北偏东30°方向上,继续行驶40秒到达B处时,测得建筑物P在北偏西60°方向上,如图所示,求建筑物P到赛道AB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100米.
【解析】【分析】如图,作PC⊥AB于C,构造出Rt△PAC与Rt△PBC,求出AB的长度,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如图,过P点作PC⊥AB于C,
由题意可知:∠PAC=60°,∠PBC=30°,
在Rt△PAC中,tan∠PAC=,∴AC=PC,
在Rt△PBC中,tan∠PBC=,∴BC=PC,
∵AB=AC+BC=PC+PC=10×40=400,
∴PC=100,
答:建筑物P到赛道AB的距离为10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解答是关键.
19.如图,一座堤坝的横截面是梯形,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坝高和坝底宽.(精确到0.1m)参考数据:≈1.414,≈1.732
【答案】该坝的坝高和坝底宽分别为7m和25.1m.
【解析】【分析】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在Rt△CDE中计算出坝高DE及CE的长,通过矩形ADEF,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BF的长,得到坝底的宽.
【详解】
解:在Rt△CDE中,
∵sin∠C=,cos∠C=,
∴DE=sin30°×DC=×14=7(m),
CE=cos30°×DC=×14=7≈12.124≈12.12,
∵四边形AFED是矩形,
∴EF=AD=6m,AF=DE=7m,
在Rt△ABF中,
∵∠B=45°,
∴DE=AF=7m,
∴BC=BF+EF+EC≈7+6+12.12=25.12≈25.1(m),
答:该坝的坝高和坝底宽分别为7m和25.1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已知的边角熟练应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是关键.
20.把(sinα)2记作sin2α,根据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sin2A1+cos2A1=
,sin2A2+cos2A2=
,sin2A3+cos2A3=
;
(2)观察上述等式猜想:在Rt△ABC中,∠C=90°,总有sin2A+cos2A=
;
(3)如图2,在Rt△ABC中证明(2)题中的猜想:
(4)已知在△ABC中,∠A+∠B=90°,且sinA=,求cosA.
【答案】(1)1、1、1;(2)1;(3)证明见解析;(4).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可得;
(2)由(1)中的结论可猜想sin2A+cos2A=1;
(3)由sinA=、cosA=且a2+b2=c2知sin2A+cos2A=()2+()2===1;
(4)根据直角三角形中sin2A+cos2A=1知()2+cosA2=1,据此可得答案.
试题解析:解:(1)sin2A1+cos2A1=()2+()2==1,sin2A2+cos2A2=()2+()2=+=1,sin2A3+cos2A3=()2+()2==1,故答案为1、1、1;
(2)观察上述等式猜想:在Rt△ABC中,∠C=90°,总有sin2A+cos2A=1,故答案为1;
(3)在图2中,∵sinA=,cosA=,且a2+b2=c2,则sin2A+cos2A=()2+()2===1,即sin2A+cos2A=1;
(4)在△ABC中,∠A+∠B=90°,∴∠C=90°,∵sin2A+cos2A=1,∴()2+cosA2=1,解得:cosA=或cosA=﹣(舍),∴cos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1.“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如图,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在某直线路段MN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
【答案】此车没有超速,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BH,CH,AB的长进而求出汽车的速度,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此车没有超速.
理由:过C作CH⊥MN,
∵∠CBN=60°,BC=200米,
∴CH=BCsin60°=200×=100(米),
BH=BCcos60°=100(米),
∵∠CAN=45°,
∴AH=CH=100米,
∴AB=100﹣100≈73(m),
∵60千米/小时=m/s,
∴=14.6(m/s)<≈16.7(m/s),
∴此车没有超速.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
22.如图,BC是路边坡角为30°,长为10米的一道斜坡,在坡顶灯杆CD的顶端D处有一探射灯,射出的边缘光线DA和DB与水平路面AB所成的夹角∠DAN和∠DBN分别是37°和60°(图中的点A、B、C、D、M、N均在同一平面内,CM∥AN).
(1)求灯杆CD的高度;
(2)求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答案】(1)10米;(2)11.4米
【解析】【分析】
(1)延长DC交AN于H.只要证明BC=CD即可;
(2)在Rt△BCH中,求出BH、CH,在
Rt△ADH中求出AH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如图,延长DC交AN于H,
∵∠DBH=60°,∠DHB=90°,
∴∠BDH=30°,
∵∠CBH=30°,
∴∠CBD=∠BDC=30°,
∴BC=CD=10(米);
(2)在Rt△BCH中,CH=BC=5,BH=5≈8.65,
∴DH=15,
在Rt△ADH中,AH=≈=20,
∴AB=AH﹣BH=20﹣8.65=11.4(米).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23.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处探测到目标的俯角分别是,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为,随后无人机从处继续水平飞行m到达处.
(1)求之间的距离
(2)求从无人机上看目标的俯角的正切值.
【答案】(1)120米;(2).
【解析】【分析】
(1)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2)过作交BC的延长线于E,连接,于是得到,
,在Rt△ABC中,求得DC=AC=20,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得:∠ABD=30°,∠ADC=60°,
在Rt△ABC中,AC=60m,
AB===120(m)
(2)过作交BC的延长线于E,连接,
则,
,
在Rt△ABC中,
AC=60m,∠ADC=60°,
DC=AC=20
DE=50
tan∠AD=
tan∠DC===
答:从无人机上看目标D的俯角的正切值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添加辅助线建立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4.学习“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后,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实地测量了凤凰山与中心广场的相对高度AB,其测量步骤如下:
(1)在中心广场测点C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此时山顶A的仰角∠AFH=30°;
(2)在测点C与山脚B之间的D处安置测倾器(C、D与B在同一直线上,且C、D之间的距离可以直接测得),测得此时山顶上红军亭顶部E的仰角∠EGH=45°;
(3)测得测倾器的高度CF=DG=1.5米,并测得CD之间的距离为288米;
已知红军亭高度为12米,请根据测量数据求出凤凰山与中心广场的相对高度AB(取1.732,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411米.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两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边角关系,从而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设AH=x米,在RT△EHG中,∵∠EGH=45°,∴GH=EH=AE+AH=x+12,∵GF=CD=288米,∴HF=GH+GF=x+12+288=x+300,在RT△AHF中,∵∠AFH=30°,∴AH=HF?tan∠AFH,即x=(x+300)?,解得x=150(+1).∴AB=AH+BH≈409.8+1.5=411(米).
答:凤凰山与中心广场的相对高度AB大约是411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