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3.1原子的构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3.1原子的构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17: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史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能说出各微粒带电的情况
3、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能说出各微粒带电的情况
2、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
教学评价:
1、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猜想评价学生的构建和猜想能力
2、通过探究“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为什么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测试进行终结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原子究竟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呢?请以“我想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猜想。
【生回答】
【师引导】这些都是同学们对原子结构的猜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知道了原子中是可分的。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面包),在这个球里面散布着很小的带负电的电子(葡萄干)。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以及他的团队做了著名的实验α粒子轰击金箔,α粒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其质量和体积都比金原子小的多。他们预测这些α粒子会毫不费力的击穿金原子,结果却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3、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类比】好比我们儿时玩的玻璃球!我用一个比玻璃球小很多的球轰击玻璃球,会出现几种轨迹?为什么会出现三种运动轨迹?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1、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
2、原子核特点:带正电、质量大、体积小
如果把原子比喻成一个足球场,那么原子核只有一只蚂蚁那么大!
【学生观看原子结构动画】请同学们按照动画中的提示,完成原子结构的填空
原子
查德威克在这段时间里与卢瑟福合作,于1932年发现了中子。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讲述】原子的结构很抽象,其实它的内部结构和我们吃的桃子很像,桃子核就好比原子中的原子核,如果我们把桃子核敲开,会发现桃子核内还有果仁,好比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
【分析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学生思考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由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分析各微粒的质量】
学生思考为什么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分析原子构成的规律】
名称 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氢 H 1 0 1
氧 O 8 8 8
钠 Na 11 12 11
氯 Cl 17 18 17
碳-12 C 6 6 6
碳-13 C 6 7 6
碳-14 C 6 8 6
学生总结:
⑴、质子数 = 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⑶、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
【练习】1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饶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6
【介绍原子】原子和分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那么,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1、所有的金属,如铜、铁、镁、钠、金、汞(水银)等
2、大部分的固态非金属,如硅、金刚石(碳)等
3、所有的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原子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铁的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保持的。
【练习】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_______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
A、蔗糖 B、水银 C、水 D、铁丝
E、氖气 F、金刚石 G、氧气 H、硅
【特征】原子和分子一样都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出示原子很小的事实,数据说话,水银温度计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铅和金相互贴合,5年后的结果……)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之间存在间隔,存在相互作用,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举例:从微观角度分析,水银温度计中,导致水银柱随温度变化而升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空。
一定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带正电荷的是( )
带负电荷的是( )
不显电性的是( )
氢原子不含( )