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11: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
班级
版本 人教版
课题 第一节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工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限制酶作用机理、分析与评判质粒作用,形成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2、在科学史料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体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点 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教 学










择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1、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2、请大家观察这两张棉花的图片,说出它们有什么区别?
经典实例呈现基因工程:科学家把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表达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最终获得了能产生毒蛋白的棉花,实现了不同物种间基因的交流,这是杂交育种无法跨越的障碍。
【基因工程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基因工程概念,语调体现关键词:
这项技术是在体外进行的、可以获得新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DNA分子水平上对基因的操作,也叫DNA重组技术。
要实现基因工程的操作需要相应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撑,科技探索之路为大家呈现了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经过大家昨天的预习,我们从中提炼出这个概念图,正是因为有无数科学家研究了基因的基本理论,我们才设想去对基因进行改造,正是许多工具的发现和技术的发明让这些设想成为了可能,其实,从基因工程的诞生发展我们也能感悟到,任何一项基础科学研究都无法估量它的价值,谁能想到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开创了一个分子生物学时代,科研是枯燥的,就像我们高中阶段的学习,但是,就像你无法估计一项研究的价值,你也无法衡量现在的价值,那需要你用自己的头脑,和你手中的笔,来书写自己的价值,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①限制酶主要从哪种生物体内提取?
补充:原核生物没有免疫系统,很容易受到外界DNA的入侵,而限制酶就是细菌保护自身的武器,因为限制酶可以切割外界入侵的DNA,让它失效,这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②限制酶切割的是哪种化学键?
③限制酶具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限制”?
④限制酶切割方式有哪些?它们分别产生的结果是什么?
【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①DNA连接酶的种类有哪些? 它们分别来源于哪种生物,具有什么作用?
②DNA 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补充:DNA连接酶可以连接双链片段缝合磷酸二酯键,聚合酶在DNA复制时起作用,一条母链做模板,正在复制形成子链,聚合酶可以实现子链的延长,将游离的核苷酸连在子链上,缝合磷酸二酯键,需要模板。
【载体——分子运输车】
①载体作为运输车,怎样才能让抗虫基因坐上去呢?需要哪些工具酶?
②载体如果被棉花细胞排斥而无法稳定存在,还能否让抗虫基因稳定存在呢?载体具备什么条件能让抗虫基因大量表达?
③怎样得知重组DNA分子是否成功进入了棉花细胞中呢?
④为什么构建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时,人们选用的是大肠杆菌体内的质粒,而不是霍乱弧菌体内的质粒?这说明作为载体其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比喻:标记基因相当于车载的全球GPS定位系统,能定位质粒的位置,比如当重组的质粒进入棉花细胞后,这个棉花细胞就具有了抵抗氨苄青霉素的能力。
追问:基因工程载体除了质粒外,还有哪些?
天然的质粒可以直接用作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
【课堂总结】
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感受到基因工程离我们并不遥远。
旧知和新知的碰撞,学生理解基因工程产生的原因。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学生认同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感悟科研的价值、
科学探究的过程。
按照: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
比喻形象生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问题逐个呈现,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最终生成概念
加深对载体具备条件的理解
课堂教学检测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我复制 ②不能自我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成分是蛋白质
⑤环状RNA分子 ⑥环状DNA分子
⑦链状DNA分子
⑧能“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细胞中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③⑥⑧ D. ②④⑤⑦
板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