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3-74页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利用等分小棒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先明确商的意义,进而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2.数学思考:不断体会“不够分时降低计数单位”的过程,体会知识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建立笔算除法的知识体系。
3.问题解决:能够有理有据分析问题,会联系之前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
4.情感态度: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算理,明确商的书写位置的原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棒、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建立联系
1.
同学们,请看黑板,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什么?
(笔算除法)
2.
对,那之前大家学的怎么样呢?来看大屏幕,看谁反应快。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课件出示27÷5)第一个,谁想好了?
3.
谁还记得27÷5表示把27怎么样?
(把27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几)
说的真清楚!
4.
第二个(课件出示49÷8)
5.
它表示什么呢?
(把49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
6.
第三个谁来说?(课件出示61÷2)
(商是30,3写在十位上,0写在个位上)
7.
这里的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3表示3个十)
看来在确定商的位置时,要考虑商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入本节课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为之后的分析,作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领悟算理
(一)61÷20,明晰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1.
独立试做
下面,我要把这道题变一变,仔细看。它的商是几,又该写在哪一位上呢?(课件出示:61÷20)请大家拿出任务单,看探究1,自己先试着笔算一下。
2.展示不同做法,交流算理
同学们,看屏幕,我看到同学们有两种写法(对比展示商在个位、十位两种不同写法)。这里的商3应该写在个位还是十位上?
预设1:刚才除以2商是30,除以20,多分了10倍,商就是3
你是个善于联想的孩子。
预设2:61里面有3个20,所以写在个位上。
也就是说商3就表示3个,所以写在个位上,对吗?这个同学太会学习了,他能根据3的意义,来判定3的书写位置,非常棒!
预设3:如果写在十位上就成30了,30×20=600,比61大了。
倒回去验算一下也可以。真不错!还有同学想说说吗?
预设4:
6除以20不够商1,所以要用61除以20,除到了个位,所以要把商对齐个位写。
这位同学懂得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解决现在的问题,非常好!那为什么除到个位我就要把商写在个位上呢?还可以怎么考虑3的意义呢?
3.
老师提示一下,能不能试着从除法的意义上来解释解释。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来?
(把61平均分成20份,求每份是多少)
4.
只凭空想不好理解,李老师带来一个好朋友,谁啊?(小棒)这表示(1个十),一起数(2个十,3个十……6个十,还有1个一)。我要把这61根小棒平均分给20个人,怎么分呢,谁来讲讲?
预设1:错分或2捆一份
大家看,这是平均分成了20份吗?
预设2:上来就拆开
看他在干嘛?为什么拆开啊?直接成捆成捆的分不行吗?
(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20份,每份不够分一捆,要把它们拆开,变成60根)
非常棒,孩子,你给大家提示了最最关键的一步,谢谢你,请回。掌声送给他!
5.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课件,回忆一下刚才等分小棒的过程
配合课件演示:
61根小棒,平均分成20份,先分整捆的,每份够分1捆吗?也就是说每份不够分一个十,怎么办呢?(拆开)6个十变成了60个一,实际上这就把计数单位由十变成了比它更小的计数单位一。现在一共有61个一,够分了吗?每份多少?3根,也就是3个一,所以商3,应该写在个位上。
【设计意图:利用等分小棒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先明确商的意义,进而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6.
小结:大家看,通过等分小棒,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计数单位变小的过程,这种直观演示的方法更有利于我们分析算理。(板贴:直观演示)
7.
好,我们的分析过程对应在竖式里,大家一起说着,我写,好吗?(板书竖式)6个十平均分成20份,每份不够1个十,我们就把计数单位变小,用前两位也就是61个一去平均分成20份,商3,表示3个一,写在个位上。然后20×3=60,表示已经分好了60根,61-60=1,余数是1。
8.
刚才把商写在十位的同学,请你修改一下自己的答案。没问题的请坐直。
9.
练习1
(1)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你会笔算这两个题吗?任务单上找到练习1(64÷30,85÷20),动笔写一写,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分析好商写在哪一位上。
(2)展示交流
一起看这位同学的,第一题商是2,写在个位上,最后余4,同意吗?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第2题,商是4,写在个位上,最后余5,对吗?给你同位讲讲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二)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158÷30)
1.
