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开端》教学实践报告
(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本课为《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来看,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标志。通过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一、实践过程
1、观察南中国海问题的图片,感受建国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通过思考问题,引发对学生近代历史的回忆。
2、播放视频《我的1919》,学生发言,指出和会对中国权益的出卖和对中国尊严的践踏,得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3、对“提问3”进行自由发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抗争的假想。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口才,结合书上所学的知识,以文明的方式感动这位同学,说服他。在回答中,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归纳出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及力量变化等要素。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其得出工人阶级参加后,北洋政府妥协的结论。衬托快速阅读课文,利用提供的关键词讲述“九.一八”事件,既锻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自由讨论并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陈独秀自文化运动以来的主要贡献及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并走向胜利的必然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材料,并归纳要点。旨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认识。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5、学生与影片人物一同朗诵《少年中国说》,烘托出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五四精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6、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精神。
7、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材料并在课堂上交流,一是培养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上这节后,我想了很多,其中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尽管很累,但到了上课时,学生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也就不必反复去讲,去强调了。另外,对于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要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才可,我想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一片空间,他们就会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许会飞得更高、更远,因为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就看你如何去开发。
三、问题与建议
学生在探究“在今天这个和平时期,应怎样宏扬五四精神?”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应担当的时代角色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把握不太准确,建议以后多加强正确的引导。
此外本节课在语言组织方面有的地方还不是很精确,教材有的地方挖掘还不是很到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方面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能够寻出更适合历史教学的方法。(共36张PPT)
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看了外交图片,大家感想如何?时间到回90年前中国还能有如此待遇吗?
播放视频:《我的1919》片段
同学们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
一、五四风雷
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召开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面对中国代表的外交失败,中国土地的
断送,作为一名爱国学生,你要怎么做?
拍案 疾呼 抗争
当年的青年学生是怎么做的?他们的行
动又引发了怎样的变化呢?
3、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间:
地点:
主力:
方式:
口号:
1919年5月4日
北京(中心)
学 生
集会 游行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5月4日
北京(中心)
学生(主力)
6月3日
上海(中心)
工人(主力)
爱国不止是学生的事!
面对斗争主力的变化,北洋政府的态度
变化了吗?出示证据,问这说明了什么?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
斗争形势 地点 运动主力 斗争方式
前期
北京 学生 集会 游行
后期
上海 工人 三罢
(罢工罢市罢课)
4、五四运动的结果:
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释放被捕学生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
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在今天这个和平时期,应宏扬什么样的五四精神?
课堂探究: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 的革命.前途是走向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 的革命.革命的前途是引向 。
资产阶级领导
反帝反封建
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领导
反帝反封建
社会主义社会
1、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共产主义小组的广泛建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
上海
浙江嘉兴
2、中国共产党诞生标志 :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
地点
内容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领导机构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意义
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为什么陈独秀没有到会选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三、工人运动的高潮
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相继爆发的工人运动
香港海员大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施 洋
林 祥 谦
一、五四
爱国运动
原因
结果
意义
二、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中共一大
意义: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5.4
学生
北京
6.3
工人
上海
爆发
初步胜利
发展
1919年
1921年
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心)
(主力)
(中心)
(主力)
(性质)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小结
北大学生许德珩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外争国权”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内除国贼”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右面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画,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南陈北李
“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
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伟大的开端》 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1、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来看,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标志。通过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问题设计 1、看了中国近代外交图片,大家感想如何?时间到回90年前中国还能有如此待遇吗?2、同学们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3、面对中国代表的外交失败,中国土地的断送,作为一名爱国学生,你要怎么做?4、当年的青年学生是怎么做的?他们的行动又引发了怎样的变化呢?5、面对斗争主力的变化,北洋政府的态度变化了吗?出示证据,问这说明了什么?6、资产阶段革命派有中国同盟会领导,那么中国的无产阶段由谁领导呢?7、为什么陈独秀没有到会选被选为中央局书记?8、课本用“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你能从课本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或有力的证据吗?根据课外知识,还能有更多证据吗?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简述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基本史实。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等,初步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比较中共和工人运动的特点,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2)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且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3)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不妥协的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2)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材料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略做调解。
所需设备: 电脑多媒体辅助设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投影:中国近期外交活动照片 提问1:看了图片,大家感想如何?时间到回90年前中国还能有如此待遇吗?点评学生回答引入本课 观察图片,感受建国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通过思考问题,引发对学生近代历史的回忆。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国代表今昔的地位变化中做好理解五四运动时代背景的准备。
