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海陆变迁
内容及分析
1.内容:(1)板块运动 (2)主要火山和地震带
2.分析:本课对应课标两条要求:(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一条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教育,第二条意在通过科学家怎样解释海陆变化,使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了解一些道理。本课对内容的组织注意逻辑顺序,遵循科学探究的发展过程,从现象入手,发现问题,然后思考假设,寻找证据,在推出原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难点:能用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的观点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二、目标及分析
1.目标:
(1)了解板块学说的观点。
(2)能利用所学的学说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2.分析
(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教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运动学说是本节的难点,不要求深入探讨。主要是要求用板块学说解释一些现象。(2)利用“六大板块分布”和“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两幅图分析火山与地震带的分布,对于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
课前回顾——揭示(学习)目标——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自学效果——讨论点拨——当堂训练——课后小结
●教学情境
(一)、课前回顾:(2-4)分钟
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本节可打好基础。
导入:导入一。利用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导入。
导入二:通过选播地震、火山资料片导入。
其它方式。
板书课题:第3课 海陆的变迁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导入。
(二)揭示学习目标(2)分钟
(1)了解板块学说的观点。
(3)能利用所学的学说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三)指导自学(3-5)分钟
问题1:1阅读P52“板块运动”1、2段,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2.根据板块空白图,说出字母所代表板块的名称,结合七大洲分布图,说出各大洲主要位于哪个板块?(完成学案表格)
3.阅读P52下方文字,说出板块的两种运动方式及其分别会形成什么现象?
4.图中A、B两点,哪点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哪点地壳运动比较稳定?
设计意图:设计悬念引发学习兴趣。
问题2:1.根据板块学说观点,结合下图,解释下列现象。
①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②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③四川康定发生地震:
④日本御岳山火山喷发:
⑤落基山脉的形成: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问题3;世界有哪两大火山、地震带?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读图3.14、3.15找到六大板块的位置和名称,找到世界上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区,分析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巡视自学(5-8)分钟
注意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
(五)检查自学效果(5-8)分钟
教师提问;
1.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六)讨论、点拨(5-8)分钟
利用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解释现象是本课学生的难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指导,如:先找到位于那些板块之间,再看板块是怎样运动的。另外对于板块运动是怎样形成高山和峡谷,建议最好用模拟试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七)当堂训练(10)分钟
一、选择题
1.魏格纳是从那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大陆漂移说的研究:
A.亚洲与大洋州 B.非洲与南美洲 ? C.南美洲与北美洲?? D.南美洲与南极洲
2.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板块犹如七巧板形状固定不变 B.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当中?
?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形成新的丘陵 B.地表隆起?? C.形成高大山脉 ?? D.形成新的海洋
4.根据板块购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
A.红海 B.大西洋?? C.地中海?? D.印度洋
5.下列地区属于火山地震带的是 :
A.南极洲大陆 B.南北美洲东海岸? C.欧洲地中海沿岸?? D.亚洲北冰洋沿岸
6.下列地形,主要有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岩层的褶皱 B.河口三角洲 ? C.蘑菇石 ? D.沙丘
7.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
A.喜马拉雅山系 B.阿尔卑斯山系 ? C.科迪勒拉山系?? D.太行山山系
二、资料题
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科学家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古河床遗迹,在台湾海峡底层中也发现有森林植物化石……
材料(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现在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地上升着,只不过上升的速度太慢,不易被人们所觉察罢了。
材料(3):公元19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将附近的两座小城——庞贝和赫库兰尼姆全部埋在火山灰下。火山也给人类带来一些财富……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请你再举出一个具有以上材料(1)(2)中变迁的例证。
用你所学知识说明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的原因。
根据材料(3)补充火山给人类带来的财富。
如果你遇到地震发生,你将采取那些方法进行防范。
长白山天池是_______形成的。长江三峡是__________形成的。
答案:1.B 2.A 3.D 4.c 5.C 6.A 7.C
8.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1——5题只要学生回答得有理即可给分。
(6) 火山作用 流水侵蚀。
(八)小结
;
1.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书设计
三、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内容:
火山地震带:
2.利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