独立试做
下面我们加大点难度,有信心吗?(出示:158÷30)被除数多一位了,你还知道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吗?自己试着在任务单上计算一下。
(师巡视)
2.
展示交流,提出质疑
(出示错误写法)看这位同学做的,他写的商是5,写在十位上,同意吗?(不同意)
有质疑的声音了,那咱听听他们讲的有理吗,好不好?
预设1:验算
用验算的方法,给大家讲的很明白,请坐。还有其他方法吗?想想我们刚才的分析,对你有启发吗?
预设2:利用等分理解
评价:利用等分理解算理,刚学的方法就用上了,值得表扬!掌声送给他!
小结:很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不盲从于别人的结论,这就是勇于质疑的精神!(板贴“勇于质疑”)
3.
直观演示,理解算理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继续沿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请谁来帮忙?(小棒)好,听大家的。
结合课件分析:
红色的一大捆,表示什么啊?(一个百)把158根小棒平均分成30份,先分这一个百,要把它平均分到30份里,每份够分一个百吗?那怎么办?(拆开)把1个百拆成10个十,在这个过程中,计数单位怎么样?(变小了)。现在一共多少个十了?(15个)把15个十平均分成30份,每份够分一个十吗?怎么办?(再拆),我们的计数单位又从十变成了一。158个一够分了吧?每份分5个一,所以5要写在个位上。30×5=150表示我们已经分掉的150个一,最后余8。
4.
想象着我们的直观演示,咱们一起在黑板上完成这个竖式,好吗?(板演)
1个百平均分到30份里,每份不够一个百,我们就要把它变成更小的计数单位十,看前两位,15个十,平均分到30份里,每份不够分1个十,再把计数单位变小一些,看前三位,158个一平均分成30份,每份分到的是5个一,所以5要写在个位上。
小结:大家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上,实际上,除到哪一位就是计数单位分到了哪一位。
【设计意图:再次利用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清被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算理。与之前所学的算法进行联系,让学生体会算法实际上是在算理的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来的。】
5.
练习2
564÷80
138÷40
下面这两道题,你会做吗?做的过程中还是要重点考虑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在练习纸上找到练习2,做在上面。
(独立练习后订正)
评价:表扬大家不但会做,还能把算理讲的有理有据,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小结:大家看,我们今天学习的笔算除法有什么特点啊?是的,今天学习的就是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我们利用直观演示,先明确了商的意义,再确定商的位置,在计算的同时,大家还学会了有理有据的讲清楚算理。
三、练习
1.自己先思考,然后同位俩可以商量一下。
大家分析的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判断,看谁是火眼金睛。
2.
练习4: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
(1)练习纸上先判断,再改错,开始吧!
(2)集体用手势判断正误。说原因
评价:分析的有理有据,非常棒!
四、拓展提高
下面我们继续来看这个竖式(420÷50)。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把420平均分成50份,每份是8个一,最后还余下了20个一。是这样吧?(课件出示20根小棒)这20个一还能再平均分成40份吗?(不能了)确实,目前来看不够再分了。随着之后的学习,大家还会认识到比“一”更小的计数单位,那时,就能再次降低计数单位继续除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带着你的质疑精神,课下继续进行有理有据的研究。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9(共14张PPT)
除数是整十数的
笔算除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口答: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
5
5
2
7
口答: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
6
8
4
9
口答: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
2
6
1
3
0
口答: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
2
6
1
0
探究1:
64÷30=
3
0
6
4
85÷20=
2
0
8
5
练习1:
探究2: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
3
0
1
5
8
3
0
1
8
5
3
0
1
8
5
5
1
5
0
8
564÷80=
8
0
5
6
4
138÷40=
4
0
1
3
8
练习2:
练习3:选择正确的答案
2
1
0
······
表示(
)
2
0
7
30
2
3
0
A.
210个十
B.
210个一
C.
21个十
2
0
0
3
0
5
40
2
3
0
×
×
√
2
4
0
1
0
8
30
2
5
0
练习4:判断对错
5
0
4
2
0
8
4
0
0
2
0
思维延伸
8
50
8
40丿230
30)250
50/420
200
210
400
3
4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