教学过程:播放:《我的1919》片段,再现顾维钧巴黎和会讲话,点明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初步阐明五四运动发生前的国际背景。讲述:消息传入国内引发五四运动。提问2:同学们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 学生发言,指出和会对中国权益的出卖和对中国尊严的践踏,得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略知一二,但缺乏系统认识,受知识水平与时间限制,采用讲述法简述。通过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并借此引起学生对列强作为的愤慨。
一、五四风雷提问3:面对中国代表的外交失败,中国土地的断送,作为一名爱国学生,你要怎么做?(沉默: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发言:拍案,疾呼,走上街头抗争。)设置情境(一):就在大家愤怒不已,准备走上街头的时候,教师说:我害怕了,谁能给我勇气,鼓励我,帮帮我?讲述、点评:点评学生发言,肯定发言,为大家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感动,五四精神一定能传承下去,明天一定会和大家战斗在一起。提问4:当年的青年学生是怎么做的?他们的行动又引发了怎样的变化呢?阅读课文后回答。投影: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主力等标题,供学生回答后填写。提问5:面对斗争主力的变化,北洋政府的态度变化了吗?出示证据,问这说明了什么?点评后归纳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并投影本课要点。讲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作简要说明,并点明五四运动的开端作用。投影: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照表提问6:资产阶段革命派有中国同盟会领导,那么中国的无产阶段由谁领导呢?引入下一目。 对“提问3”进行自由发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抗争的假想。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口才,结合书上所学的知识,以文明的方式感动这位同学,说服他。在回答中,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归纳出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及力量变化等要素。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其得出工人阶级参加后,北洋政府妥协的结论。得出一系列结论: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力量↓革命进入转折阶段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感受当年爱国学生勇于斗争,不畏强权的精神,从而进一步感受五四精神,突破本课教学的第一个难点。明天学生根据问题一定会阅读课本,训练其归纳要点的能力。设计本环节,以讨论、发言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解决教学重点。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过程知识进行回顾。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情境设置(二):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事关重大,与民族前途息息相关,为秘密刊物《共产党》写报道。点评后板书要点(成立概况)投影: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共“一大”及与会代表及会议内容等相关图片。提问7:请同学们探讨以下两个问题:为什么陈独秀没有到会选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提问8:课本用“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你能从课本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或有力的证据吗?根据课外知识,还能有更多证据吗?讲述:建党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科学的指导思想,果然是面貌焕然一新,且真乃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点评学生回答,并着重指出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顽强精神,与斗争的艰难性。投影:相关人物事件 阅读并撰写,可以合作完成。观看图片及要点加深记忆自由讨论并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陈独秀自文化运动以来的主要贡献及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并走向胜利的必然性。阅读课本P67-68“工人运动的高潮”部分列举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掀起的革命狂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一次工运高潮便是“焕然一新”的突出表现。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材料,并归纳要点。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认识。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课堂探究:在今天这个和平时期,应宏扬怎样的五四精神? 本环节设置旨在联系现实,让青年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课堂小结:播放:视时间观看《恰同学少年》中“少年中国说”片段师生共勉,体味中国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结语:请大家永远铭记这段伟大历史! 学生与影片人物一同朗诵《少年中国说》 烘托出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五四精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本课为《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来看,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标志。通过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并能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过程、口号、结果及意义等,掌握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及历史意义。并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提高归纳课文和通过搜集史料中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理解课文相关内容的能力。2、能力目标:(1)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2)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且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3)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3、情感目标:(1)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不妥协的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2)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1、引入新课:投影:中国近期外交活动照片提问1:看了图片,大家感想如何?时间到回90年前中国还能有如此待遇吗?点评学生回答引入本课2、教学过程:播放:《我的1919》片段,再现顾维钧巴黎和会讲话,点明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初步阐明五四运动发生前的国际背景。讲述:消息传入国内引发五四运动。提问2:同学们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一、五四风雷提问3:面对中国代表的外交失败,中国土地的断送,作为一名爱国学生,你要怎么做?(沉默: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发言:拍案,疾呼,走上街头抗争。)设置情境(一):就在大家愤怒不已,准备走上街头的时候,教师说:我害怕了,谁能给我勇气,鼓励我,帮帮我?讲述、点评:点评学生发言,肯定发言,为大家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感动,五四精神一定能传承下去,明天一定会和大家战斗在一起。提问4:当年的青年学生是怎么做的?他们的行动又引发了怎样的变化呢?阅读课文后回答。投影: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主力等标题,供学生回答后填写。提问5:面对斗争主力的变化,北洋政府的态度变化了吗?出示证据,问这说明了什么?点评后归纳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并投影本课要点。讲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作简要说明,并点明五四运动的开端作用。投影: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照表提问6:资产阶段革命派有中国同盟会领导,那么中国的无产阶段由谁领导呢?引入下一目。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情境设置(二):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事关重大,与民族前途息息相关,为秘密刊物《共产党》写报道。点评后板书要点(成立概况)投影: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共“一大”及与会代表及会议内容等相关图片。提问7:请同学们探讨以下两个问题:为什么陈独秀没有到会选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提问8:课本用“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你能从课本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或有力的证据吗?根据课外知识,还能有更多证据吗?讲述:建党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科学的指导思想,果然是面貌焕然一新,且真乃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点评学生回答,并着重指出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顽强精神,与斗争的艰难性。投影:相关人物事件3、课堂探究:在今天这个和平时期,应宏扬怎样的五四精神?4、课堂小结:播放:视时间观看《恰同学少年》中“少年中国说”片段师生共勉,体味中国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结语:请大家永远铭记这段伟大历史!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我的1919》将学生的思绪与本课的内容迅速联系起来,直观且生动,切入课堂自然,为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材插图、网上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则对本课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对于本堂课,主要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方式。1.评价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指向。根据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与所收集的信息的相符程度进行评价,以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收集有用的信息。3.评价学生对所收集信息的处理能力。其标准是学生对所收集信息所提取的要点及运用。4.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学生能否有效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